从供给端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金融产品会步入到繁荣阶段呢?也是因为到了低利率时代,如果在高利率时代,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利差收入,利率高,所以利差大,那么银行有网点优势、人员优势,就可以发展存贷款业务。现在人口老龄化利率降低了,员工、网点两方面都变成成本,所以融资成本就得提高,现在为什么讲互联网金融?就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它又能够降低成本,这就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我们确确实实面临着严峻的债务问题,地方政府债务很高,企业的债务也很高,这就制约着投资规模的增长,所以做传统金融,需求在缩小,坏账风险又在加大,就很难再做下去。
我算过,中国国有企业按照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到了9月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债务余额达到78万亿,这是什么概念?占了2015年GDP比重118%。而世界各国的企业总债务占GDP的平均水平是60%左右,仅国有企业的债务率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还没有算上民营企业。因此,还要用高成本间接融资模式来开展融资肯定不行,一定要改变融资模式,从间接融资为主变为直接融资为主。这也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为此会出现巨大的金融产品供给。居民债务水平比较低,占GDP比重大概36%,居民可以加杠杆,要买理财产品的愿望很强烈,于是出现了资产配置荒,在这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就可以对接。
前面几位专家都讲到了信息技术对金融产品和创新的推进作用,在这方面我就不多展开。互联网金融为资产配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所以现在来讲这块的空间还是非常大。
2016年宏观基本面对资本市场影响又是怎样呢?还是得从两方面分析,既然资本市场的产品价格是受到需求端和供给端两大影响,如果供给大幅增加的话,对这个金融产品的估值水平肯定是不利的。明年面临的压力应该还是比较大的,一个是注册制的推出,另一个就是我们还要面临资本项目的开放,会推出深港通、沪伦通等,自贸区的政策的落地也给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提供便利和可能性。比如说这个月的美国加息,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提高,中国居民就会增加外汇配置,这对A股市场产生一些不利的因素。将来产品也会越来越多,如何选择产品,选择有投资价值的,选择可以长期持有的产品,会有大浪淘金的压力。
从16年资金的供给面看,也有利因素,比如养老金的入市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养老金前期规模2万亿,上限30%,应该有6000亿的资金进入股市。还有大量银行理财产品当中也要配置一部分权益类产品,再加上保险资金的增加,居民储蓄流向市场,等等。所以总体来讲,我认为整个2016年我们资金的供给应该还是要大过对资金的需求,或者资金的增加部分要超过金融产品的供给部分。以股市为例,初步匡算一下,明年大概需要有2万多亿的融资,但资金对股市的供给远远超过这个数,按荀玉根的测算,16年资金的净增加大约是3.3万亿。所以明年在资金的供给上,不构成对股市的负面影响,也不构成对整个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同样也不构成对期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2016年投资机会比较多,因为明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存在多种的投资机会。但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方面,如环保节能、交通通讯、医疗教育、文化旅游,互联网等IT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等,主题投资也内容广泛。过去讲到经济转型喊的口号比较多,现在已经是到达一个经济真正发展转型的时候,传统的产业,大部分传统产业出现过剩,新兴行业方兴未艾,我接触不同的企业家,传统企业家都是比较悲观,新兴企业家都非常乐观。这种情况在过去是没有过的,整体来讲,2016年资本市场还是机会跟风险并存,机会还是略大于风险。
对于市场的走势来讲,我想A股市场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涨跌应该会比较均衡。如果说2015年的股市是冲高回落,跌宕起伏的市场,2016年则可能是一个波动幅度收窄,结构性机会大于趋势性机会的市场。此外,我对债券市场也总体看好,是慢牛的延续,但信用债的风险还是存在,目前的风险溢价过低,且明年刚性兑付打破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对于商品市场而言,16年可能还是会延续总体的价格下跌的趋势;衍生品市场需求很大,觉得应该说它的长远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大,前景还是非常好的。
股市六义:资本市场不会超越中国经济率先走向成熟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理解问题,无论是投资还是监管,都必须对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有深入了解,要知道中国股市的特色是什么。所以,我就把中国传统哲学的“道”,它有六义,引申到我们的股市,这个股市也是有六义,就像立方体的六个侧面。我们所关注的方面不能只关注一个方面或者两个方面或者三个方面,应该是全方位的评估股市,这样才是对股市及其游戏规则的透彻理解。
首先,道的第一个含义是“道体”
股市作为经济,是反映经济好坏的晴雨表,经济在下行,股市上涨,这是否合理?我觉得这也是有它合理的地方,因为股市更多与利率相关,利率是往下走的。所以股市上涨有它的合理性。再如,新兴行业的股票表现要大大好于传统行业,撇开估值水平不谈,股市也是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晴雨表。但总体看,股市它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但并不等于没有发挥,并不等于没有任何体现。
第二个侧面,“道原”,就是股市的本质是什么,股市的本质就是估值。
A股市场是估值比较扭曲的市场,很多股票的股价水平几乎不能反映所对应企业的真实价值,所以这方面我觉得是A股的一大缺憾,这与股票发行制度有关,与股市的过度管制有关。
第三个侧面就是“道理”,即股市作为投资理念和监管理念。
比如,炒新股、炒小盘股、炒概念股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在成熟市场,投资者就不认可这些炒作风气,这也是导致A股与H股价差巨大的原因。同样,监管理念究竟是要维持三公,还是要维持稳定,成熟市场侧重前者,我们或许比较关注后者(当然对前者也很关注),老是觉得股市要稳定,所以股市涨表明我们对经济有信心、对政府有信心,股市跌意味着对经济没信心,对政府没信心,这是否给自己加套?所以还是不应太用心去看股价指数的涨跌。评价一个社会经济好坏有很多指标,一个本身就是扭曲的股市,它只是很小的一个指标而已。
第四个侧面是“道用”,即股市的功能。
它有融资功能和投资功能,其中融资功能是企业和政府很期待发挥的,我们一直讲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但是过去20多年,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还是比较少的,主要是9次暂停新股发行,维稳成本过高。
第五侧面是“道术”,就是股市作为博弈工具。
我可以断定90%以上的投资者进入股市不是为了分红,取得红利收入的,而是为了来获取价格上涨的价差收入。如果老是博取价差收入就等于赌博,所以A股市场被吴敬琏老师认为赌场也是有一点道理的,但是,仅有赌场功能的判断是不客观的,因为还有其他五方面的功能。
第六个侧面是“道德”,即股市作为公司治理水平的体现。
通过上市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和业绩,给投资者更多的回报,这才是股市的正道。
从这六方面来评价这个市场,我觉得这样多角度去分析就会比较客观一些。如美国股市、日本股市,经济衰退的时候也涨,毕竟利率下行了,关于晴雨表一定不能狭义的理解。以前说经济这么好股市为什么不涨?现在经济下行,股市还在涨,至少今年比去年涨的多。再如,A股市场为什么估值水平究竟怎么衡量?大部分人计算平均市盈率是多少,其实用市盈率中位数更靠谱,因为A股的市盈率是大幅度偏离的,所以计算平均市盈率水平并不算高,尤其是主板。但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市盈率水平差异很大,故对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所有股票逐一排序,会发现A股的市盈率中位数很高,竟然在99倍左右。在研究股市的时候,不要总是看上证综指,它的代表性很差,它既代表国企,又代表传统行业,国企的亏损面在扩大,传统行业在衰落,所以,还是要看全体股票的涨幅。
对A股的五大误判
由于对A股的游戏规则认识不清,看得不透,所以,不少人对股市存在不少误判。我归纳一下,大约存在五大误判:
第一,认为A股市场熊长牛短。实际上仔细如果计算一下,它是一个熊短牛长的市场。因为我们主要看上证综指,这代表的都是大市值周期性的股票,表现不好,但中证500和上证380表现就比上证综指或上证50要好得多。按海通策略团队的统计,从1996年算起,A股牛市平均持续时间是20月,熊市是10个月,震荡是25个月。A股之所以能长期维持高股价,与市场流动性特别好有关,流动性溢价很低,也与管理层的悉心照顾有关,这导致其信用溢价很低,甚至是负溢价,所以它整体的风险溢价就比较低。
第二个误判是认为个人投资者亏钱是管理层对其保护不到位。其实,A股市场是一个过度保护的市场,这与债券市场的刚性兑付类似。因为A股基本没有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所以基本没有退市,这样信用溢价就很低。个人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是高频交易。今年快结束了,故预期年换手率的数据还是比较靠谱:创业板的换手率约1200%,也就是一年换手12次,中小板接近10次,主板是6.3次,交易量与换手率均笑傲全球。为什么说A股市场是赌场?因为我们的换手率远远超过全球任何一个股市。这还不算惊人,更惊人的是这个市场散户的交易额要占全市场的85%,即散户的年换手率估计在24次到28次之间。若超过20次,就属于高频交易了。
如果一直持有股票不做交易,在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6124点等额买进所有股票(约1340只),持有上周收市的平均涨幅为107%。当然,这个数据有过高之嫌,因为跌幅最大的也不会超过100%,但涨幅最大的可以超过1000%,所以被平均后的数据偏大。但这1340只股票的中位数涨幅是55.4%,其中353只股票是负收益,占比只有所有股票的26%。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了42.5%,说明最高点买入之后,过去8年来,A股市场的表现并不算差,中位数的年化回报率也有5.6%。
超过六成的个人投资者之所以亏钱,就是因为交易过渡频繁了,因为交易动机往往是出于贪婪或恐惧,这样肯定会导致高买低卖,交易越频繁,一般普通散户亏钱的概率就越大,因为投资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游戏。
第三个误判:蓝筹股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过去为什么会跑输市场,或者是买了太多的低市盈率股票,如水泥、煤炭、银行,蓝筹股有罕见投资价值吗?从中国有股市至今,如果买垃圾股且长期持有,收益率就很高,这就是这个市场的特点。想赚钱只要不买上证50、沪深300,就买一个上证380中的组合,现在的收益或是2007年最高点的一倍多,小股票永远是涨的。比如,90年买入老八股并持有至今,收益率将是230倍,就远远跑赢巴菲特了。作为投资者,需要谙熟中国市场独特的游戏规则,而作为监管者,就要知道这样的游戏规则危害性多大,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垃圾股在中国这个市场里之所以有长期持有价值,是因为每个A股都有隐含权证,很多小市值的股票是亏损的,但是股价一直上涨,怎么解释呢?是因为它有被资产注入的可能,有被借壳的可能,万一借壳的体育传媒、互联网金融或者环保,或者是石墨烯,所以它隐含的权证价格就会疯长,虽然其正股的估值水平会跌。
比如,在14年末买一个市盈率低于20倍的股票(市盈率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共不到200个),迄今为止的中位数涨幅为22%,而买一个市盈率200倍以上(包括业绩亏损的负市盈率股票,超过800个)的股票中位数涨幅是56%。当然,表现最好的是年初市盈率区间在50倍至75倍之间330只股票,平均涨幅达到65%。
如果把时间再拉长一点,得到的结论也是一致的:高市盈率和亏损股具有更高的涨幅。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口径计算,2010年12月31日以来的近5年间,所有2023只A股的中位数涨幅是69%,当时市盈率低于20倍的165只股票的中位数涨幅是63%,而高于200倍PE及亏损股共462只的中位数涨幅是99%。
综上所述,中国股市所面临的问题,与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一样,都非常严峻,都处在两难之中。如果在过去,还可以在长痛和短痛之间选择解决方案。如今,面对着众多泡沫,只有小心翼翼,反复推敲。这对于投资者利用衍生品市场进行避险倒是产生了需求。衍生品市场产品丰富和发展对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对我们的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
垃圾股比蓝筹股涨得快?
李迅雷:A股市场存五大误判 垃圾股比蓝筹股涨得快
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对A股市场发表了一些最新看法,观点颇为新颖。其认为,市场存在“五大误判”。诸如A股并非“牛短熊长”,而是“熊短牛长”;A股散户亏钱是管理层对其保护过度,高频交易。李迅雷特别指出,“蓝筹股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其实是一个误判。
“牛短熊长”是对A股的误判 个人投资者亏钱主因是高频交易
李迅雷指出,由于对A股的游戏规则认识不清,看得不透,所以不少人对股市存在不少误判。第一,认为A股市场熊长牛短,但实际上如果仔细计算一下,A股是一个“熊短牛长”的市场。大家主要看上证综指,因为其代表的都是大市值周期性股票,所以表现不好。但中证500和上证380表现就比上证综指或上证50要好得多。其实从1996年算起,A股牛市平均持续时间是20月,熊市是10个月,震荡是25个月。
第二个误判是认为个人投资者亏钱是管理层对其保护不到位。其实,A股市场是一个过度保护的市场。因为A股基本没有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所以基本没有退市,这样信用溢价就很低。个人投资者亏钱的主要原因是高频交易。今年创业板的换手率约1200%,也就是一年换手12次,中小板接近10次,主板是6.3次,交易量与换手率均笑傲全球。更惊人的是A股市场散户的交易额占全市场的85%,即散户的年换手率估计在24次到28次之间。超过六成的个人投资者之所以亏钱,就是因为交易过渡频繁。
”蓝筹股有罕见价值“系误判 垃圾股涨因为是“隐含权证”
李迅雷指出,从中国有股市至今,如果买垃圾股且长期持有,收益率就很高,这就是这个市场的特点。想赚钱只要不买上证50、沪深300,就买一个上证380中的组合,现在的收益或是2007年最高点的一倍多,小股票永远是涨的。比如,90年买入老八股并持有至今,收益率将是230倍,就远远跑赢巴菲特了。作为投资者,需要谙熟中国市场独特的游戏规则,而作为监管者,就要知道这样的游戏规则危害性多大,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垃圾股在A股之所以有长期持有价值,是因为每个A股都有隐含权证。很多小市值的股票是亏损的,但是股价一直上涨,怎么解释呢?是因为它有被资产注入的可能,有被借壳的可能,万一借壳的是体育传媒、互联网金融或者环保,或者是石墨烯,它隐含的权证价格就会疯涨,虽然其正股的估值水平会跌。
相比之下,A股大市值股票的表现就不好。这可能是行业属性所致——传统的周期性行业,也有所有制属性的原因——国有企业。但这些大市值股票与H股的溢价并不高,说明估值水平相对还是合理的。但合理的估值在这个散户具有定价权的市场里不会被追捧。
从长期看,究竟是要让这些年来战战兢兢打造的空中楼阁保持不倒,还是要推倒重来,建立一个开放透明、健康向上的市场呢?稳定指数会在短期内避免暴涨暴跌,但长期则使得估值扭曲、股市泡沫化现象延续下去。
对于“注册制”这个热门话题,李迅雷认为:“大家对明年推出注册制非常担心,说搞不好又是一轮股灾。正是基于这样的担心,我反而认为注册制的推出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所说:注册制改革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取向,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各负其责的体系,保护投资,便利融资,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力度和市场可承受度的关系,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确保市场稳定运行。”
因此,对注册制最大的挑战将是发行定价的放开如何做。目前发行指导价是不超过24倍市盈率,但全市场市盈率的中位数(扣除经常性损益后)是135倍。这就可以解释目前绝大部分新股上市后的溢价都在3-5倍之间。相比之下,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市盈率水平,即便在牛市高涨之后,也只有17-20倍左右。而中国则是在如此高的估值下,既要维稳,又要改革,难度不可谓不大。
尽管监管层多次力挺“价值投资”,市场各方也竭力鼓吹蓝筹股具有“罕见价值”,但蓝筹股却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投资危机。本轮反弹行情中,银行、石化等权重股全面跑输大盘,不仅在上涨行情中并未起到领头羊作用,在下跌市中甚至还屡屡拖累大盘,股民屡屡发出“为什么伤的总是蓝筹”的质疑之声。
不仅如此,具有高成长、低估值双重优势的蓝筹股也未能成为机构的争抢标的,反而在近日屡屡以跌停价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基金经理们尽管极力唱多蓝筹股罕见的投资机会,但很少有人能说到做到。有关专家表示,只有完善相关制度,价值投资才可能真正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