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 (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南非的传媒集团Naspers全资子公司),以110万美元的投资,不到一年即获得1000余万美元的回报,堪称奇迹,但事实证明盈科还是低估了腾讯的成长潜力。
起源于南非的MIH,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主营业务是互动电视和收费电视,年营业额约2. 5亿美元,市值40多亿美元,是个实实在在的传媒巨头。
MIH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的同时,还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2002 年6月,腾讯控股其他主要创始人又将自已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让给MIH,腾讯的股权结构由此变为创业者占46.3%、MIH 占46.5%、IDC占7. 2%。
但在持股比例和公司经营管理的界定上,MIH与腾讯创业团队显然经过一番良好的协商,在MIH短暂控股时期,腾讯控股的具体经营管理主要还是由马化腾等主要创办人负责,MIH方面派出两名非执行董事,并不负责腾讯控股的具体事务。
腾讯业绩的增长速度在2002年和2003年开始令人炫目,这两年腾讯方面推出QQ行、QQ秀等一些新业务,另一方面又不断学习,比如学习新浪推出短信和铃声业务、学着网易推出交友业务QQ男女、学着盛大开展网络游戏。在2002年,腾讯净利润是1. 44亿,比上一年增长10倍之多; 2003年,腾讯净利润为3.38亿,比2002年又翻了近一倍。2004年第一季,腾讯盈利1. 07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
到2003年8月,腾讯创业团队将IDG所持剩余股权悉数购回,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经过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最终完成了上市前MIH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的股权结构。
腾讯上市,投资者获利丰厚:
2004年6月16日,腾讯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上市简称为腾讯控股,股票代码为0700, HK。腾讯以每股3. 7港元的价格发售了4.202亿股,募集资金达15.5亿港元。
腾讯上市,造就了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根据持股比例,马化腾因持有14. 43%的股权,账面财富是8. 98亿港元;张志东拥有6. 43%的股权,账面财富为4亿港元;另外三位高层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共持有9.87%的股权,三人的财富合约6. 14亿港元。此外,腾讯的其他7位高层拥有着另外的6.77%的股权,7人共有财富4.22亿港元。
之所以选择香港而非纳斯达克,是因为MIH已经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腾讯的进人有可能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香港上市也许是马化腾的遗憾之一,因为在接下来的年多,腾讯的业务突飞猛进,但是其股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内都在发行价周围徘徊。这显然和中国香港资本市场对网络股的认同程度以及风险承受程度相关。但是没有投资者过度的热炒,腾讯也减少了来自众多投资者的压力,可以潜心地丰满自己的羽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