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投资者只是机械地照搬沃伦•巴菲特针对“买入并持有”的告诫。他们不加思考地套用这一策略,然后便守住几只股票紧紧不放。他们的策略实际应该被称作“买入即忘记”。
“买入即忘记”也不是没有好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投资者不必劳神去算计手里到底持有哪些股票。但问题是,从长期看,采用“买入即忘记”策略几乎不可能战胜大盘。实际上,要在几十年时间里实现12%-15%的年均每股内在价值增长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便有可能,这样的公司也寥寥无几。
因此,即便是在最乐观的情况下,投资者找到未来几十年最具增长潜力的股票,对于坚持“买入即忘记”的投资者,12%-15%的年均收益率也是他们可以期待的最上限。而在更为现实的环境下,也就是说,组合中的股票既有赔钱的,也有赚钱的,投资者可以期待的年均收益率不应超过10%。
那么,那些采用“买入并持有”战略的顶级投资者是如何将大盘远远地抛在身后的呢?在研究顶级投资者的操作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秘密,那就是他们运用买入并持有战略的方式各不相同。比如说,约翰•邓普顿的平均持有期为4年(Templeton, 2008 )。而沃伦•巴菲特对自己的私人组合(独立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的投资组合)采取了极为频繁的转手。另一方面,彼得•林奇则坚信,尽管他目前的组合转手率相对较高,但考虑到以前尚缺少经验,否则,其转手率还会更高(Train, 2000)。
顶级投资者(如谢尔比•戴维斯、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菲利普•费雪和约翰•奈夫)都凭借长期持有少数股票而实现了高收益,比如说,持有期长达若干年甚至是几十年。查理•芒格和沃伦•巴菲特甚至声称,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带来如此超凡业绩的功臣,几乎全部来自持有时间超长的15只股票。
显而易见,与“买入即忘记”策略相比,顶级投资者采取的“买入并持有”策略更为具体,更为细致,也更为巧妙。如果认真揣摩这些顶级投资者的建议,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沃伦•巴菲特所说的“最有利的持有期就是永远持有”,实际上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说,这些被持有的股票必须来自“拥有优秀管理者的优秀企业”。遗憾的是,大多数投资对象在管理和企业两个方面上都不够优秀。换句话说,“买入并持有”的确是一种强大的投资策略,但它只适用于真正出类拔萃的公司。
适合于买入并持有策略的优质投资对象包括快速成长型和真正卓越的稳健成长型股票。另一方面,周期股和转折股等某些股票类型则适合于短线交易。此外,买入并持有永远不能成为违背基本卖出规则的理由,譬如基本面恶化或估值非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