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东旭光电被问询,问题是其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双高。白话解释,就是已经有这么多现金,你为什么还要借钱,借钱要付利息(这类似于我们说过的短期借款和货币资金双高的疑问)。货币资金投资人审不了,这本不该是怀疑方向。可是A股现阶段偏偏出问题都围绕货币资金。这让人很担忧(康得新和北京银行正在互怼)。当然对于东旭光电,双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有问题,比如我们在伊利股份的报表上面去年就过于较真。但是合理的怀疑,投资人还是需要的。大家可以昨天的分析方法,看看东旭光电的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平均利息率是多少,正常不?
又一颗财务地雷
上市公司还有哪些造假方法?如何发现财务造假的线索?
科目的高估与低估
昨天我们已经讨论了三表的结构,大量的篇幅为了告诉投资人,如果要提高利润,上市公司必须高估资产,高估收入,高估收益(非经营性)或者必须低估负债,低估成本费用,低估损失(非经营性)。少数的企业会去采取调节所有者权益的方式,比如有个科目其他综合收益,但是这相对来说造假收益小,不具备持续性。那么哪一种方法最普遍呢?应该是高估资产,并且高估收入的方式。
我们来看康美药业自己的一个报表调整:
这是康美药业对于资产负债表方面的调整,整个调整大部分发生在资产部分,调整的负债只有其他应付款一项,金额只有1.9亿。而所有者权益方面的两个项目,实际上来自于利润表,也就是虚增利润36亿多。结果也是康美药业高估了34亿的资产,低估了1.9亿负债,最后虚增了36亿利润。当然,这个调整依然不是最终结果。
关联交易
资产科目上一期已经说过了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实际上每一个资产科目都对应着一种造假方式。当然,我们不能如是笼统,我们先来找找有没有完美造假的方法。
甲公司就是想制造利润,其很聪明的成立了A公司。作为一家虚假的客户公司,其向A公司销售货物。但是问题来了。
问题:甲公司是否应该真的完成发货这个过程,A公司是否应该真的付钱,甲公司是否应该开具发票?
甲公司至少会让存货挪个地方,不然,CPA年审监盘是个大问题。
如果A公司不付钱,那么这笔生意会形成应收账款。这最划算,A公司只是名义上的客户,函证来了敲个戳即可。但是,上市公司投资人会看到一个净利润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幅度减少甚至流出的企业。
发票当然会开具,这一定会产生一笔现金损耗,就是交税。如果有利润,还要交所得税。
于是聪明的甲公司设立了另一家公司B公司,作为虚假供应商。这几家公司不用合并报表。甲公司卖货给A公司,然后A公司将货品卖给B公司,B公司将货品重新卖给甲公司。
好了,他们需要用现金结算吗?
低级的财务造假,他们仅仅停留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抵消上面,上市公司现金流会损耗,因为交税的原因,这样从经营现金流上面就很容易看出这家企业的问题,净利润增长,现金流却越来越紧张。而高级的财务造假,他会补足上市公司现金流不足的状况,让所有科目都按照一定比例稳步抬升。这个时候仅仅观察报表,外部投资人看不出问题。但是这有个重大缺陷,体外的公司必须通过现金补贴上市公司。
拉回到现实:实际上通过一大堆潜在关联方来输送利益是非常普遍的利润操控方法。我们看到大多数优质企业旁边,都有一大堆关联企业。比如历史上的乐视网,比如德隆系,其四周就集中了大量关联企业,但是对于外部报表投资人,这方面你是很难识别有没有利益输送。
一些很强的企业旁边依然有一些关联方,诸如华大基因上游有华大智造,诸如格力电器二股东京海担保实际上是格力区域经销商,而江中制药多年来和江中集团存在同业竞争,恒瑞制药和豪森制药是夫妻店。
如何找出关联企业
外部投资人怎么看这些关联企业呢?
个人的一个经验是,如果关联方是看得见的,看关联方有没有很好的盈利,如果关联方是一家盈利的企业,并且逐步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比如豪森一直在谋求港股上市,那么他们之间关联交易的空间就很小。如果两家公司加总的利润能够让两家企业都利润增长,那么没有大问题,只是个利润挤占的问题。
如果关联方不可见,就要尝试查询最大的供应商和客户。报表附注中都会有至少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的业务占比,如果一家企业过度依赖另一家企业,那么就要了解一下,这个大客户和大供应商是谁。比如华大基因因为华大智造关联交易被问询,而我们在报表附注上看到。
我们不是说这个供应商有什么异常,而是作为一个投资人,可能有必要了解这家公司依赖比重如此之高的供应商是谁。如果是关联方,那么关联交易之间的定价是否合理。当然,这方面高层已经替散户问了。(不仅仅是输送利润,也有可能从上市公司汲取利益,比如百润股份将锐澳鸡尾酒体外循环,衰落的时候高价买回,这挤占了投资人利益)。
大多数财务造假,都是需要帮凶,虚高的资产,比如应收账款,可能一部分是虚假产生的,但年审CPA需要做程序,如今天眼查如此便捷,只要知道是谁开票,就能把公司关联关系了解个大概。所以了解这些卫星企业并不能纯粹通过报表,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甚至于我们一直认为无大用的研报。
体内到体外,是中国大多数造假的形式,有些费用在体外公司报销,有些员工工资在体外公司发,有些企业用明显不合理的价格卖东西给体外的企业,然后又用及其低廉的价格买回来。但是这些是有成本的,如果体外公司亏多少都无所谓,那么这必定需要实际控制人有财力来支撑这个虚假的局面。部分公司,的确有实际控制人通过质押所有股份的方式,套现后注入体外公司,然后一步步用虚假经营的方式给上市公司输送。
但是还是那句话,谁也不会白出钱,他们这种方式往往集中在股票解禁的年份,偶尔造高利润是可行的,长此以往,会资金紧张。所以有时候质押强平,千万不要认为仅仅是资金紧张,这里面往往伴随其他原因。
为了让虚高的资产落地,比如那些不可能现金流入的应收账款,比如那些并不存在的存货,就有了财务大洗澡。
关联方,是最难的部分,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逐步讲一些简单案例。来告诉大家具体某个科目,是如何来造假的。
但是要记住,造假并不可能局限于一个科目,造假是个立体化综合的过程,外部投资人,在你的角度大方向上,你只能怀疑,并不能定论。(但有时怀疑就足够帮助你决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