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普顿是如何时刻保持洞察力并且冷静处理工作的?
听着邓普顿强调要看清被公众忽略的真实价值,我想到了海明威的建议。他说,在写到高潮场景时,作家的关注点应该从主要事件中移开,应该注意观察陶醉于情感之中而不自知的观众人群。西奥多·雷克也说到用“第三只耳朵”聆听的重要性:在病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喋喋不休背后有一条完全不同却非常简单的主线——那就是真正要传达的信息,是当时情境下最本质的真相,说话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为什么诊疗师应该一直聆听。但投资者如何能跳脱出那些永无终结的“消息”和意见,如何不受大众时而高涨时而消退的热情影响呢?
一个答案是:经验。如果30年了,每次跟风都撞个头破血流,再头脑发热的投资者也知道要和大众的热情以及不顾一切的冒险保持距离。
但是邓普顿的做法却很高明,让他能自如地保持洞察力。他那宽敞、气派且带门廊的“白宫”坐落在小山头上,俯瞰着莱福德岛的田野,从这儿到喧嚣吵闹的股票交易所的距离恐怕在心理上得用光年来计算。这所房子本身,及其内部陈设都在默默地压制这过度兴奋和头脑发热的行为。
而看邓普顿本人,瘦高、打扮整洁,就算在那么暖和的天气里,仍然讲究地穿着灰白色的长裤,带条纹的柠檬色外套,系着简约的条纹领带;如图所示。看到这个人,人们马上会意识到,他绝对不会被那些转瞬即逝的狂热情绪所左右。当他驾着蓝色的劳斯莱斯,缓缓从住处驶向俱乐部,和一位加拿大银行家共进一顿清淡的午餐时,他会满脑子疯狂想着要在一周之内完成某笔投机交易吗?应该不会。
约翰·邓普顿
邓普顿会风风火火地打电话,从股票经纪人那儿获取最新的八卦和消息,听他们讲流传于交易所的笑话吗?基本不会。股票经纪人会为他整理好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写成文本寄过来。他们从不打电话。整个周遭的环境都有助于邓普顿冷静地处理工作。
从金融的角度看,莱福德岛俱乐部就像漂浮于空中。俱乐部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整个基调更偏向英国式,而不是美国风格。在那儿,人们不会像明尼阿波利斯的经理一样,不自觉地就跳到了美国股市的思维方式;也不会像汉堡的经理那样,自动跳到欧洲股市的思维模式。在拿骚看投资圈,就如同坐在有透明底的船上看珊瑚礁:你悠然地漂浮而过,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但不会停泊在某个特定的地方。邓普顿远离世事,就可以静心思考,对他要投资的各个国家会带来什么样的风险和回报有更明智的判断。
住在莱福德岛的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优势是,邓普顿可以获得很多一手信息。纽约的基金经理势必会和其他经理与股票经纪人有很多接触和联系,这些人自己信息有限,且总是向人兜售股票。但是莱福德岛的住户很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功实业家或是金融家和他们的客户,也只有这些人才负担得起那儿的消费。他们都是到岛上休闲度假晒太阳的。在那么心旷神怡的氛围里,人们很容易交换意见,不像在办公室的会见,大家都要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