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也是一种商品,主力会在市场低迷的时候集中购买,把手中大量的资金转换为低廉的股票,而在市场高潮时,再将高价位的股票转化为资金。这一转化过程就是成本转换。
什么叫做成本转换?过程如何?
成本转换只涉及两个因素,分别是股价和筹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成本转换就是筹码摄家,是持仓筹码由一个价位向另一个价位搬运的过程,价位可以逐台阶地上,也可以逐台阶地下。
成本转换的过程共分三个阶段,分别是将货币转换为低价筹码阶段、用少量资金拉升股价阶段、将高位筹码转换为货币阶段。
1.将货币转换为低价筹码的过程
当股市低迷而有回暇迹象时,主力往往会用大量的资金购买廉价的股票,其筹码收集得越多,将来通过高价所卖出的盈利就越丰厚,同时也越有利于其控制该股的股价,形成未来该股供不应求的局面,进而控制股价的未来走势。
在这个阶段,只要主力的低价筹码未搜集足够或市面浮动筹码未全部涌出,在大盘尚未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主力就会持续进行筹码的搜集,同时控制股价上涨的趋势,只有将底部能卖出的股票都集中到主力手中,主力才会开始发动拉升股价的行情。主力吸筹价格区域就是其持仓的成本区域,其筹码成本均价就是吸筹价格区域内的某一个数值。
2.用少量资金拉升股价阶段
当个股流通盘中的多数筹码都集中到主力手中时,当市场其余筹码都不愿意在低价位出售时,在大盘条件成熟时,主力就会快速拉升股价,以迅速脱离自己的低成本区,使来不及哄抢的散户在更高的价位进行劝买,从而实现市场剩余筹码在高价位与新介入者之间的交换过程,维持股价在高位的稳定性。
由于股价的上涨,主力筹码从低价位向高价位开始搬运,整只股票的平均持仓价格节节高升,而主力的持仓成本只是在承接了部分稍高价位的抛盘后略有提升。此时,大量的主力筹码尚在底部区域,而少量的市场剩余筹码则通过换手达到了较高的价位。
3.将高位筹码转换为货币阶段
在新介入者替换掉市场剩余筹码的持有者之后,股价会在某一高位获得相对的德定性,这有利于主力随即展开的拉升运动,通过对侧等手法制造个股成交活跃的现象,营造股价接连上涨的财富效应,刺激失去理智的投资者疯狂追涨,进而将自己的筹码交换给市场新人。
在此阶段,主力大量的筹码要在数日内与新介入者进行交换,因此个股成交量和换手率往往都很大。一方面,主力最终将筹码换成了货币,实现了高盈利的市场运作回报;另一方面,底部大量筹码将转换到目前阶段,因而会在高价位上出现巨大成交量。一旦底部的大量筹码转换为高价筹码,即意味着主力出货完毕,该股从此开始慢慢的熊途,成本转换过程如图所示。
成本转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