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银行板块中选择性持有的货币中心银行开始似乎有萌动的倾向,这标志了先前我们对银行股投资策略的转变,以前,我们会选择地方性银行,尤其是面向零售业的银行。我们的银行策略在1983年实施效果良好,我们有意避免因石油相关问题背上沉重负担的得克萨斯州银行,我们的投资组合中也见不到被拉美不良贷款拖累的纽约银行的身影。这样的投资组合不是随性捏造,后两个银行板块显然都表现很差(1982年银行指数大约下跌7%),虽然这样,温莎还是持有了弗吉尼亚国家银行(VirginiaNational)、南方中央银行(CentralBancsharesoftheSouth),第一联合银行(FirstUnion),Amsouth银行以及南卡罗来纳国家银行(SouthCarolinaNational)。所有这五家银行在1982年都有38%-62%之间的上涨幅度。可能看起来这些相对规模不大的银行做不了太大贡献,但是,它们加起来却占了温莎3.5%的资产。
寄希望于银行
我们买得最多的是摩根大通银行,这些股份加上波士顿银行(BankofBoston)的股份占了我们1983年最后一季购买的所有股票的3/4.摩根大通属于主要的货币中心银行,它有着强大的货币和贸易职能,而且显然就资产质量来说,它在纽约的银行中也保持了最好的资本头寸。此外,摩根大通牺牲了一部分1983年的收益,充作贷款损失和不断堆积的不良贷款的准备金,就如同将会发生什么国际性“重大事件”一般。而纽约其他的银行都没有采取类似的预防措施。
我们预见不到会有国际性事件发生,虽然我们无法全然否认这种可能性,因为作为大银行总是有卷入各种麻烦的内在倾向。我们预计银行可以渡过难关。然而,万一真有国际性事件发生,摩根稳健的收益水平和资产负债表也足以抵御各种风险。其他银行都没有采取这般未雨绸缪的措施。
市场上有一种常见现象,当某个板块集体遭受打击时,投资者往往可以很少或者不用支付相对溢价就能买到最好的公司。根据1983年的收益,摩根大通有一部分溢价(大约为1倍市盈率)存在,但是我们认为摩根收益的报表陈述采用了非常保守的会计方法。如果各大银行都能闯过难关,摩根的每股收益也不必继续为贷款损失的准备金付出代价。我们购买这只股票的价格大约是1984年每股收益的5.3倍,或者说大约只有1983年每股收益的6倍。根据我们的判断,现在5.5%的股息率应该能上升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