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原理:地缘政治、经济周期和军工产业
提到军工股,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在周边局势紧张之际,军工股就会出现一波脉冲行情。过去几年的军工股排除资产重组的因素,周边局势、地缘政治是军工行情的重要影响要素。军工行业除了院所改制和航空发动机专项等新的影响要素之外,周边局势和地缘政治的作用在未来并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总结和梳理军工股的投资机会和风险时,军工的宏观背景是需要定期重新梳理和研究的。
国防领域,在安全局势与国家战略的共同作用下,紧张或呈常态,但还不至失控,此乃军工行业发展的最佳时期。“温和紧张”的背景最有利于军工企业发展壮大。如果发生战争,武器装备的需求量将爆发式增长,相关企业利润也将会飙升。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至多是一些局部性冲突和对峙,军工企业发“战争财”的可能性并不大。其实真正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时候,除非像美国二战初期,战争远离本土,美国的军工企业坐收战争的红利,否则,财富和资产在炮火中灰飞烟灭将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周边形势和国防安全既要紧张又不能失控,即处于“温和紧张”的情况下,最有利于军工企业发展。
经济领域,30多年经济发展成果为加强国防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经济转型则有望为军工行业带来更多产业政策支持。国家没有资金,发展军工、壮大军备就是不现实的事情。改革开放之后,为了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我国对于军队和军工的思路是“勒紧裤腰带忍一忍”,全力支持经济建设。如今经济发展壮大了,进入新世纪后将军工的发展提上重要议程,正所谓有钱好办事。
下面笔者将从国防和经济两个领域,从地缘政治和经济周期两个角度,聊一聊军工产业的宏观背景以及和经济之间的关系。
军工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
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和经济的日益壮大,中国已经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但中国军力发展水平与美国、俄罗斯、欧盟主要成员国存在很大差距,在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发展利益方面压力重重。2011年1月,美国发布“未来10年军事战略”。在发布会上,美方公布的《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报告表示,美国将在确保“军事超强”地位的同时,减少在欧洲的军事存在,转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奥巴马在发布会上再次强调,美国的战略重心将转移到亚太地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国国防安全战略将从以本土防御为核心转向更为广阔的区域防御和全球防御,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即是安全战略转型的直接结果。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一个超级权力机构,对内可以承担和化解改革的政治风险,对外则综合运用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处理安全问题。战略格局深度调整,中国的强势崛起不可避免地会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亚太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战略博弈的重要舞台,从而导致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中美之间均需要调整各自的战略,以适应新的变化,达到新的平衡。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需要从全球进口资源并进行海外投资,更需要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维护中国在全球的利益,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国土范围之内。国防白皮书指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海外利益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能源资源、海上战略通道以及海外公民、法人的安全问题成为突出问题。
为了应对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我国的安全战略在指导方针、安全手段和战略重心方面均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构建中国海洋战略进程中,新一届政府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这是中国国家海洋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一带一路”建设促使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海权意识的觉醒与海上力量的加强无疑是我国21世纪最重大的战略转型之一,必将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这两年来,军工股的宏观背景随着世界格局和我国战略的调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逐步实施,东欧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以及我国周边东海和南海争端的不断升级,我国新一届政府和军队领导人对国家战略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积极防御转向攻防兼备,从陆地走向海洋,这些都是支撑军工股长期向上的要素,温和紧张的局面最有利于军工产业的发展。
军工产业与经济发展
对于军工和经济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几个军事大国的发展与变迁看出一点端倪。二战之后,受制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限制,英国的军事实力逐年下降,不论是战略力量还是战术力量都大为削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逐年衰减,尤其是海军方面,只能集中精力维持部分战略打击力量,直到2000年普京执政之后,才略有好转,背后主要原因也避不开经济实力的掣肘。相比之下,美国之所以能够靠强大的军事实力称霸全球,在军事装备和军工科研方面遥遥领先,和美国强大的经济后盾是紧密相连的。
军工行业与经济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防与军队建设,尤其是武器装备的发展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二是军工行业本身也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30多年经济发展成果为军工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财政基础。2013年我国GDP已经达到世界第二的水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中国军费占GDP比例十年来一直保持在2%左右,低于2.4%的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军费有足够空间进行补偿性增长,即使考虑到未来我国经济增长中枢的下降,财政支出也不会对国防预算造成明显约束。从国防预算的支持力度来讲,我国的军工行业目前也正处于难得的黄金发展期。经济转型升级有望为军工行业带来更多政策支持。军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承担了引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2010年的国防白皮书曾明确提出:“围绕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加快军工技术推广转化。突破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特种技术装备、新能源与高效动力、节能环保等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军工特色高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家产业振兴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的实施主体均由军工集团承担,轨道交通、海工装备、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也不乏军工企业的身影。
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国防现代化建设“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这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可谓相辅相成。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立的16个重大专项中,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核高基等六个专项均主要由军工集团承担。市场一直预期即将出台的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专项(“两机”专项)有望成为军工行业下一波行情的直接刺激要素。
综上所述,军工股在2013年和2014年可谓是赚足了眼球,更让专注于军工股的投资者分享了军工崛起的巨大红利。可是,再好的股票,再好的板块,涨多了就会透支未来,那么合理的回调都是正常的,一来可以消化过高的估值,二来等待产业层面的业绩、政策的验证。对于2015年的军工股,笔者的判断是先消化估值,再继续起行情,年底的各种政策、业绩预期自然不会尽如人意,这是分化的基础。行情再续的基础是军工大环境在国防和经济两个层面的继续向好,这不是短期的脉冲式刺激要素,而是长达三五年的中长期基本面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