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一向被人们视为保值的工具,认为它的价值最为牢固可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保持不变。那么是否果真如此呢?
如果黄金仅仅作为一种商品,让人们自由买卖,那么从.长期来看,其价格就会和粮食、能源等基本生活用品保持较稳定的关系。但是黄金更多的是起到一种货币的作用,所以当其价格和政府发行的货币之间发生关系的时候就不是这样,了。而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美元金价,所以自然和美国政府的黄金政策密切相关了。
从图7-1中我们可以看到,在1900~1968年间,除了1933年调整过一次之外,金价一直保持稳定,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将美元和黄金挂钩,任何人用一定数量的美元都可以从政府那里换取1盎司黄金。所以那时并不存在金价的走势,存在的是政府规定的美元和黄金的兑换率。直到1973年布雷森林顿体系解体后,出现了自由买卖的国际黄金市场,才有真正的金价走势。
图7-11900~2005年的美元和英镑金价走势图(伦敦下午定盘价)
金价放开后市场要做的第-件事就是价值回归,也就是恢复其原来应有的价格。在短短的不到10年间,金价上涨:了20多倍,最高冲到每盎司800多美元。而此后金价就走上了下跌的漫长之路,直到在1999年下跌到近20年来的最低价,接近252美元/盎司。我们从图7-1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走势。
但是从那时以来,金价逐渐恢复了元气,从低谷之中走了出来,而在近几年里更是牛气十足,出现了多年未见的上涨势头。到2006年中,金价已经达到了每盎司730美元,5年时间里,金价上涨了将近3倍。那么究竞发生了什么事情,使黄金市场如此火爆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金价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使用金币。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发行过金币,黄金就是钱,就是货币。
那么,什么是钱或者说货币呢?字典上这样解释:钱_一种商品,例如金子或官方发行的铸币或纸币,把这种,货币或纸币法定为其他一切商品,如货物和服务的等价交换物,用作市场交换价值的尺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货币其实也是一种商品,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用作度量标准的商品。
那么同样作为货币的黄金和纸币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区别就是黄金的价值是内在的,由于黄金难于开采而易于保存,所以现在世界上地面保存的黄金都是过去劳动积累下来的,它本身就是财富的象征。
黄金与其他商品不同,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贬值。而且由于世界上黄金的生产能力有限,其价格主要取决于存量,而和产量基本无关。不像农业收成每年不同,农业丰收了,却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也不像石油产品,石油输出组织需要通过限产来保证原油的价格。黄金每年的产量和黄金存量相比只占很小的比例,因而产量的大小对金价的影响也很小。
而纸币则不同,它本身并不具有任何价值,人们不会为了几张纸,就付出其劳动的成果。人们愿意使用纸币,只是因为纸币是国家法定推行的。最早的时候政府许诺,可以用一定数量的纸币换回一定数量的黄金,这就使纸币和一定的财富相联系,这就是所谓的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特点是用黄金作为货币,与政府发行的纸币共同流通,允许黄金自由买卖、自由铸造、自由进出口,人们随时可以用纸币兑换黄金。
政府要保证其发行的货币正常流通,就必须保证其货币内所含的财富价值和其规定价值相当。而在过去的年代里,由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用黄金作为货币就可以满足人们交换的需求,而官方发行的货币也能够保持价值的稳定。例如,1717年所确定的一盎司金币的标准售价为3英镑17先令10.5便士,这个价格一直保持到1919年,前后长达200年。
到了19世纪后半期,西方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际金本位制货币体系。市场上除了国家发行的金币之外,也有银行发行的纸币,但是纸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自由兑换成黄金。在这个体系中,各个国家根据所持有黄金储备的数量来发行货币,黄金则作为国际贸易结算的工具。因而黄金和货币的关系是固定的,纸币是作为国内市场上黄金流通的代用品,而黄金的货币作用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关系上。
在这种制度下,黄金和货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纸币虽然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但是它有一定的含金量,所以纸币也就具有了价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各国政府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军费开支,大量增发纸币,使纸币和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例关系无法再维持下去。各参战国纷纷停止银行券的兑现,发行不可兑现的纸币,同时禁止黄金出口,国际金本位制就此崩溃。
1922年以后,除了美国依旧保持金本位制外,英、法等国家则实行金块本位制或是和美元保持一定比例的金汇兑本位制。在金块本位制国家,只有少数的人换得起大块的金块。在金汇兑本位制国家中,国家把黄金和外汇存人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人们虽然不能用手中的货币自由兑换成黄金,但是可以换成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而这些国家的货币可以换成黄金。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变形了的金本位制。在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货币严重贬值,各国又纷纷放弃了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陆续对黄金实:行了管制,禁止黄金的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二次大战后,在1944年的世界货币金融会议上,重建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而其他货币则保持与美元基本稳定的汇率(上下浮动不得超过1%)。按照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各国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在美国国内则禁止私人买卖或持有黄金。
金汇兑本位制的实质就是赋予美元以世界货币的优越地位,在其他货币无力兑换黄金时,依然和黄金保持特殊的关系。
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受到越战的拖累,国际收支恶化,无力再维持黄金的官价,1968年停止以每盎司35美元价格向市场供应黄金,1971年停止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兑换黄金。1973年西方国家放弃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至此以美元为基础的布雷森林顿体系完全崩溃。1975年美国政府允许私人买卖和储存黄金。
1976年1月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达成《牙买加协议》,主要内容是: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规定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制标准,废除黄金官价,会员国可以在黄金市场按市场价格买卖黄金。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将由特别提款权取代。从此开始了黄金非货币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