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投资?这6点你必须懂
投资这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绝不是很简单。因为里面的知识点,名词很多,如果你不是很懂投资却想要接触这方面,一些知识点你千万要懂,否则会给你造成不小的损失。
1
股息
股息
释义——股票股息又称资本红利,是指按企业盈利的大小和各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配给股票作为股息。股息是指公司根据股东出资比例或持有的股份,按照事先确定的固定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公司盈余。股息的分派方式有三种:一是现金股息;二是股票股息;三是财产股息。
2
现金股息
现金股息
释义——现金股息是指以现金形式分发的股息,这种股息分配形式实际上是公司发放新股票由原股东认购,现金股息是最普通、最基本的股息形式。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主要出于三个原因:
(1)投资者偏好
(2)减少代理成本
(3)传递公司的未来信息。
(4)影响未来股价
公司采用现金股利形式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公司要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润);第二:公司要有足够的现金。
3
股票股息
股票股息
释义——股票股息又称资本红利,是按企业盈利的大小和各股东持有的股数赔给新古董作为股息。这种股息分配形式实际上是公司发行新股票由原股东认购,只是原股东不必付现金,而是以应分到的股息支付,极为公司将减少了费用,又保持了原股东在公司的占股比例。
股票股息对股东来讲,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果公司在发放股票股利后同时发放现金股利,股东会因所持股数的增加而得到更多的现金;
(2)有时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后其股价并不成比例下降,这可使股东得到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
(3)发放股票股利通常由成长中的公司所为,因此,投资者往往认为发放股票股利预示着公司将会有较大发展,利润将大幅度增长,足以抵消增发股票带来的消极影响。这种心理会稳定住股价甚至反致略有上升
(4)在股东需要现金时,还可以将分得的股票股利出售。有些国家税法规定,出售股票所需交纳的资本利得(价值增值部分)税率,比收到现金股利所需交纳的所得税率低,这使得股东可以从中获得纳税上的好处。
股票股息对公司的意义,主要有:
(1)发放股票股利可使股东分享公司的盈余而无须分配现金,这使公司留存了大量现金,便于进行再投资,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2)在盈余和现金股利不变的情况下,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每股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3)发放股票股利往往会向社会传递公司将会继续发展崐的信息,从而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股票价格。
(4)发放股票股利的费用比发放现金股利的费用大,会增加公司的负担。
4
财产股息
释义——财产股息是指以公司资产,如公司其他证券、产品等财产形式分派股息。最常见的公司持有的其全公司或子公司的股票、债券、也可以是实物。在国外,一些大量持有其他公司股票的控股公司,为回避有垄断行为,多采用内部转移的方式,将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票作为股息派发给股东,同样可以继续保持对其他公司的控制,且又不引人注目。另外,有的公司在规定的派息期间,适逢公司现金不足,遂将持有的有价证券代替现金支付给股东,以解燃眉之急。因这些有价证券的变现能力较强,且价格较为优惠,故股东也乐于接受。这里的实物是指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某些公司为了扩大其产品的销路,有时亦用本公司生产的产品作为股息派发给股东。以实物派息时,公司往往在价格上给予优惠。
5
负债股息
释义——负债股息是公司通过建立一种负债,用债券或应付票据作为股息分派给股东。这些债券或应付票据是公司支付的股利,又确定了股东对上市公司享有的独立债权。
6
建业股息
释义——建设股息,又称“建业股息”、“建设利息”、“工事利息”。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在开始营业前,按照法律和章程规定的条件,经主管机关许可后分派给股东的股息。因其为“无盈余不得分派股利”的资本维持原则之例外,故此种股息的分派须严格遵循以下要件始可:
(1)须为需准备几年才能开始营业的公司,否则不得分派此项股息;
(2)须在公司章程中有明确规定,公司章程中须订明分派的数额、方法等;(3)须经主管机关的许可。
设立建设股息的目的在于鼓励向铁路、矿业、电力、水利等筹建周期长、近期无营利的大型企业项目投资。其实质为一部出资的返还,因而各国法均规定可以预付股息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下,作为递延资产处理。
建业股息不同于其他股息,它不是来自公司的盈利,而是对公司未来盈利的预分,实质上是一种负债分配,也是无盈利无股息原则的一个例外。建业股息的发放有严格的法律限制,在公司开业后,应在分配盈余前抵扣或逐年抵扣冲销,以补足资本金。
上个笔记我们讨论了负债的部分,了解了负债的基本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看所有者权益。这里面列示的是公司的所有者,其实就是股东投入的资金。
我们知道,股东往公司投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外面拿钱进来放到公司里,另一种是公司赚了钱,股东没有拿回家,而是继续留在公司里。前一种如何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呢?我们可以看所有者权益部分的第一个项目叫做股本,这是股份有限公司的叫法,在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个科目的名字是实收资本。
每个企业都有注册资本,在原来的公司法下,要求公司注册时必须按照注册资本出资到位,并且要进行验资,那时候财务报表上的实收资本就一定等于注册资本。
2014年3月1日开始,公司注册资本开始实行认缴制,注册公司时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须登记实收资本,也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实缴注册资本可以为零,可以很长时间认缴到位。认缴资本到位时间可以由股东自行决定,不需要验资,只需要在每年的年度报告上申报反映及存档到登记机关。在这样的制度下,实收资本就是实际认缴到位的资本,不再必须等于注册资本了。
股本后面的项目是资本公积。这是超过注册资本的出资。
我们上面说股东可以不用在公司成立时就将所有注册资本认缴到位,这当然不否定股东完全可以直接将注册资本认缴到位,甚至还可以超过注册资本出资。这种情况不是很多见,但在上市公司肯定会超过注册资本出资。
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发行1亿股股票,每股面值1块钱。这个意思是说每股对应1块钱的注册资本,因此一共是1个亿的注册资本,但是股票肯定不是按照1块钱的价格发行,比如发行价格是10块钱,这样1亿股就会筹集10个亿的资金,这10个亿中只有1个亿是股本,剩下的9个亿都是资本公积。那么,非上市公司是不是就不会有资本公积呢?当然不是。
所有者收益
现在创业活动非常活跃。一个创业者创立公司后,往往要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每一轮融资释放一部分股权,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资本公积。
比如:一个创业者最初投入90万元创立一家公司,在第一轮的融资中与投资人谈好,投资人投入1000万元,占投资后公司10%的股份。那怎么才能表现出创业者投入的是90万,投资人投入的是1000万,可是他们的股权比例不是创业者占90/1090,投资者占1000/1090,而是创业者占90%,投资人占10%呢?那么可以把股本增加到100万元,其中90万元属于创业者,10万元属于投资人,而投资人投入公司的1000万元中,除了上面的10万元进入股本之外,剩下的990万元进入资本公积。进入资本公积的990万元中的90%,也就是891万元在投资后归属创业者,10%,也就是99万元归属投资人。这样看来,投资人投入公司1000万元,立刻就少了891万元,那投资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呢?那是因为他用这891万元换来了公司10%的股份,他对公司未来的前景越看好,就越愿意用更多的资金换取这10%的股份。在这个例子里,实际上是投资人给创业者891万元,但是创业者没有把这些钱拿回家,而是留在公司作为追加投资了,这样,创业者就累计向公司投入了891+90=981万元,投资人要占到10%的股份,就应该投入109万元,实际上,投资人的投资有10万元进入股本,99万元进入资本公积,说明投资责任确实向公司投入了109万元的资金。
当然,创业者如果想出让10%的股份,完全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法,就是投资人给创业者981万元现金,创业者把这笔钱拿回家。这样的情况下,公司的资金不会增加,只是创业者自己收回了部分投资,所以一般创业企业是不会轻易采用这种方式出让股份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股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当公司有多个股东的时候,他们之间股权比例的划分不是以出资额来决定,而是以他们在股本中所占的比例来决定。实际上,股本的总额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有限责任公司里面,注册资本是一个企业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上限。
比如:一家公司发生破产,以公司现有资产清算之后的价值偿还负债,不足偿还的部分也不会要求公司股东把家当拿出来补足。但是如果股东认缴资本1000万,其中只到位了500万,结果公司经营不下去破产了,破产时有800万债务,公司的资产清算后只能偿还200万,这时股东就需要把还没有认缴到位的注册资本500万认缴到位,用于偿还债务。
从这个角度说,肯定注册资本少一些,股东的法律责任也就小一些,可是这也同时会让公司的客户供应商等觉得公司实力不足。所以,注册资本并非越小越好。
上面的两个项目记录的是股东从外面拿进来投入公司的资金,公司有了盈利如果留在公司,也是股东对公司的投资。但是公司法有规定,一个公司有了盈利后,不能全部分掉,必须至少留下10%,这部分不允许分配,记入盈余公积;剩下的90%股东可以自有决定如何分配,股东分掉的部分就拿走了,没有分掉的部分留在公司,记入为未分配利润。
比如:一家公司盈利1000万元,按公司法规定就必须至少留下100万元记入盈余公积,剩下的900万元股东可以自由决定如何分配,如果股东决定分掉其中的300万,留下600万,那这600万就是未分配利润。如果接下来的一年公司又盈利1000万,就又要提取10%,100万作为盈余公积,剩下的900万股东完全可以决定全部分掉,不仅如此,还可以把去年可以分而没有分的那600万也在今年分掉,只要公司有足够的现金。
所以,不是很精确地说,盈余公积是法律不让公司分配的利润,未分配利润是公司自己决定不分配的利润。盈余公积也不是要一直提取下去,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后就可以不再提取了。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贵州茅台的所有者权益中有一个项目叫做其他综合收益,这个项目我们在讨论金融工具的时候提到过。第二类金融资产要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资产的价值,但是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利润表,而是记录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具体就是在这个其他综合收益项目里。这是因为记入利润表的项目最后成为公司的利润,然后提取盈余公积后进行利润分配,没有分掉的部分就进入未分配利润,增加所有者权益了。那些本该增加利润却没有记入利润表的项目最后也必须进入所有者权益,才能保证报表的最终结果是对的,所以就在所有者权益中设置这个其他综合损益科目,用于记录那些本该记入利润表却没有记入利润表的项目。
除了上面的这些项目之外,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者权益部分整体分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因为我们现在看的是合并报表,所以会有少数股东权益,这是合并报表时,在控股企业中少数股东享有的那部分权益。这两部分相加,才是所有者权益的总额。
公司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都可以转为股本。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宣布其利润分配方案为“10转增10”,意思就是每10股股票可以获得由资本公积转增出来的10股股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就是把超过注册资本出资的部分转为注册资本,这样,注册资本就增加了。但是因为这是所有股东一起增加股本,所以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关系保持不变。
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听说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是“10送10”,这就是说每10股股票可以获得公司赠送的10股股票。这当然不是真的赠送,这实际上是把未分配利润以股票的形式分给股东,也就是发放股票股利,换句话说,股东拿到的股利不是现金形式,而是股票形式。由于这同样是所有股东的股票一起增加,所以股东之间持股比例关系同样保持不变。
另外,将为分配利润转为股本实际上相当于把未分配利润分给股东,然后股东将其投入公司,这样,股东就需要交税,如果是个人股东,是按照每股1块钱的面值交纳20%的所得税。
所以,如果10送10,每股就相当于获得了1块钱的股利,就需要交纳2毛钱的所得税。由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采取代扣代缴的方式,就是谁发放所得谁替受益人扣除所得税并代表其交纳到税务局去。上市公司发放股票股利也需要履行代扣代缴义务,但是这时候没有钱可以去交这个税,公司既不能拿自己的钱去替股东交税,也不能向每个股东收款去交税,所以很多公司在这时候就会同时发放一笔现金股利,折合现金股利其实股东是拿不到钱的,它的作用就是交税。
比如10送10的同时发放0.25的现金股利,我们已经知道每股1块钱的股票股利需要交纳0.20元所得税,0.5的现金股利也需要按照20%交纳个人所得税,这就是0.05元,所以一共需要交纳0.25元的个人所得税,正好等于现金股利的金额,于是虽然公司宣布了现金股利0.25元,但是股东其实是拿不到钱的,这0.25都拿去交税了。
盈余公积同样可以转增股本,不过,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完之后剩下的部分不能低于注册资本的25%。盈余公积同样是公司的盈利产生的,所以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同样要交纳个人所得税,也同样是按照每股1块钱的面值计算应该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如果股东是一个企业,获得股票股利或者通过盈余公积转增股本的方式获得股票,虽然本质上也是将公司的利润进行了分配,但是企业所得税法把这两种方式的利润分配列为免税项目,所以如果是股东是一家企业,在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和获得股票股利时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本次笔记我们讨论了资产负债表右边的所有者权益部分,我们了解了股东向公司投资的两种方式和相对应的四个会计科目,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其他综合损益,以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区别。到这里为止,我们对资产负债表的了解就结束了,下次笔记,我们来总结一下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