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一个真公司,问出一个好公司。”在这一审核理念下,科创板问询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截至5月9日,上交所已对84家申报企业展开问询。在这个过程中,个别企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已受到监管的重点关注,而保荐机构在回复时却避重就轻、语焉不详。
这究竟是保荐机构的“答题”能力不行,还是企业本身就不符合科创板定位,令保荐机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呢?
科技创新能力无疑是检验企业能否登陆科创板的关键指标。此前,上交所对部分已受理企业招股书信披质量用“五个不够”进行了总结,第一点就是对科技创新相关事项披露不够充分。此后,上交所针对这一问题向企业和保荐机构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问询。
然而,从回复看,当被问及如何确认申报企业核心技术的先进性时,部分保荐人不断重复“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等营销用语;被问及企业是否拥有市场认可的研发成果时,保荐人则不停强调获奖无数,却始终拿不出佐证的材料和数据。这恐怕不是保荐人不会回答,而是其保荐的企业经不起拷问,无法正面回应监管之问。
发行人的“含科量”究竟有几斤几两,相信保荐机构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出现“科创不够,文案来凑”的现象,可能是保荐人在项目启动初期对科创板的定位理解得还不够清晰,却急于亮相出镜,推出了一些不够格的公司。但也不排除有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抱着侥幸心理来试探试探交易所的火眼金睛。
毋庸讳言,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对科创板的理解确实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入。初期申报企业也难免存在成色不足、定位不符的情况。这可以理解。我们也愿意相信,想蒙混过关的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只是极少数。
但随着科创板的边界、尺度和内涵在发行人、中介机构和监管的你来我往的问答中逐渐明晰,未来如果再出现上交所苦苦追问“含科量”却不可得的企业个案,发行人和保荐机构恐将难以自辩。
科创板设置了五套差异化上市标准,虽然利润、市值等指标均有涉及,但核心仍是科技。如果企业有硬科技、真潜力,那么利润不会成为上市的拦路虎;但如果企业“含科量”一般,保荐机构也不要把几千万元利润当作申报科创板的王牌,想“一俊遮百丑”。
目前,科创板申报企业的数量已经过百。还未交卷的发行人和保荐机构不妨先缓一缓,研究一下陆续披露的问询函及相关回复。研究这些示范题的目的,不是要临时抱佛脚提升自己的“应试技巧”,而是要衡量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够格参加这场全市场瞩目的公开考试。我们知道,保荐机构的“保荐”二字,既要“保”证发行人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也要主动作为,挑选出确实值得推“荐”的发行人,而不是机械放行,以量取胜,浪费发行人、保荐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方面的宝贵资源。
对于有意登陆科创板的企业来说,如果内功还差几分火候,不如再修炼几年,也不嫌迟。如果企业资质确实有限,也不必盯着科创板这一条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广阔空间里,总有适合企业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