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股:华侨城全面操盘论道
(学习切记:文中华侨城研究时间为2009年8月,仅代表过去,不代表当下也不代表未来。)
一、、基础认识
(1)大盘股、中盘股以及小盘股的标准。
市场按照流通盘的大小,往往会分成三种类型的股票:大盘股、中盘股以及小盘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标准,我也同样有,国内A股在全流通背景下,倾向于8个亿以上流通盘的为大盘股,3个亿到8个亿流通盘的为中盘股,3个亿以下流通盘的则为小盘股。
(2)大盘股是主流机构的最爱,非指标意义的大盘股行情一旦爆发会更疯狂。
目前华侨城的流通盘已经超过10个亿,因此是属于大盘股的范畴。大盘股,由于其流通盘的数量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比较适合大规模资金的进出,尤其是蓝筹品种,更是会受到各类机构的高度青睐,作为其配置的首选品种。大盘股的特性本身就注定了其运作主力更多是市场的主流机构,大的基金公司、QFI保险或社保基金等。
虽然大盘股看上去比较笨重,但一旦行情爆发,其疯狂程度是不亚于一般中小盘股的,尤其是那些非指标意义的大盘股。道理也不复杂,那么多主流机构都看好,作为市场最大的主力,在庞大资金的推动下,大盘股最终也会变得轻飘飘的。
(3)重要的“唯一”卖点是选择上市公司过程中必须考虑清楚的。
选择一家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要考虑很多因素,不过,不管考虑多少因素,有一点是必须要考虑清楚的,那就是该家上市公司是否具有重要的“唯一”卖点。
重要的“唯一”卖点,其实就是我有而别人没有的重大题材,比如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如科技创新等技术),是否本身所在行业的地位独特(如行业老大),是否在资本市场的地位特别(如指标股),这些都可以构成重要的“唯一”卖点。
没有重要的“唯一”卖点,那就等于是一家没有什么特色的上市公司要吸引到资金,要起很大的波澜,除非是大牛市,被市场硬带上去,否则更多的是较为平静或危机四伏。为何有可能危机四伏呢?很简单,没有什么特色的上市公司,其未来会乐观吗?经营可能严重恶化,慢慢被市场淘汰,那是很正常的。你说,在二级市场能不危机四伏吗?
(4)懂得选择好公司很重要,但把握好投资的时机更重要。
再好的上市公司,在市场环境严峻的过程中,最终都难免会成为泥沙俱下的一分子。懂得选择好公司很重要,但懂得把握投资时机更重要在熊市大跌过程中,再好的公司,你都不要过于急着去投资。此时,大环境向下的趋势力量会很恐怖,一不小心,就是投资好公司而被套。投资好公司你至少要等到下跌的速度有所放缓,开始逐渐走平的阶段去把握。那时,风险会小很多。
所以就算透过“F10”的全面剖析,确定是绝对的潜力股,如果大的环境不配合,也要懂得休息,耐心等待最好的介入时机。
二、操盘论道
1.“对比大盘”
(1)重要的“唯一”卖点越突出,爆发后,价值也就越闪亮。任何一只品种,在研究前我们要清楚知道其重要的“唯…”卖点,这样它本身具有的价值才会变得更突出。纵观大牛股里,你会发现其中必然有个重要的“唯一”卖点。
卖点越是突出,一旦爆发,价值也就越闪亮。华侨城的重要卖点是什么?正如图118所标示的那样:“主题公园”+“地产开发”。
图118
(2)学会寻找阶段性比大盘强的品种,更多机会往往都蕴涵其中。把握个股,先看大盘,大盘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会最终影响到个股的波动。再好的公司,碰到大盘处于极端恶劣的状况,最终也是难免下跌选择个股的时候,更要看大盘,为何?为的就是对比,看看到底谁强谁弱。越是能够在大盘处于低迷过程中保持强势的品种,只要其基本面货真价实,往往最终都能够演绎强者恒强的结局。
所以,我们要学会寻找那些阶段性比大盘还强的品种,那样其实更有研究价值,更多的机会往往都蕴涵其中。
从上面图118与图119其实就可以清晰对比得出,阶段性华侨城比起大盘要强势不少,表明华侨城具有研究价值。
图119
2.“最新提示”与“公司概况”
第一印象
(1)面对华侨城的“最新提示”,多细心些才能有所发现,信息越多意味着更多的题材。
当做好要研究华侨城的决定后,打开“F10”,映入你眼帘的往往都是最新提示”这个栏目,也就是第一章里谈到的“第一印象(最新提示与公司概况)”。(图120与图121都是取自华侨城的“最新提示”)
图120
图121
这个环节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往往隐含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这过程中,更多的是要细心。
注意前面图120与图121的解读,在华侨城这个品种里,业绩的对比是有亮点的。增发是个潜在的题材,在解读要点中谈到的10个亿转让的信息以及整体上市的思路,表明增发更多是围绕整体上市展开的。当然,从其“抓大放小”的战略思想中可以明白,未来的增发意味着该公司已经进入全面推进“大”战略的阶段,这对公司未来发展既是机遇当然也蕴涵过于激进的风险。
最新提示的信息量不可谓小,更多的信息意味着更多的题材,对华侨城股价的炒作无疑是好事。
(2)面对华侨城的“公司概况”,学会“确认辩证”与发现“差异面对华侨城的“公司概况”,在图122中,基本都是常规信息,是为了让我们增进对该公司的了解。当然,很多信息我们可能已经清楚,只是再次加深印象而巳。就像在考试过程中答完所有题目后进行检查一样,既然是检查,就难免会发现错误,或者一些新亮点。这里是发现了错误,在“行业归类”里,仅仅突出其旅游业务,没有把地产放上去。其实,它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更多时候是突出地产,从地产板块躁动就能带动华侨城波动就可见一斑了。
图122
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对这里的信息不可尽信,毕竟这是他人为了方便投资者研究而进行设计整理的栏目,难免会有一些技术上的失误或者人为疏忽上的失误。当然,这点瑕疵是谁也无法避免的,自己心中有数就好。因此,面对这些信息,自己也有个“确认辩证”的思想准备。
图123是“公司概况”中最重要的小环节:“关联企业”,透过这里往往能够更好地发现潜在题材,更清晰地认识该公司的现状。图123中的解读巳经把我的思路很好地表达了出来,这里不再重复。只是,正如前面单独学习这个环节时提到的那样,这里有价值的信息要从那些看上去有差异的关联企业中去寻找。具体到华侨城,一是公司地域的差异,二是同一大股东的关联企业。这两点都是“差异”的具体表现。
图123
3.“股东研究”——开始了解
(1)通过对过去筹码流向的对比来明白当下的意义。在对图124与图125的内容进行对比后,我们要懂得把握其中的一些具体数据背后的真实意义,央企背景的大股东流通股是必须要当成锁仓筹码来对待的,这点在学习过程中已反复强调多次。
图124
股东总户数的对比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上市公司的筹码流动状况,上面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底华侨城筹码呈现进一步集中,很显然对2009年8月中旬的研究虽然有点滞后,但依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大盘股的主力资金流向,除非遇到市场的大逆转,一般趋势形成后都会较为稳定且筹码会逐步减少。另外,结合最初股价较为强势的阶段性波动来看,不少主力应还在其中。这就是股东户数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图125
(2)大盘股价值受到基金公认,往往成为标配,需要你辩证去看待。图126的信息足以表明这是不少基金的标配品种,也就是其价值受到了大部分基金公认,否则也不会有如此多基金一起参与进来,这也是大盘股的一个重要特点。
当基本面受到公认,往往就会成为标配品种,而且类似华侨城这种具有重要“唯”卖点的品种确实不多,受到基金的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这一方面告诉我们只要大环境相对稳定,这是个相对安全但机会也不小的品种。不过,这种过多基金扎堆的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博弈到最后阶段,分歧加大的时候,难免就“鬼打鬼”,最终局面可能会有点失控。当然,就2009年8月中旬而言,问题会有,但还不是特别大,但需要警惕未来隐患。
图126
4.“主力追踪”一深入了解
(1)“主力追踪”不少内容跟“股东研究”雷同,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图127的内容虽然在过去学习中是重要小环节,但具体到华侨城而言,由于这里给出的信息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仅仅是基金流通占比的增长而已。这种信息从前面“股东研究”筹码集中度的上升就已经能够猜出来了,所以价值不大,只是更加确定了基金的动态而已。
图127
图128的内容其实在“股东研究”中就非常清楚,所以面对这个小环节,唯一的意义就只是加深印象而已,看看知道就好,具体研究过程中可以迅速跳过。
图128
(2)“主力追踪”的信息更详尽,随着研究的深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可水到渠成。。
图129的内容大部分在“股东研究”里也有,只是这里更加详尽,多了“占流通股比”以及“增减情况”,对华侨城的基金进行细微动态的深入研究是有帮助的。
图129
所以,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信息自然会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这样对该上市公司的了解也就越来越有心得,最后,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
5.“公司大事”与“行业分析”——继续深入
(1)“公司大事”中有“增发”亮点,中期影响存在,关键是辩证看待,留心大环境
这里的“公司大事”其实就是第一章里的“重要事项”了,意思一样,表达有点不一样。
图130,阶段性公司大事中,仅仅只有“增发”是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大事,但这里的“增发”方案早在6月25日就巳经上报申请(前面“最新提示”中有所提及),这里分析时间是8月中旬,距离6月25日已经有段时间,短期影响已经不大,更多的是中期影响。不过正因为有还没有真正解决的“增发”,市场才出现反复炒作其题材的价值。因此,有些主力配合“增发”这一重大题材也是情理之中。当然,这需要辩证去看,这个前提是市场大环境较为理想,否则,“增发”就变成利空了。
图130
(2)“行业分析”透过“主营收入”与“销售毛利率”去剖析,“销售毛利率”后进一步的“销售净利率”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131与图132都是“行业分析”中的内容,正如前面第二章学到的那样,要重点关注“主营收入”与“销售毛利率”。
图131 图132
很显然,在图131中,华侨城“主营收人”在旅游行业是较为突出的,但在房地产行业则处在中间位置(软件里的信息有时候显然不够全面,但我们需要知道这一点)。
这多少可以说明其在房地产业务上的潜力,毕竟旅游主题公园的市场形象是唯一而且很突出的,结合房地产是有很大潜力的。在图132中,现实“销售毛利率”并不突出,但“销售净利率”却是相当突出的,这多少有点意外。但这也进一步说明该公司治理比较完善,管理比较到位,营销成本比较低。
图133
6.“股本股改”一回归现实
这里的现实就是华侨城的发展是“深圳速度”,其余的小环节可以忽略。为何?很简单。
7.“高层治理”——接触家长
(1)对不熟悉的高管要想方设法去了解,高管股权这些小细节别忽视。在图134中,第一直观印象过后,发现自己并不熟悉,一则自身掌握的信息有限,二则公司高管确实比较低调。不管是自身掌握的信息有限或者是高管比较低调,都不要紧,有很多渠道进行深入了解,问问熟悉该行业的人士,或者借助网络都是很好的方式。
图134
拥有一个有个性有魄力的高管,是上市公司的福气。当然,低调不是坏事,很多人,就是在低调中做大事。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我们在面对高管的时候,要清楚,多点了解上市公司高管并不是坏事,很多时候,是有启发与帮助的。
另外,别忽视重要高管所持的股份。作为大盘股而且是央企,由于央企的特殊性,高管也不可能持有太多。但不论如何,这里的股数多少也能反映出一些信号,就算再怎么少,你至少也可从中了解到其股权的身价。如果在大央企作为高管本身股权身价都不能达到千万级别,那么,这样的公司肯定是在激励机制上,股权改革上做得不到位的,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并不是好事。虽然是很小的细节,但有时候也能反映出不小的问题。华侨城还好,高管都持有上百万股,千万级别显然没太大问题。
(2)有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要顺藤摸瓜去了解集团老总。
了解高管不仅仅是局限在上市公司本身,很多上市公司,其背后往往都有集团。此时,你要学会顺藤摸瓜。在图135中,我们就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这里只是强调要有这种思路。
图135
集团老总其实就是上市公司老总的上级,也就是研究对象公司高管的老大,用“老大的老大”来形容集团老总是很贴切的。我们要知道,有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最终的发展肯定离不开集团的支持,集团公司的战略思想等无疑就举足轻重了。
在了解的过程中,会对研究的上市公司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发现一些可能的重要亮点,毕竞集团公司的战略高于上市公司的战略。
(3)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运作上的地位无可比拟,“任职起始日”告诉我们华侨城进入突破发力期,是“重大利好”。
集团公司更多是战略层面,具体在运营上依然还是上市公司管理层。虽然集团公司管理层的地位比上市公司管理层重要,但具体在上市公司运作上,上市公司管理层更为关键。所以,在图136中,我们对管理层的了解就必须回到上市公司本身中来。
在图136中,要关注的重点就是“任职起始日”,这在第二章中也特别谈到过,华侨城的董事长与总裁都是从2006年3月开始走马上任,最初的磨合整合期显然巳经过去,未来将进入一个突破发展期,这对华侨城无疑是“重大利好”。
图136
8.经营分析一了解家底
(1)主营构成的具体状况与不同区域的主营收入占比,进一步体现华侨城的本质与现状。
在图137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华侨城房地产业务所占主营业务的比重,刚好超过50%,与旅游业务占比分庭抗衡。(这进一步说明该软件在“行业分析”中仅仅归类为旅游业是明显的失误,因此,我们需要更多把它归类到房地产,与各房地产公司也要有个类比才更完善)。
图137
同时对比目前各地区所占主营业务的比重,华北地区突破20%是个较为积极的信号:全国战略开始深入推进并产生明显回报的信号这里在第二章的“经营分析”中已有重点提及:一是了解主营构成具体状况,二是了解不同区域的主营收入占比。
(2)对半年报,抓住“主要矛盾”,感知与认识当下状况与未来动向,客观冷静面对之。
图138与图139,都是半年报中的一些具体摘要的截图,内容太多不能呈现,我们看半年报刚开始可以依次全看完,但具体研究过程中就没必要面面俱到,而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有所侧重。
图138 图139
透过图中具体的半年报信息,对华侨城当下状况与未来动向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整体而言,是比较积极的,未来也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卖点,未來一到两年有望成为华侨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200年很关键,有望成为新飞跃的起点。这些信息都是透过半年报中可以去感知的,当然,步子迈大了,一旦出现问题,可能摔得也会比较惨。因此,还是要保持客观与冷静,结合吏多信息才能下最后的结论。
9.财务分析、公司报导、百家争鸣与港澳分析——综合比较
(1)“财务分析”可以让人更清楚内在,华侨城短期问题不大,中长期需要观察。图140、图141、图142与图143都是“财务分析”的内容,在前面第一章有较为详细的剖析思路。“财务分析”是重点但也是非重点,所谓重点是指其里面含的内容会让我们对上市公司有更为全面清晰的认识,当然,前提是你要懂得财务分析的基本功,知道怎么去理解里面的内容。
图140 图141
图142 图143
所谓非重点则是此处属于会计师的研究领域。每个人术业有专攻,没必要达到会计师的水平,重视它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很容易陷进去走火入魔。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并非重点。
华侨城的“财务分析”,里面涵盖的小环节很多,在此并没有全部呈现,只是把需要的、认为重要的呈现出来。在这些呈现出来的小环节中,我们也仅仅是找到最关键的要素进行剖析。图140的关键要素是“净资产”,图141的关键要素是“三项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增长率”,图142的关键要素是“资产负债率”,图143的关键要素则是“主营业务收入与资产合计的比值”以及其“综合给出的风险评估”。除了“三项费用增长率”的结果较为理想外,其余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这些是中长期的隐患)。因此,就其“财务分析”的整体而言,是不及格的。这说明虽然外在看起来挺光鲜,但其内在的状况是存在风险的(特别是中长期)。因此,短期而言问题暂时不大,但中长期而言有待观察,这在投资过程中是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2)“公司报导”是新闻汇总的地方,“百家争鸣”与“港澳分析”是评论汇集的地方,华侨城在这两个地方总的状况都不错。
图144是“公司报导”环节,主要就是展示一些公司的重要新闻,部分内容其实难免会跟前面“最新提示”等地方重叠,但这里形成一个环节,主要也是为了方便投资者对信息的查找。华侨城在这个环节短期是捷报连连,是好事。
图144
图145与图146分别是“百家争鸣”与“港澳分析”,两者都是展示研究报告与机构点评的地方。只不过“百家争鸣”突出的是市场所有的机构作为展示的平台,“港澳分析”则是重点突出咨询提供商本身。这两个地方都是很好的参考信息场所,有些观点与结论是可以在研究过程得到启发或收获的,是个借力的好地方,但需要辩证去看,一定要与自己的观点结合。如果味靠这些内容来判断研究品种,那么最终就等于失去自我,不能够形成自已的评价体系,最终以成为大赢家。
图145
华侨城的各方观点综合评价都还不错,只是更多都是从基本面的宏观层面去剖析,对于比较深层次的微观层面,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就缺乏自己研究“财务分析”从而得出对中长期有所担忧的结果了。整体而言,华侨城在“白家争鸣”与“港澳分析”这两个环节中的各方观点评价不错,这会加深其良好形象,对股价的阶段性稳定是有帮助的。
图146
10.分红扩股—潜在能量
“分红扩股”中一看潜力,二看是否是“铁公鸡”,在这里,华侨城有潜力且值得尊重。
“分红扩股”中:
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品种是否具有继续扩张的潜力,毕竟资本市场对于那些扩张比较迅速的公司是比较欢迎的,这代表着高成长,容易被炒作,容易出现疯狂的波动。从图147中可以发现,华侨城是具备这种潜能的。
图147
二是可以从中透过一些统计数据清楚该公司是否是“铁公鸡”。如果是“铁公鸡”,要不就是经营不善无法分红,要不就是只懂圈钱索取,不懂回报二级市场股东,这样的上市公司至少是难以获得尊重的。从图148中,我们可以发现,华侨城在这点上显然是值得尊重的。
图148
11.关联个股一全面感知
(1)把视野放宽,透过关联个股去感知大股东的思路。除了对研究品种本身的研究剖析外,此时,你的视野是相对较窄的,到了最后,你又必须把视野放宽,一是放大到研究品种中的大股东身上,就如图149样,从另一个角度去感知主力的思路,看看它在其他品种上是怎么做的,它为何选择自己研究的品种。这种把视野放宽的方法,会让你对研究品种有另一种感悟。
图149
大盘央企的特殊性,决定了华侨城大股东基本肯定是基金等主流杋构,所以有时候,你会比较难以发现其特性,毕竟主流大机构在当下整体上还是比较同质化。不过,对大股东多点了解,对具体作战是有帮助的。
(2)放宽视野,从关联个股中找出“联动”品种,更别忘记大盘,形成完整印象。
视野放宽,也意味着要多关注与其“联动”的上市公司,从“联动”的上市公司的波动去寻找机会。图150与图151就体现了这种思路,在那里你至少可以更方便地寻找到关联企业。
图150
图151
当然,我们不能够忘记大盘,也就是整个大环境,没有大环境的配合,再好的上市公司最终也是难以走出大行情的。这就回到了开头,研究分析也是如此,从什么地方开始,最后就要回到什么地方去,从而完成一个轮回,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3)从“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每次出战都要看成大战役。当经历了对F10系统研究分析后,再回到市场,你的思路至少会变得更清晰。这其实也就是从“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只是此“薄”非彼“薄”而已,这时你会感到升华的感觉。
作为操盘手,每一次作战前,都要让自己明白这是一次大的战役,对待0,不能随意,要有系统地轮回一次,只有这样,才具备赢的基础,否则,贸然出战,结果如何,就只有靠天了。战役的结果,有靠天的成分,但更多要靠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走得长远,成为常胜将军,最后的大赢家。
三、温故知新
(1)建立系统是要经历“有招”的过程,最后才能达到“无招胜有招”。F10中本应有16个大环节,除去“风险因素”(因其基本所有内容都在“公司大事”或其他环节上重复,为避免太多重复而除去),只有15个大环节,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按照第一章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共分成十大部分,分别是:
第一印象(最新提示与公司概况)
开始了解(股东研究)
深入了解(主力追踪)
继续深入(公司大事与行业分析)
回归现实(股本股改)
接触家长(高层治理)
了解家底(经营分析)
综合比较(财务分析、公司报导、百家争鸣与港澳分析)
潜在能量(分红扩股)
全面感知(关联个股)
虽然不一定合理,但这是为了研究起来更有系统和章法而设立的,不是说就一定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去研究“F10”。我的思路很简单,作为系统的建立,先要“有招”,等你达到相当的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了。怎么做都可以,但切记当自己还没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需要“有招”。
(2)注意大盘央企的独特性,系统图文并茂为的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感知。
华侨城是大盘央企的代表,很多内容也是大盘央企独有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这是务必要注意的。
面对“F10”,我把整个系统的环节依次都展现出来,不仅要注意操盘论道里的内容,同时更别忘记截图里的解读文字。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就是要让读者更好地去理解与感知系统的价值,锻炼剖析的思维。这个章节其实就是整个思路的具体体现了,前面两章都是基础。
(3)有系统与无系统的总结分量是不一样的。
透过上面F10整个系统对华侨城的剖析研究,我们得出的一些结论应该是更贴近华侨城本身的。
比如从“财务分析”中感知到其中长期的隐患与风险;从“分红扩股”中能感知到其是值得尊重的上市公司;从“股东研究”、“主力追踪”中能感知到其受到主流资金的高度关注,筹码不断集中;从“行业分析”中能感知到其仍有不足;从“百家争鸣”与“港澳分析”中又能感知到前景值得期每一个大环节都能给我们这样或那样的感知,综合起来,华侨城是一个值得尊重、中长期有隐患、主力关照、未来值得期待的上市公司。虽然综合起来的话语显得很简单,字数也并不多,但这背后隐藏着很多的研究与信息。没有系统与有系统的人,总结出来的结论,分量是不一样的。
四、课后习题
(1)把F10“恋爱到结婚”系统的顺序依次背诵出来?并大概谈下每个大环节的要点。
(2)用F10体系研究大盘央企股,要注意些什么?
(3)类似华侨城这样的大盘央企你还能找到几个?
(4)为何大盘的状况放在第一位?研究“F10”目的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5)在大盘央企的F10研究过程中,你觉得什么是最重要的?
(6)在F10体系中,怎么理解“无招胜有招”?
(7)透过这里的感受与学习,如果有收获的话,能否谈谈自己心得,以文字的形式(不少于1000字)表达出来?
五、市场随笔
1.别让自己“走火入魔”
人很容易受到情绪影响从而作出一些非自己原本意识的行为,用简单点的话来说就是人很容易冲动。对资本市场而言,则可以解释为人的情绪往往很容易被市场的波动状况所影响,从而做出一些原本没打算要做的操作,换句简单的话来阐述就是资本市场中人很容易“操作冲动”。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很难回避的问题,只要是人,只要是有七情六欲,就很难避免,只不过那些具有相当水平的人可以达到相当的克制,甚至利用别人的冲动来获取胜利的果实。
很多人都很喜欢盯着盘面去分析这个市场的趋势,但这种动态的盘面观察往往就是最容易让人“操作冲动”的,很多错误往往都是由此产生。因此,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的方式就是在做这种动态观察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提前充分消化静态观察的结果,而且要让自已对结果有充足的自信,也只有如此,才可以在动态观察的过程中把对自己情绪的负面影响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否则,一个不小心,就真的可能被动态盘面观察牵着鼻子走,从而让自己“走火入魔”!
2.看财经新闻的关键
财经新闻在资本市场上往往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从财经新闻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宏观政策方面的动向,更能从中了解到微观产业中的变动状况。部分内容如果被资本市场有效放大,完全有可能带给市场一场地震或暴风雨。因此,如何很好地去解读财经新闻,本身也就成了一门艺术,只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具体解读的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学会发现一些一般人很难察觉的细微点。有时候,很可能就是个细微点,就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
现在,每天早晨我都养成了在开盘前好好浏览各类财经新闻的习惯,这习惯有助于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提供非常重要的“情报”。很多人往往都觉得财经新闻由于公开化,本身价值可能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有些重要的财经新闻,或许你已经提前知晓,但也只有透过真正的全社会公开化,才有可能产生真正巨大的作用,毕竟这个市场的波动都由人的情绪影响而成。只有真正公开化,大部分人情绪因此受到影响,才有可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当然,提前知晓可以给你带来先机,但并不就意味着最终的结果就一定如愿,这还要有个真正公开的过程。财经新闻很多,在不可能一一研读的背景下,一定要懂得有的放矢,别全部都抓过来。专门抓那些自己熟悉的,可能最为敏感的信息,看财经新闻的艺术性也就由此开始体现出来了。有些人面对明明可能是具有金子般价值的财经信息,由于没充分理解或把握好,最终失去了;有些人,则是恰如其分地理解和把握住了,最终抓住了机会;这就是个人看财经新闻艺术造诣了。因此,看财经新闻虽然很重要,但重要的是你要从中能够真正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出来,这才是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