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买企业而非买股票
巴菲特完全是站在企业主的立场上进行投资,在这方面比格兰姆有过之而无不及。格兰姆一般持股时间不超过两年,而巴菲特的许多股票持有时间要长得多,甚至把可口可乐等列为永久性持股。
正因为如此,他的投资策略就显得简单明了:
(1)不理会股票市场每日的涨跌。
(2)不担心经济形势。
(3)买下的是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4)以管理企业的心态对待投资组合。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当成炒家,当然就会采取与上述完全相反的策略。
2,返朴归真
巴菲特贵为超级富豪,但生活却极为简朴,有趣的是他的投资策略也完全如同他的生活方式一样,充满返朴归真的味道。他认为, "每天抢进抢出不是聪明的方法,而近乎怠惰地按兵不动,正是我们一贯的投资风格。”
他又说过: "我们所做的事,不超出任何人的能力范围,多做额外的工作,不尽然就能得到与别人不同的结果。事实也是如此,股市里的种种分析工具越来越玄, 愈加远离投资本质的倾向。而巴菲特正是化复杂为简单的人,而简单却往往是最有效的。
虽然,我们常人难以望巴菲特之项背,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启示,大大改进思维方式却是无疑的。如此一来,我们也有可能把投资决策的关键化为简单,而不是复杂得令人头晕,以至于浪越数越多,钱却越数越少。有个笑话寓意非常深刻:某人死后进了天堂,上帝就问他: "你智商多少?"
如果是180,可以与爱因斯坦探讨相对论;如果是160,可以与牛顿探讨经典力学;如果是120,你就可以与巴菲特讨论投资方面的琐事。
3,"明者远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
巴菲特正是这样的明者 1969年,巴菲特在市场的投机狂潮中,觉得已不可能找到合适的股票,因而解散合伙基金退出股市。熟料,牛市的多头狂热又持续了整整2年。
巴菲特这个大忍者,真到1973年市场一片低迷时才重出江湖。从1997年开始,巴菲特又在道指8000点以上大肆平仓,转投向公债,白银等。美国股市的多头气势又已延续了2年之久,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历史将又一次证明这个倔强老头的正确 泡沫四溢的空中楼阁终将坍塌,如同其恩师格兰姆所说的“不可避免的事只能被推迟,因为其被推迟而变得更加不可避免。”有朝一日,带Com后缀的公司(指网络类)也将跌得找不着北,如同当年带tron后缀的公司(指电子类)一样的下场。
表面看来,巴菲特常常逆势而为,然而最后却大获全胜,恰恰无意中成了顺势而为,而我们许多人高喊着顺势而为,却常常在高位套牢,低位斩仓,成了事实上的逆势者,原因何在呢?原因在于我们过分执着于短期的趋势,把价值观念丢在了脑后,最后却违背了长期的趋势 巴菲特紧紧抓住买价这个关键,因而能出奇制胜。
无独有偶,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在1995年10~12月,从8元开始买深发展且越跌越买,最后在1997年30元以上越涨越卖。而从1998年深发展17元开始,又越跌越买。不过这一次,我是真的怀疑其是否太固执了 。而后来的结果依然证明了这位老兄的正确
下面两个著名事例,可以帮助我们辩证地理解顺势而为与逆势而为:1992年,世界各国都为东亚经济的奇迹而惊呼,连世界银行也为之推出了极为乐观的报告,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却独具慧眼,明确指出几年后,泡沫横溢的东亚经济神话必将破灭。今天看来,这是多么惊人的预言,而在当时无任何人相信。
真是“大音希声”1929年9月5日,投资顾问巴布森在一个金融午餐会上说: "我此时再次重复去年和前年所说的话, 场市场崩溃迟早会来临。”华尔街专业人士对这位智者的见解。如往常地嗤之以鼻 下午2点钟,当巴布森的话在行情记录带上被引用时,股价一落千丈。这一天被称为“巴布森崩溃”。以后到了10月24日,著名的“黑色星期四”开始、股市开始崩盘,经济上的大萧条也开始降临了
4、等待完美的一掷
巴菲特把他的投资策略比喻为棒球比赛中的打击手。直要等到投手投出完美的一掷时,才会挥捧。毫无疑问的,有时候他会等。上。两年而等不到一记完美的投球是一旦一颗好球-家具有消费独占特质经营良好,而又价格适中的公司,划过球场的天空时,巴菲特会毫不犹豫地挥出球棒,将这颗球击到全垒打墙之外巴菲特的这种耐心确是世所罕见的。
人们常常爱说"选股如选妻”,其实,一般人如果能做到”选股如选彩电“,恐怕都要多赚好多钱 反过来说,要是人们选妻如选股的话,恐怕没有一场婚姻撑得过一个星期。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巴菲特始终不渝地坚持他的以企业经营者的角度选择与持有股票的哲学,从不改变。
如同他所说, "我决不会丢掉我所熟悉的投资策略,尽管这方法现在很难在股市上赚到大钱;但我不会去采用自己不了解的投资方法,这些方法未经理论验证过,反而有可能产生巨大亏损的风险。”
常人的习惯是一会儿用基本分析,一会儿用波浪理论、一会儿用循环周期 …结果是每样都没学精。这就好比一个人不停地转学,却总在读一年级一样。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种情形有点像开车。比如:北京的长安街分上下行四个车道,你始终沿着其中条道往前开,另有一车火急火急地见缝就钻,哪条车道快就往哪条道上开。到东单你会发现那辆车始终在你旁边(甚至可能在你的后边),原因是长安街上无数的路口、交通灯、行人及车辆将各种超车的努力都抵消了,其结果并不比平均车速快多少。搞得不好违反交通法规或者出点儿事故。反倒把事儿全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