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斯勒在《操纵金钱》一书中,一再讲述自己如何去做功课,了解瓦特在工业时代的赢利模式。那个模式是怎样的呢?“里面有市场需求(矿井中的洪水)、技术(瓦特冷凝器和维尔金森的精密汽缸)、资本(博尔顿的钱)。知识产权(议会的专利法案)和闲置的劳动力(无地可种的农民)。”商业模式就是,给矿业公司安装蒸汽发动机代替马匹,收取矿业公司原来使用的所有马匹的成本1/3作为报酬,一直到这项专利失效为止。只有众多的矿业公司用蒸汽发动机,公司才能赢利。这就需要规模,但工业时代的规模有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之分,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发展”瓶颈”。
但是知识经济时代不太一样,人类的综合知识是规模巨大的,尤其当电脑和互联网能提升人类知识时,它能代替高成本的劳动力提高效力和生产力,人类历史上真正的规模就出现了,它真的是没有任何限制。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赢利模式又如何?只要把微软作为例子就可以分析出来。微软的操作系统的初始研发成本异常庞大,它每推出一个产品通常需要几十亿美元的研发支出,但产品开发出来后,软件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因而它的供应也就是无限的,只要有需求,永远可以得到满足。
再有一种是英特尔模式:只做知识资产,不做终端产品。它设计方案用电子邮件发出去,委托中国台湾台积电公司为它廉价制造大量芯片。一个8英寸的晶圆中有2000个潜在芯片,成本只有2000美元,而一个芯片开始可以卖20美元,竞争剧烈以后还能卖10美元。它能从每个芯片中至少赢利8美元。在表面上,英特尔没有任何贸易,但是它赢得了利润。也许。这个芯片装在中国DVD机里又卖给了美国消费者:表面上看,中国获得了DVD机的99美元,中国获得的利润只有2美元,但创造了99美元的逆差,而实际上美国贏得的利润远远高于中国。贸易逆差重要还是利润顺差重要呢?当中国为自己巨额的贸易顺差窃喜时,当美国为巨额的贸易逆差对中国愤愤不平时,凯斯勒的这种观察角度可以让中国人心情复杂,而美国人则会心情平复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