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企业的生产产品的季节性变化,进入市场的资金流的季节性变化和一些金融证券管理制度方面的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股市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投资者要根据这种季节变化特征,相机行事。
在1995-2004年的十年间里,所有的牛市行情全部是在上半年爆发的,而且大多是集中春季。正是因为股市中绝大多数牛市行情是集中在上半年爆发,因而下半年的股市往往表现疲弱,通过对股市历史行情对比可以发现,股市在下半年的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多没有良好的表现。其中行情由强转弱的环节则主要集中在夏季。历年来7月和8月往往构成股市的转折期,仅仅只是在1994年8月1日,由于受“三大政策”的特大利好刺激,出现过一次政策性牛市行情,其余十余年的7,8月期间走势均不理想。
例如:
1992年、1993年的7,8月期间股市持续下跌;
1995年的7,8月期间股指搭建圆弧顶的左半部分;
1996年的7,8月期间大盘在800多点构筑双顶;
1997年的7,8月期间指数低位盘整;
1998年的7,8月期间大盘跳水;
1999年、2000年的7,8月期间,大盘构筑头部;
2001年的7,8月期间,指数如瀑布般的飞落;
2002年的7,8月期间,大盘筑顶下移;
2003年的7,8月期间,小幅反弹后大幅下跌。
因为股市往往会在夏季形成有规律的季节性疲弱,所以,这一季节中,投资者最适合获利了结,将春季取得的胜利成果落袋为安。到了秋季本来应该是农业的收获季节,但是历年来的金秋时节带给股市中的投资者大多不是收获的喜悦。因为,迄今为止,除了1994年以外,深沪股市的重要顶部竟然全部出现在夏季。而经历过行情顶峰的炒作后,留给秋季的往往是萧瑟的寒风和满目的疮姨。
12年来的9月行情,只有三次月K线是阳线的,其余的9次均走出了阴线,而在最近5年时间里,所有的9月行情都是下跌的。10月的行情也同样如此,12年来的10月行情中,也只有三次10月的月K线是上涨的,其余的9次月K线是泛绿的。这三次上涨的10月,分别是在1996年、1997年、2000年,其中,1996年和2000年的10月上升行情都是受益于市场整体趋势向上,而真正能够扭转下跌趋势的红色十月,仅仅在1997年出现过一次。
之所以出现这种“金秋股市八成跌”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年底资金面比较紧张,部分主流资金需要撤出股市。通常情况下,一些资金规模较小的,流动性强的资金会集中在年底的12月撤出,而资金规模庞大的主流资金,不可能等到临近年底时才清仓退出,往往从10月开始就已经有计划、有步骤地撤退。因而造成年底的资金压力在10月和12月这两个月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正是由于主流资金的退出会在10月和12月形成两个高峰,因而使得11月的资金面压力反而有所缓和,12年来的11月行情是涨多跌少的,其中上涨S次,下跌4次,即使在最近三年的熊市调整中,也有两年的11月是上涨的。而且还有一个规律现象就是:如果11月上半月是下跌,则下半月必涨无疑。但是,11月的上涨往往力度有限,既不容易改变市场走弱的趋势,也不能带来充足的获利空间和获利机会。
12月的股市最萧条,在最近的10年间,股市中的12月月K线只有一次是阳线实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12月股市资金面的严峻形势。虽然年底的走势非常不理想,但却给投资者带来了抄底的机会。在最近五年时间里构筑的所有重大底部,竟然全部是在岁末年初的冬季中完成的。
1999年12月27日的1341点底部;
2002年1月的1339点底部;
2003年1月的1311点底部;
2003年11月的1307点底部。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股市中寒冷的冬季恰恰是股市投资者的最佳播种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