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媒体人,很感动看到这样详尽的调查,它是对当年《财经》2001年著名文章《庄家吕粱》的致敬。这篇文章深刻揭露粱如今混乱的ICO及区块链圈子的乱相,其中种种与当年股市里庄家内幕操作,串谋掘利,鱼肉股民,如出一辙。
就像西方谚语里说的:历史告诉我们,人们从未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经验,因此历史总在重演。
《庄家杜均》一文,主要是以“杜均”这个人的扮演的角色,把与上市的ICO中关键的利益点、合谋要素,以及一批人以区块链为名,做的圈钱套利的原理解释得清清楚楚。
其一,ICO是一种类似众筹、上市的融资手段,可以负责任地说:它本质是将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提出的“金融民主化”推广开来,成为“贡献社会”的新思维、新模式。
但国内没有操守的“大户”,却撇开了,席勒定义的前提:“建立一个更为完整和开明的金融体系,让大众能够全面获取相关金融信息”,由此做局欺诈,博取高额利益,借“造富效应”,激发人们贪婪,入局成为“韭菜”。
一切就像蚂蚁金服副总裁所说:“看似‘去中心’的融资很好,但它也去掉的是对融资主体的责任约束,缺乏约束的融资带来的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放大了人性中的贪婪。”
其二,借助杜均为例,讲述了ICO在区块链上发行代币的过程中,关键的节点,项目方、投资机构、交易所、做市商,一旦利益一致,就极有动力共同串谋将ICO项目“吹大”,引入投机者入局,追涨杀跌,再通过类似股份管理、市价管理,高抛低息,完成对韭菜的收割。
个人曾向区块链人士打听过,要玩转ICO,核心几个能力:会讲故事、能做盘子、有人脉、有资源、能上币,它们分别对应文中提及的:相关的媒体和项目包装,会操盘、作势、割韭菜,有大佬帮站台、做增信,有人脉渠道资源揽入更多韭菜,最后是搞定交易所资源、发行。
但实话实话,一般情况,是各节点的人物联盟一起做ICO,像杜均这样产业链上下游全布局的真是个例,裁判、运动员、拉拉队于一身,但就是这样但个例更具典型性,更让人惊异于ICO各方串谋后的巨大量能,更类比出,这些年股市种种严规的必要性,和相关条规也要用于ICO市场的必要性、急迫性,比如交易所的社会责任性,做市商、发行方、交易所之间的防火墙,融资严格限制,不得挪用客户资金、必须托管等。
其三,预报了新的监管严规可能出台,但此时的ICO和区块链圈子依旧“小局变大局,大局中又套小局”,巨变近在眼前,不过,“你仍然无法叫醒那帮装睡的人”。
一句总结:有理、有据、有节,只可惜,数据要是更充分些就完美了,当然,这很实在太难。
个人看完,又和一个朋友聊了聊,他又提供了一些辨别ICO项目的办法:
1、看项目团队什么时候成立,2017年的很少有靠谱的;
2、有没有在GitHub等高能平台上,频繁更新自己的项目进度、发展状况;
3、团队虽然看上去豪华,但总要了解下这些人成就过那些牛X的事迹,若没有实锤业绩的千万别相信。
但小郝子个人认为,这也还是非常粗浅的判断标准,并不能真正淘换出优质项目。
别忘记,ICO如今的种种,占尽了金融中两大风险:
事前,逆向选择——市场里的A能利用多于B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A就会千方百计促成B与之交易 。
事后,道德风险——完成交易后,B的资金、资源落入A的手中,A就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恣意妄为,全心为自己钱,不顾B的亏损。
所以,至少在可执行的监管规则落实之前,小郝子只想引用《大时代》最后的那段话:
贪心输钱赢,输血不输钱, 人人去输血,杀人不打风, 落雨去离岛,离家饮炼乃, 见人分遗产,出狱嫌钱腥, 快乐无人格,出家无人工, 攻而无不克,战无不胜。
智者应知此乃永无赢家之战场,取胜唯一之法——及早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