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选择一家基金首先要评估基金的绩效。评估基金的绩效时,其历史绩效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而评估基金绩效时的基础则是每单位净资产值的变化。一般而言,基金单位净资产值会随股市行情起伏而发生涨跌,而评估其表现通常基于以下三个基本点:
第一,净值成长率。这一评估方法的特点是选定—特定的时间(如一年或一季度),比较同类型基金自期初至期末的净值之涨跌幅度。针对股票型基金,就是以股价指数某一段上升或下降期间为基础,比较同类型基金在同一波段净值的涨跌幅度。如果在某一时段内指数上扬时,某基金净值之涨幅超过同类基金及指数的涨幅,而在指数下跌的某一时段里,其净值的跌幅又低于同类基金和指数,该基金的绩效无疑是较好的,也说明该基金管理人对于行情的掌握及选股方向有独到之处。
第二,平均报酬率。有些基金在特定时间或某段行情中的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但长期来看有稳定的报酬,因此,对这一类基金应评估其长期绩效。即选定一较长的时间段(如三年或五年),算出基金在此期间的总报酬率(包括净值成长及历年的分红),再以变现的观点,推出其年平均报酬率。例如某基金在五年内的总报酬是250%,依复利的公式即可算出其平均年报酬率是20%。通过这样的计算,能更清楚地反映基金与其他可替代投资工具之间获利性的差别。
第三,单位风险报酬率。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而且报酬率与风险程度往往成正比。因此,不能仅仅以某一基金净值的增长率或平均报酬率来评估基金的表现。为了在评估基金表现时引人风险的因素,必须将基金净值的波动程度量化,“标准差”则是最常用的指标。基金的标准差是根据每日实际净资产值与平均净值的差价累计计算出的,标准差越大,说明基金净值的波动程度越大,风险因而越高。
在实际操作中常将以上两个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评价基金的表现,引入了所谓“单位风险报酬率”的概念—就是将报酬率除以标准差,来衡量投资者每承担一单位风险,所能得到的报酬。例如,在某时段内,甲基金的报酬率是30%,标准差为15%,乙基金的报酬率25%,标准差为10%,则得出甲的风险报酬率为2,而乙为2.5,说明经考虑风险因素后,乙基金的表现优于甲基金。
除上面介绍的几个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之外,在评估基金表现时,还有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在基金品种多,历史较长的成熟市场上,有些基金公司会特别选择某一两只基金表现最好的时期为例子,向投资者宣传该基金之操作绩效如何优良。这时要留意,不要被这种一叶障目的作法所迷惑,而应冷静地分析这些基金更为长期的净值变化的资料,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不要忽略“起跑点”的差异,因为虽属同类基金,在指数低位时成立、进场较在指数高位时成立、进场的基金,先天占有优势,前者净值常常高于后者,比如基金金泰、开元进场的点位比基金兴华低。但并不能简单断言前者绩效更好。
第三,不要忘记“除息”因素。因为基金同股票一样,在派息基准日,“息值”要从净值中扣除。故在计算基金净值的成长时,要将除息因素还原回去。
第四,不能作“跨类”比较。比方说股票型基金与债券型基金的投资标准不同,收益率自然不同,因此不能混合比较第五,对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挂牌上市后,因股市行情及供需的变化,会产生偏离净值的“折价”或“溢价”,因此纯粹评估基金的操作绩效与评估报酬率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可用净值作计算基础,而后者必须改用市价计算。
最后还应注意,所有的分析和说明都是根据基金以往的记录作出的,是静态指标,只作为参考,而不是该基金发展之必然。在介绍过评估基金绩效之后,再来谈谈如何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基金。
其实,最重要的是要明确我们所需要的并不一定是最赚钱的基金,而是最适合的。因此,根本问题还是要确定我们的投资目标是什么,是定期收入还是资金的成长,另外还要搞清我们能承担的风险有多大。在初步确定了希望投资的基金类别后,还应了解基金的资产配置情况,因为同样是成长型基金,其资产配置可能大相径庭,有的主要投资于高成长、风险大的小型公司,另一些可能投资于规模大、历史久且风险小的公司。我国新基金一季度公布次投资组合,投资者可根据其投资组合,判断其成长性与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另外,基金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是好现象。基金规模大,固然有成本费率减低的优势,但规模太大,在操作上较不灵活,因而绩效虽然高于平均水乎,但不会有明显过人之处,而基金规模太小,其弊端是分散投资能力有限,因而成本费有所提高。
第三,应注意基金的最低投资限额是多少。在国外通常绝大多数基金都会规定最低投资限额,但会随基金类型的不同而高低不同,我国上市基金与股票一样,最低限额为100份,如果最低限额高于你想投资的数额,则应将之删去。
最后,应考虑基金的各项费用,尽量挑选费率较低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