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零点财经>炒股知识>从亏损到稳健盈利> 从亏损到稳健盈利:期货进步阶段

从亏损到稳健盈利:期货进步阶段

2019-09-12 20:04:09  来源:从亏损到稳健盈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约需要38分钟的时间

从亏损到稳健盈利:期货进步阶段

时间:2019-09-12 20:04:09  来源:从亏损到稳健盈利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从亏损到稳健盈利:期货进步阶段

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2月,是我做期货不断进步的阶段,此时我边交易,一边编程开发交易系统。

早在2001年,杭州有个好心的吴先生就给了我两份股票软件的核心部分的源代码,一份是运行在 Linux操作系统上的,另一份是用vc写的。不久我又在网上搜索到一个叫“胜金”的用C++ Builder写的股票软件源代码。但我一直没时间摆弄它们。

从亏损导稳健盈利

其实我很早就对系统化交易产生了兴趣,还在2000年六七月份的时候,分析家”这个软件很流行,我虽然不再做股票的实际交易,但还是花了两个月的业余时间研究了它的公式平台与测试系统,结果是不满意。在2002年12月的时候,虽然三个参考源代码提供了极大帮助,但它们都不是直接完全可用的完整软件,再加上我也是第一次用C语言编程实际的东西,故不得不现学现用。其中有大量的细节没有资料可查,完全靠自己研究,比如如何操纵行情软件读取实时数据,如何命令交易终端发出下单指令,等等。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努力,一个完整的全自动电脑交易系统做出来了,功能完备,包括读入实时报价数据,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计算是否满足开平仓条件、仓位控制,再向互联网个人自助交易终端发出下单指令,完全不需人工干预。另外还可以对某一策略进行历史数据测试并评价,以及参数优化。

关于开发交易系统的诸多问题,以及具体的编程细节,由于离投资太远,在这里我就不多提了。我在这里讲讲我在投资方面的进步,这些进步体现在我所开发的交易系统中或实战中,因此并不是纸上谈兵。

宋文彪先生开办的“期货炒手”可能是国内最早的个人期货网站,在2001年、2002年的时候我经常访问,尽管那时人气很淡。宋先生那时特别倡导长线交易和自动化、系统化交易,这样的观点在当时并不多,故给我印象深刻。按他的文章介绍,我去图书馆借到了三本书,分别是克罗的《克罗谈投资策略》①和波涛的《系统交易方法》②、《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③,这三本书对我的交易影响很大。

《克罗谈投资策略》这本书我前后看过很多遍。记得我第一次看时是着重看他用了什么技术指标。像大多数读者一样,看时一阵激动,看后再研究两天,然后就放进书柜,慢慢就淡忘了。我第二次看此书是在开发电脑自动交易系统时,这时我关注的是他用的具体交易系统是什么,比如多少天的均线组合。在片面追求胜率的误导下,我发现凡是基于均线的系统其胜率一般很难大于50%,故凡是基于均线的系统,我一概不看好,克罗的也不例外。可是我最近再看此书,最关注的却是他的关于交易策略的几条浓缩的原则,并且惊讶地发现,我这两年来的实际做法与他所强调的几乎完全一致!至于他在里面用了什么具体的技术指标、交易系统,我反而不关心了。可见,即使是同本书,处于不同修炼水平的人所看到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系统交易方法》、《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对我当时开发交易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包括交易系统的种类、结构、开发步骤、数据来源、优化、系统评价等等,可以说是在黑暗中给了我一盏明灯。尤其是其序言“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投资家”及第一章“交易系统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我所看过的资料中的经典之作,即使是不使用电脑自动交易系统的投资者,看一看都很有教益,因为系统化交易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即使你不使用电脑程序,你还是一样必须遵循它。

波涛先生还让我第一次重视投资本业与投资服务业、分析师与交易员之间的重大区别,后来的投资实践使我把这些区别上升为很重要的投资理念从本身利益出发,有一些投资服务机构往往鼓动投资者多做短线,可是事实上我认为短线交易比长线交易难度大得多,如果说成功的长线交易者是百里挑一的话,那么成功的短线交易者是万里挑一,因此,大多数投资者应该做长线才更明智;投资本业要求投资者甘当少数派,耐得住寂寞,不要从众,可是有一些投资服务机构为了吸引客户,却主动迎合一般大众的错误的投资心理,这就是为什么某些媒体上总是有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词语,让人以为投资就像打仗一样激动人心:一些分析师的思维方式更热衷于预测,为体现其价值总是追求大于50%的胜率。交易员的思维方式应当更加强调跟踪,强调依据事实而不是预测来操作,胜率并不需要大于50%,只要能做到迅速止损、放足盈利即可;有些投资者做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什么进步,主要原因就在于把主要精力拿去发展一套预测市场运动的理论了,身份错位了,身为交易员却跑去做了属于某些分析师的工作。然而,我也要指出,我在实践中也碰到一些无论是投资理念还是职业操守都很好的投资服务机构和分析师。但是,波涛博土在书中有两个观点,我曾经全盘接受,然而与我的投资实践不符合,让我倍感困惑,多年以后被我彻底抛弃了。

第一个观点,追求大于50%的胜率,这导致我花了大量时间寻找高胜率的系统,找不到就很泄气。直到后来我抛弃了胜率,认识到正期望值和资金增长曲线的平稳性才是两个最重要的概念。追求正确的次数,而不是追求获利总额,似乎是人的一个天性。当我和投资新手,或者根本就不做投资的人聊天时,“一定要看得准!”这是他们异口同声强调的论断。我自己也是摸索了好几年才把这个观念扭转过来。当我说我看不准也能赚钱时,几乎没人会相信。也许波涛针对的是短线交易,在短线交易里单次的盈亏相差不大,所以的确要强调胜率大于50%,可是对于中长线来说,只要做到“迅速止损,放足盈利”,那么单次盈亏的大小极其悬殊,一次看对的获利可能超过10次看错止损的小亏,所以胜率就无足轻重了。

第二个观点,尽管波涛在其他地方也强调技术指标只是整个交易策略中的“武器系统”,并不是决定因素,但他又强调“自备型技术指标”的重要性,还举了理查·丹尼斯作例子,这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某一个具体的、秘密的技术指标很重要,某一个具体的、秘密的交易系统很重要,甚至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存在某种秘密武器,比如有某个技术指标、某个交易系统,找到了它就可以改变投资者的命运!我也曾经花大量时间疯狂地寻找这样的万能的“秘密武器”。现在我明白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秘密武器”,投资者能够稳定获利,靠的是整体修炼,靠的是一整套正确的理念、心态、策略和技术,而不是靠写出来的寥寥几行的几句秘诀或几条公式。哪里有什么秘密!“华尔街没有新事物”!

我认为所有稳定获利的投资者,靠的都是对市场总体运行规律、对交易策略的正确理解,及对自己投资心理活动的细细感悟,并把它们落实到行动上,并且改正那些一而再、再而三地违犯的错误,而这没有很多年的磨炼是办不到的,根本没有捷径可走!对于一个没有经过这些心路历程的人,你就是把世界上最好的交易系统放到他面前,他还是用得一塌糊涂!

真正使我放弃“一定要看得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把胜率拉下神坛,转而推崇正期望收益及资产平稳增长这两个概念的,是我偶然看到的范·撒普博士的《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一书,这本书成了我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的一个转折点。

撒普博士用打雪仗作比喻,清楚无误地说明了成功的交易系统包含六个因素:胜率、风险回报率、交易成本、交易频率、初始资本、头寸调整。般人最看重的胜率却根本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概念是由胜率、风险回报率、交易成本所决定的期望收益,期望收益为正才有实际价值,且越大越好,然后是由期望收益、交易频率、头寸调整所决定的年复利率(撒普博士并不强调年复利率这个概念,这是我按自己的理解加上去的)。正期望收益是基础,完全可以找到很多胜率很高却是负期望收益的系统,按照这样的系统交易得越多就亏得越多。交易频率决定这个正期望收益出现的时间密集度,而头寸调整,或叫仓位控制,或通常理解的资金管理,则决定这个正期望收益出现的空间密集度,它需要非常精细的调控。而合适的初始资本是头寸调整能够灵活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我难以形容第一次看到这个系统化交易的基本框架时所产生的震撼!我数年来苦苦探求的东西原来就在这里!我激动得一夜无眠!对这个交易系统的基本框架你只能去不断深化它,或者推广它,却永远不能推翻它。任何投资者在理解这个框架之前,即使赚了钱,也还是盲目的,只有掌握了它,才算是开始迈向真理之门了。

后来我在实践中发现,不但要强调正期望收益,还要强调资产增长曲线的平稳性,因为如果资产增长不平稳,出现大的凹坑,再加上资金管理公式后,极可能会把此凹坑非线性地放大,从而造成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反之,只要没有大的凹坑,即使交易频率低点也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资金管理公式适当调高仓位,仍然会达到极好的效果。

撒普博土还提出了“一元风险的期望收益”这个概念,即期望收益除以初始止损额度,这个概念深刻地强化了我的风险收益比的意识。他还有一个观点刚开始让我惊讶万分,就是他反复强调开仓时机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何时平仓及资金管理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他举了个极端的例子,他和汤姆·巴索通过抛硬币来随机入市,在良好的平仓及头寸调整策略下,仍然能持续不断地赚钱!后来我想想也不无道理,因为很多运作性能良好的交易系统,其胜率都和随机入市差不多,甚至还要略低一些。虽然我认为分析师的工作还是具有某些意义,但是,在接受了撒普博士的这一理念之后,我用于行情研判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

撒普博士最后还有一样东西使我的投资观念产生重大变革,那就是他认为头寸调整才是交易系统中最重要的方面。在这之前我的主要精力是拿来做行情研判,研究技术指标,追求高胜率,检讨交易心理,等等,对于资金管理只是笼统地沿用一般人所说的半仓、满仓、三分之一仓等,并没有高度重视撒普博士介绍了拉夫·文斯的研究,在该研究中,40个博士用一个具有正期望收益的系统玩一个资金管理的游戏,结果却有95%的人输了钱。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糟糕的头寸调整水平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撒普博土指出,一般人所指的资金管理往往太笼统,比如包含了止损策略、投资组合等,有必要强调资金管理专指头寸调整这个意思(我有时候也混用几个词:头寸调整、仓位控制、资金管理公式、资金管理模式,都指这个意思)。他通过几个对照性的例子,生动地指出,有了一个正期望收益的基本系统后,再加上合适的头寸调整公式,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巨大收益,大到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那些穷小子成长为金融巨富,就是靠这个东西啊!正期望收益+资产曲线平稳增长(这是我自己加上去的)+头寸调整=打通财富之门的金钥匙!然而,撒普博士这本书所提出的内容就完美无缺了吗?非也!还是有所遗漏。我在实践中早就发现,这本书唯独没有讲极其重要的加仓问题。也许是加仓以后,整个系统更加复杂,不容易讲清楚吧!对于短线交易,因为持仓时间短,价位变动小,一般不加仓。可是对于中长线交易,一波行情往往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价位变动几成到几倍,对这么好的机会,不加仓是不行的。所以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更加实用的头寸调整策略是试探一加码法,倘若看对了一波行情,在已有账面利润的前提下,我会审慎地逐步加仓,加仓后若再有新的利润则再加仓,最后加至满仓,在杠杆效应下满仓再满仓,但若加仓后三天内行情不再往前走,则砍掉新增仓位。这样看对一波行情账户上的资金至少会翻一倍,翻几倍也有可能。然而,此招实乃九阴真经中的毒招,稍有不慎,或者水平本来就不到位,很可能导致歼敌一千,自伤八百,甚至反而由赢利转为大亏。

撒普博士还开发了一个头寸调整的培训游戏,我玩了几次,的确对实际操作有帮助。不过听说现在要收费200美元,但我知道此软件是vB写的,据说有人试图破解。

在开发交易系统方面对我影响很大的还有两本书,分别是拉里·威廉姆斯的《短线交易秘诀》①和拉夫·文斯的《 The new money management》a大名鼎鼎的威廉姆斯在一次期货实盘大赛中,一年内将1万美元最高变成210万美元,最终是110万美元,因此他写的书谁也不敢轻视。然而这本书并没有全面介绍交易系统的来龙去脉,只是介绍了一些评价指标,并着重介绍了他过去开发的一些很具体的交易系统。在市场规律的理解上,他指出,企图仅仅以时间作为变量来寻求性能良好的交易系统,是很难办得到的,他所擅长的是根据价格方面的统计特性来开发交易系统。我看了四遍才完全看懂此书,然后动手把他介绍的具体系统几乎全部都编成程序,并针对商品期货测试其性能。我发现他的这些系统,在日线上的测试性能都不怎么样,然而在周线上,某些系统经改造后表现不错。在此之前我曾经研究了好久,始终都找不到一个基于日线的好系统,所以在经过这次大规模测试后,我对日线几乎彻底失去了信心,从此无论是看盘还是研究一律以周线为主要依据。这是我在行情时间尺度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威廉姆斯强调指出,他之所以能从1万做到110万,最关键的地方是使用了具体的资金管理公式,这当然引起了我的惊叹和重视。然而他却并不看好使他成名的这个“凯利公式”,因为此公式会导致账户大起大落,最后他推荐了另一个经过改良的公式。凯利公式为什么不行?我要进一步追查下去从此开始了对资金管理公式的专门研究。

文斯是威廉姆斯聘请来专门给他编程序的,他目睹了整个交易过程后,就潜心研究为什么凯利公式导致账户大起大落,结果写了三本书,都成为广泛引用的名著。我在香港找到了它们,这里只引用最著名的一本。

文斯指出,对一个具有正期望收益的系统,存在一个最佳仓位f(即账户资本的百分比),当实际仓位小于此最佳仓位f,则未充分发挥交易系统的潜力,但若仓位大于最佳仓位f则在承担更大风险的同时,收益反而下降,当实际仓位偏大到一定程度,则这个具有正期望收益的系统反而会稳定地亏钱!如何寻找此最佳f是资金管理的大学问,有一大套复杂的理论。同时很多人虽然认识到了胜率不是优化目标,但却又误以为算术期望是优化目标,其实几何期望才是正确的优化目标,当算术期望越大,且各次盈利越均匀,则几何期望越大。客观地说,对于资金管理的定量化研究,以及资金管理公式如何与具体交易系统相匹配的诸多问题,我到现在还是有很多模糊的地方,当然这也是整个业界共同的难题。在实战中,经过几次巨额利润得而复失的教训后,我现在在试探一加码法中强调两点,一是旧仓位无新增利润不能加新仓,二是加仓后若三天内行情不再往前走,则第四天无论如何要砍掉新增的仓位。以上是我在系统化交易策略方面的认识,我希望不要写成读后感了。可以说,在这之前,我是一片茫然,完全没有头绪的。过去,我和很多投资人样,总认为外国人写的书不适合中国股市,现在我得承认,真正帮助我进步的却是这些翻译过来的精品,而且这些理论完全适用于国内股市和期市。反过来看看国人写的投资方面的书,数量虽大,真正有价值的却少而又少国内投资界长期以来流行一种论调,即“中国市场特殊论”,认为国内股市、期市由于整个社会制度与西方不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股票、期货市场的基本制度在设计上有明显缺陷,因而国外的那些成熟的投资理论在国内并不适用。我认为这种论调并不正确。至少从我所熟悉的技术分析领域看,市场基本制度上的缺陷,比如股权分置、坐庄、财务造假等,都只是导致交易品种在非常微观的二级、三级趋势上有明显异化,而在总体的主要趋势上,却完全逃不出技术分析理论所描述的种种市场特征及规律。这是因为市场的宏观的总体的走势,是受市场总体心理所控制,而人类的总体心理活动规律是数千年来进化积淀的结果,这种长期的、缓慢的积淀保证了人类能在物竟天择中生存下来,并且通过遗传或者口耳相传一代代传下来,它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几百年内就突然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三百年前的荷兰股市和现在的国内股市还是那么相似的原因,“华尔街没有新事物”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随着国内整个市场制度和国际的进一步接轨,我相信西方成熟的投资理论对国内市场在微观上也将更加适用。

俗话说“知易行难”,这个阶段我对投资的认识有豁然开朗之感,那么在实践中又如何呢?翻开日记看看,却还是那样反反复复地赚赚亏亏。要把一个正确的理论变成一个正确的行动,为什么总是那么难?

还在2003年6月的时候,我正忙于编程开发最基本的软件框架,投资方面还是一愁莫展,交易过程中依然是乱打乱撞。我在2003年6月18日的日记中总结道:

1.长期以来,严重影响收益率甚至导致巨额亏损的几大习惯和心态:1.频繁地看日评(以寻求心理上的支持),结果就是在反反复复的犹豫中眼睁睁地看着行情走过来又走过去,既惋惜又焦虑。(改正:少看日评,相信自己!)

2.行情明明天天都在涨,却一心想着等待机会去做空。结果不但错过了段做多的行情,还导致在短暂回调时做空而亏损。其实只要符合中线操作环境,在行情发动的一周之内都是可以大胆介入的,只要设好止损点就不会有问题(其实,在符合操作环境下,设好了止损点则其他时间都还可以介入)。行情天天在跌时也如此。

3.明明决定好要买,结果开盘后发现价格在下跌,就不敢买了,结果就是又一次错过介入的好时机。要卖时也是如此。(改正:操作决定要在收盘后作出,开盘后只要价格不走极端,就要严格执行!)

4.为了保住所谓的“短线利润”,经常不顾定好的平仓条件而匆忙平仓,平了之后又不敢再入,眼睁睁地看着行情走过去。(改正:只要还符合操作环境和其他指标,不要急于平仓!)

5.本人的性格比较拖拉,有时候看着极端行情的极端反转,在止损后就观看,却不敢去反手操作,又眼睁睁地看着行情走了。(关于这点,不必太积极去改,因为短线行情反复无常,不必要抢那一两天,否则风险太大了。机会多的是,不必抢。)

6.本人以前热衷于做短线,而形成了一个很坏的必败的习惯,就是短线也要看“短线趋势”,如15分钟MACD交叉等,实践证明这是效率很低的习惯,其实中长线固然要追随趋势,但在具体的入市点上,却要一反近一两天的趋势,尤其一定要反一天之内的趋势,即高抛低吸。

7.期价短期平台整理时,本人总爱胡乱猜测其突破方向,事实上,平台窄幅整理是以极大的可能性往中线操作环境的方向突破的,我们甚至可以在平台接近突破但还没突破之前,就少量试探介入。

8.“大涨之后很快大跌!大跌之后很快大涨!”所以没仓的不敢追,开了仓的赶快获利平仓!这是最典型的新手心态。其实除了冷门品种有较多此种情况外,热门品种大涨后顶多小跌(调整),所以应该从容地介入和持有。大跌时也类似。倒是经常小涨后马上小跌,小跌后马上小涨。

这篇总结在今天看来,依然说得非常有道理,只不过受其他因素制约我当时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当软件框架编好后我开始关注交易系统的寻找,有一阵子我疯狂地看《毛泽东选集》①,对毛泽东的战争理论推崇备至,记得某一天我还到深圳中期的论坛上去发了个帖子:

研制交易系统的总路线:盘整期方法和趋势期方法的有机结合。任何趋势期的方法必不能用于盘整期,反之,盘整期的方法也不能用于趋势期。任何成功的交易系统必须有机整合这两种不同时期的方法。

研制交易系统的总方针:立足盘整,抓住趋势。由于盘整期占总时间的绝大部分,必须以保存力量和积频繁小胜成大胜为指导方针;如果不能立足盘整,必将导致积频繁小亏成大亏的重大损失,以及交易心态被破坏贻尽,以至于趋势期来了也抓不住。趋势期只占总时间的一小部分,因此不能干等,只能边做盘整边等。趋势期是利润大幅增加的时期,不能抓住趋势必将造成重大损失。对一般行情而言,除非有确凿证据,否则一律当做盘整期看待,这样做大概有80%是正确的。但是,一旦形成明显趋势,除非有确凿证据,否则一律当作趋勢行情看待,这样做大概有70%是正确的。盘整期是革命的低潮期,任何追涨、追跌、加仓、不果断获利平仓都是左倾冒进主义;趋势期是革命的高潮期,任何不敢追涨、不敢追跌、不敢加仓、急于平仓都是右倾保守主义,都导致重大损失。因此,正确判断革命形势乃是重中之重。研制交易系统和判断行情形势,必须遵守由战略到战役再到战斗的原则。战略可从双周线和周线及其技术指标看出,战役可从周线及其技术指标看出,战斗的有利时机就是日线上的短暂的与战略、战役方向相反的大振荡。判断行情形势的总的指导方针:先看双周线、周线图,再看日线图;趋势期以周线为时间单位操作,在大势判断上参考双周线,在具体出入市上参考日线;盘整期以日线为时间单位操作,在大势判断上参考周线,在具体出入市上参考实时线。

资金管理模式的总方针:集中兵力以歼灭敌人,分散兵力以发动群众。集中几乎全部资金在一两个趋势明显的品种上,以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所关注的全部品种都无明显趋势时,则分散资金到几个品种上做盘整短线。从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用词虽然有点鹦鹉学舌,但内容却表述得很清楚。我在资金管理方面已经开始强调集中全部资金在一两个篮子里,对行情走势的判断已经开始强调从整体的、全局的角度,再一步步到局部的、微观的细节,对趋势的稀缺性和持续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问题是,我仍然企图将盘整期和趋势期一网打尽,后来在吃了很多苦头后才认识到必须放弃盘整期。

在交易纪律和交易心态方面,我的那些老毛病仍然像无法根治的牛皮癣一样反反复复地折磨着我,如下是两则日记:

2003年8月21日。本人依然在犯一个老毛病:喜欢不知不觉中灵机一动,按一个新的未测试过的念头开仓,然后被教训,亏钱平仓。如此反复循环,每一次教训都是新的!反之,已有的方法反而不重视,或者虽然使用却又不严格遵守,造成其信号未到就耐不住去开仓,或信号已过了却不愿等侍下一次机会,而追去开仓,或平仓不按其信号的指示,而又用灵机一动的念头,最终是亏钱!总之,不能严格遵守纪律,随意操作,已害了我好几年了方法不能贪新!只能不断改进和坚持旧的方法,不能老换!不要老想新方法!而要集中注意力改进老方法!不珍惜已有方法而老想新方法,和不为到手的盈利高兴而为未到手的“应该的盈利”懊丧,都是我很贪心的两大表现!本人贪心的第三个表现为,交易信号已过,当时未开仓,却老担心错过行情而追市,老是追市!结果老是亏!

2003年10月3日。(1)我仍然被交易的迫切感、紧张、不安与兴奋所控制!(2)无时无刻不想看盘!无时无刻不想拥有至少一手合约!半天不看盘就觉得放心不下!一手合约不拥有就无法忍受!总怕失去机会!不遵守交易系统的规则!(3)即使平时不看盘,一天到晚心思也全集中在交易方面!搞得心浮气躁,无法静下心去做其他事情!(4)这些心态本质上都是我内心深处贪婪和缺乏耐心的表现!不耐心也是我的本性之一!(5)设想我不是在做交易,而是其他一般的长期研究,就没那么心浮气躁了。(6)设想我在做的不是盈亏那么严重的交易,而是一般的电脑游戏,盈亏就放得下了。(7)我既然已经设好了止损点和控制好了仓位,即使止损我也无伤大碍,还有足够的钱继续玩下去,因此无需担心真的止损。(8)使用监盘软件,不要人工去看实时行情。

后来我终于明白,如果没有一套在实战中行之有效的交易系统,那么所谓的投资纪律和投资心理就无所依托,这样做交易是永远都不可能有实质性进步的。其次,即使已经有一套经实战证明有效的交易系统,这些老毛病仍然需要年复一年的长期服药才能逐步治愈,因为它们其实是人性深处的慢性病,比肉体上的慢性病更难治。比如,我在2003年下半年错过一波大行情后,再次总结这种病痛发作的切身体会。

2003年10月16日。最近使用的“天马行空法”(一种根据周线发展起来的交易策略),无论是从哲学(毛泽东的战争理论)还是测试(期望收益和曲线),亦或是平时观察(任何大的行情都躲不过它的信号,对豆、胶、股指、外汇等都很适用),都是值得长期使用的一个好的长线方法。但为什么近期还是错过了大豆和豆粕的大牛市行情呢?原因有二:①此法刚用不久,没有严守平仓纪律,而是用临时自作主张,心血来潮的方法平仓。纪律性还是很差。②检讨两年来的交易失误,有一个特征很明显:平时没什么行情时总忍不住进进出出地交易,亏多赚少,等到真正创两年新高、新低的大行情来临时,却很畏缩,行情才刚开始(一般已有1~2个停板)就不敢追了,就本能地要转到其他没大行情的商品上去!两年来就这样错过了2002年7月至8月的沪铜,2002年12月、2003年1月、4月、8月的天胶,2003年10月的大豆和豆粕。这是性格深处的胆小怕事、畏缩和心理学上的“锚定”(老以行情起点为标准判断价格“太高了”、“太低了”),以及过去做股票时的短线行情心理在作怪!如果不能克服这三大障碍(畏缩、锚定和股票),则一定是死路一条!这应该是我长期以来的最大的毛病了!回想起来,对于强势的行情(创近期、中期新高或新低)屡屡不敢追,或碰巧介入了也因害怕而急于出来,这种错误和随意操作应该是我的交易史上最古老的两个错误了!从做股票时开始就是如此。1997年的苏州高新,1998年的阿城钢铁,1999年的网络股,2002年、2003年的铜、橡胶、大豆、豆粕,莫不如此!惨案屡屡!我很惊讶己为什么6年后才发现此问题!一碰到强势的行情就畏缩,本能地避开其去找那些仍在箱体中弱势振荡的品种。本能地觉得强势品种危险万分,而宁愿在弱势品种中随意地进进出出,实际上亏多赚少,却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仿佛一定要躲在箱体中才有安全感!好像躲在箱体中一次不会亏很多,实际上亏的次数远远多于赚的次数,而赚的那次又不多,但亏起来也不少,更致命的是根本就没有赚大钱的机会!这真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幻觉!要改正这些错误看来还得靠多训练,赶快把多周期的训练搞好!追究起来,这本质上是我的整个性格的心理偏差在交易上的反映:在人生的各个方面我总是不够自信,总是排斥强者,而对弱者感到同情、亲切和认同。我已经被这种“弱者情结”害了30年了!

可是在那个时候,对于这种人性深处的“慢性病”,我甚至都不知道“药”是什么、在何处,更谈不上按时服用了。

在这一阶段,我的主要进步是在系统化交易策略方面已经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还没有把它们落实到实际操作上,所以交易结果还是一塌糊涂。

阅读了该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热门关键词

相关阅读

为您推荐

移动平均线
股票知识
MACD
老丁说股
热点题材
KDJ指标
读懂上市公司
成交量
股票技术指标
股票大盘
分时图
股市名家
概念股
缠中说禅
强势股
波段操作
股票盘口
短线炒股
股票趋势
涨停板
股票投资
长线炒股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财务分析
炒股软件
上证早知道
经济学术语
期货
股票黑马
股票震荡市场
理财
炒股知识
散户炒股
外汇
炒股战术
港股
基金
黄金




































































































































































































































































































































































































































































































































































































































相关栏目推荐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

网站首页
股票问答
股票术语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6-2024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友链,商务链接,投稿,广告请联系qq:253161086

零点财经保留所有权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内容转载至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