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股市分析]4.21早间要闻评论
宏观要闻:
1. 工信部: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 保障芯片产品供给和满足市场需求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今天(20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去年以来,受部分芯片企业减产、5G等新兴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半导体产能出现了紧缺的局面,芯片短缺问题在行业间持续蔓延,电子信息制造业中下游行业出现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目前来看,全球半导体工业紧张局面的缓解还有赖于全球产业链的畅通合作。为推动缓解当前的供需矛盾,工信部积极协调芯片企业与应用企业对接交流,近期针对汽车芯片的短缺问题,组织汽车企业和芯片企业共同编制了《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进一步疏通汽车芯片的供需信息渠道,为供需双方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
点评:芯片短缺问题,现在其实已经比较严重了,制约了汽车等行业的发展
2. 大宗商品上涨 LPR一年“纹丝不动” 专家分析货币政策趋势
LPR十二连平,近期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经济复苏预期较强,通胀预期升温,货币政策趋势如何引各界揣度。根据4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这与市场预期相符,最新出炉的LPR与上期持平。而这也是自去年5月份开始,LPR连续12个月保持不变。
点评:保持基本上稳定,还是相当重要的一种预期,这也是政策的延续性和韧性
3. 工信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制造业影响总体可控
4月20日,国新办举行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制造业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总体可控。黄利斌表示,我国工业体量庞大,部分大宗商品海外采购量也非常大,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对PPI(生产价格指数)影响非常直接,近几个月,上游行业的产品出厂价格都呈现明显上涨态势,并随着产业链向中下游传导。但他也指出,相关涨价因素多具有短期性和突发性,目前全球债务高企、贫富分化悬殊、老龄化问题突出等结构性矛盾导致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我们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不具备长期上涨的基础。”
点评:目前看来,即使大宗商品有所波动,但也会给国内带来更多的波动,波动肯定会有,只要幅度不太大,都是可以接受的
4. 财政部:前3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951亿元
财政部网站20日发布2021年3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1-3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951亿元。其中3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771亿元。数据显示,2021年3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771亿元。其中,发行一般债券2788亿元,发行专项债券1983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364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4407亿元。
点评: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再融资还债,这也是因为去年的额度实在是太大了
5. 农业农村部:猪肉价格已连续12周下降 后期供应将逐渐宽松记者20日从中国农业农村部获悉,随着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猪肉价格已经连续12周下降。综合来看,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后期供应会越来越宽松。农业农村部预计,按照目前生产恢复势头,生猪存栏有望在六七月份恢复到正常水平。此后,再过4个月左右的时间,每个月出栏量也会逐步恢复到常年水平。
点评:猪肉的价格终于还是下来了,真不容易,猪肉自由快要实现了
6. 工信部:正在编制“十四五”及中长期制造业发展相关规划
国新办就2021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工信部正在编制“十四五”及中长期制造业发展相关规划,包括制造业总体发展规划,工业基础、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规划,以及重大技术装备、原材料等重点行业规划。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已于去年11月份发布,其他规划将于今年陆续发布实施。
点评:其实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只要给政策支持,这些基础领域的创新也一定会发展起来,但需要投入,需要耐心
7.农业农村部报告:未来10年我国粮食供应保障更加有力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20日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1-2030)》。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粮食供应保障更加有力。2021年全国的三大主粮的产量都会出现增长,预计全年的粮食总产量会超过6.7亿吨,这是一个新的水平。其中小麦会达到1.35亿吨,比上年要增长0.6%;水稻总产量会达到2.14亿吨,要比上年会增长1.3%;特别是玉米2021年的产量可以达到2.7亿吨左右。
点评:粮食安全是第一位,只有先吃饱,才有动力去做其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