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行业分析;
申万行业划分使用范围相对较广,本书的行业研究以此为标准进行。
1.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餐饮旅游
(1)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包括:肉、糖、乳品、调味发酵品等各种食品以及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软饮料等各种饮料。股市中的主要子行业有白酒.眸酒、乳品,三个子行业对GDP的弹性分别为0.31、1.05、1. 86.
其中,白酒行业受成本变动影响较小,啤酒、乳品受成本变动影响较大。从股市表现的季节性来看,一季度白酒业表现往往较好,二季度唕酒和肉制品表现较好。
为什么食品饮料在衰退和复苏阶段相对市场收益率为正且排名非常常前,在过热和滞涨阶段为负?
在中国股市整体投资收益较高的过热(39.4%)和滞胀阶段(16.6%),食品饮料行业相对市场表现为负;而在中国股市整体收益不佳的复苏(0.3%)和衰退阶段(- 57. 9%)食品饮料行业相对市场表现为正,这反映了食品饮料作为一般消费品所表现出来的防御性行业特征。
另一方面,由于食品饮料行业对GDP的弹性较低,经济增长对行业收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但是CPI却与食品饮料的主要成本关联度极高,因此,在过热和滞涨阶段,食品饮料行业收入增幅不明显但成本上涨明显;在复苏和衰退阶段,食品饮料行业的成本下降推动利润上升。
(2)餐饮旅游
餐饮旅游的子行业包括:景点.旅游和餐饮、酒店。其中,餐饮和酒店对GDP和CPI弹性都较低,表明酒店及餐饮业的收入受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都较小,但由于餐饮业的主要成本与物价相关度很高,因此物价上涨直接增加餐饮业的成本进而拉低餐饮业的利润;景点和旅游对GDP弹性较高,但景点对CPI有较高的负弹性系数。
在经济复苏阶段,CPI同比增速在下降而GDP在上升,所以景点和旅游业的收入表现较强,而景点业的成本相对固定,所以景点业的利润表现理想;而物价下降又有利于餐饮业降低成本,因此在经济复苏阶段,餐饮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从GDP的装上升和CPI的下降两方面双重受益。
同理,在过热和滞涨阶段,CPI的上升打击了景点方面的收人并抬高了行业整体尤其是餐饮业的经营成本,对餐饮旅游业的利润构成双重打击。
餐饮旅游在除了经济复苏阶段以外的其他阶段相对收益全部为负,表示餐饮旅游作为一个行业,相对大盘长期走势偏弱,这与行业的厂商结构和竞争状态有关,反击映了我国餐饮旅游行业或者是品牌效应尚未有效形成,产品差异度不高,相互替代容易,或者是商业模式落后导致潜力难以发挥,总之难以看到利润持续大幅增长的迹象。有鉴于此,尽管餐饮旅游作为我国消费升级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在行业局面没有得到有效改观之前,从长线投资的角度来看,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3)纺织服装
纺织服装业包括纺织、服装两个子行业,在上文的收入弹性表中,两者的GDP弹性为服装2.35、纺织2.30,纺织对CPI指标不敏感,但服装对CPI表现出较高的弹性。
同样都是消费品,为什么在通胀预期下衣着类消费持续升温,而景点旅游类消费却反而下降呢?我们分析,衣服一方面是一定要买的,并且可以通过储存转化为未来消费,赶在继续涨价前买是明智的;而旅游是纯消费、是即时消费,不仅没有储存的功能,而且不是必须的,在通胀造成生活压力的情况下将首当其冲被消减掉,所以其对CPI表现为负相关!
在过热和滞胀阶段,通胀预期的存在使服装有集中采购或提前采购倾向。在衰退阶段,纺织服装作为一般消费品有较强的防御性。而在复苏阶段,与纺织服装这类防御型行业相比,周期性行业表现更出色。
(4)行业综述
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餐饮旅游三个行业有个很重要的共性,都是具有漫长生命周期且平稳发展的大消费品行业,覆盖了人类生活“吃”、“穿”、“玩”三个主要方面。正如前文所说,这样的行业,是长线牛股的集中营。这三个行业作为相对成熟的行业,增长速度难以超越整体经济很多,相对于行业研究,对个股的挖拥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知道,一个行业,竞争者越是容易创造特色,行业竟争中产品差异化越大,越有利于行业整体利润。作为消费品行业,品牌是创造产品差异化和提高公司竟争力湖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食品饮料行业来看,高端白酒主要依靠名优品牌赋予的定价能力增收,中低端酒更多依靠增最增收,在未来行业总量常规性增长的判断下,高端白酒业绩表现更明确。随着现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安全性要求被高度重视,能传递安全含义的品牌价值将大有发展潜力。目前啤酒行业的品牌价值尚难以带来销售溢价,大品牌之间的竞争更多地集中在销售渠道的争夺上,不过以雪花、青岛等大品牌为代表的啤酒品牌内涵挖掘和塑造行动已经开始起步,这成为行业投资价值的希望所在。
食品饮料行业走势强劲,10年来行业加权平均股价上涨了9倍,远远跑赢了大盘。而纺织服装就弱了很多,餐饮旅游就更弱了。食品饮料的强势主要得益于高端白酒上市公司利润的突飞猛进;纺织服装行业近年来也有一批品牌服装和品牌纺织用品类.上市公司走势强劲,有远见的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正向向代表着时尚,尊贵,地位等高端内涵的名牌经营进军;在这方面,餐饮旅游类上市公司就较为逊色,虽然有不少拥有相当悠久历史和相当广泛知名度的餐饮和景点类公司上市,但至今难以看到更多能够产生长期、持续,大幅的品牌溢价从而带来利润持续高成长的强势品牌及商业模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