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独立的尽职调查是一个耗时费力的过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而且只能由具备相应能力和经验的人来执行。此外,保持独立性还需要排除各种干扰的勇气。很多投资者愿意接受专业人士的建议,对于财经媒体上听来的最新建议笃信不疑,甚至对从朋友、家人嘴里得来的道听途说也坚信不疑。
(1)依靠专业人士获得投资思路的缺陷
在投资领域,无论是从分析师、市场大腕还是经济学家那里,都很难发现真正有价值、无偏见的信息。无数研究显示,这些所谓专业机构的历史业绩都很差。股票分析师从来就不擅长预测未来收益,而市场大量的资产配置技能同样令人难以信服。真正听从投资资讯或宏观分析师经济预测而跑赢大盘的,其实只有极少数人。因此,这些投资通讯或是预测是靠不住的。这一点在图15中显露无疑,该图对1970年以来宏观经济分析师的1年期预测与1年期实际GDP增长率进行了比较。我们可以从图中看到,对于即将到来的衰退和强势增长,经济学家们似乎毫无感悟。
图15 分析师的预测与实际GDP走势
在专业机构如此不尽如人意的预测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首先,无论是预测宏观经济,还是预测公司的销售额及利润,都是非常困难的。此外,即便是对于拥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他们预测的准确性也只是比外行人略好一点点而已。实际上,在预测未来这个问题上,最有知识的人(往往也是最有智慧的人)甚至比普通人更不靠谱。这个结论可以由以下事实做出解释:自以为是的态度往往会让人们变得对常识性事务不再理智。聪明的人反而不愿意改变观点、承认错误。此外,过度自信往往会促使他们以过于复杂的模型去解决原本简单的事情。
导致专业人士预测不可靠的第二个原因在于,游离于投资世界中的很多信息,原本就是存在偏差和偏见的。例如,为公司拉业务赚大钱,是卖方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大佬们的分内之事。老板之所以为他们支付高薪,是为了让他们说服投资者将业务交给自己,为老板带来丰厚的佣金收入。因此,从他们嘴里讲出来的故事,更像是一场推销展示,而不是他们真实意图的表露。
更糟糕的是,即便是公正客观、有价值的专业投资建议,也会因执行落差而让投资者获利的机会微乎其微。采纳已被公开的投资思路,实际上就是在采纳已被市场充分吸收并在股价得到体现的信息。此外,执行落差在投资资讯等私募基金的服务中较为常见。对于这些投资资讯,最大的问题在于,时间差异或是缺少执行所有投资思路的资金,导致大多数订阅者无法按投资资讯设定的精准条件买卖股票。
最后一点,即便是追随成功投资者推荐的操作手法,也有可能招致严重的执行落差。尽管跟随投资大师的投资策略会让投资者改善回报的概率大增,但试图以盲目效仿取得与这些顶级投资者平起平坐的业绩,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首先,优秀的投资者会审慎研判,力求避免盲目跟随。因此,在专业投资者的操作公之于众之前,投资者通常要等上几周,甚至是几个月的时间。
其次,当顶级投资者的交易信息公开时,潜在的超额收益很快就会因众多跟风者的行动而消失。
第三,如果只效仿顶级投资者的个别操作手法,而不是整体性地跟随,最终形成的组合必然与这些顶级投资者相去甚远,表现在组合包含的股票数量、各种股票的权重以及个股的选择等方面。而这种差异还意味着,投资者组合的最终表现与顶级投资者的组合之间的相关性很弱。
(2)财经媒体的馊主意
财经媒体的工作绝不是在投资这样的复杂问题上提供有价值的新闻,他们的唯一目标就是创造更高的阅读量和更高的读者评价。为达到这个目的,报刊、财经出版物和电视等媒体更喜欢那些爱出风头、口无遮拦的所谓投资专业人士,因为即便没有什么素材,这些人也能创造出轰动性新闻。此外,媒体更关心短期效应(因为大多数读者和收看者看重的恰恰是短期效应),而且很少能从长期视角出发,为投资者提供真正能有价值的新闻。
此外,财经媒体最关心的是赚钱(因为大多数收看者和读者也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如何省钱。因此,它们很少会提出保守的防范性建议,即便是市场最需要投资者收缩投资时,他们也会不遗余力地鼓动投资者迎难而上(比如,在巨大的投机性泡沫时期,或是在接近牛市结尾时)。
(3)出自朋友或家人的小道消息
朋友、家人或内部人的小道消息确实很有诱惑力,但这显然不是正常的致富之路。在第二章里,我们曾提到,明智的投资者绝不会听从家人、朋友、邻居或熟人的小道消息。很多伟大的投资家都承认,在职业生涯早期,他们都曾痴迷于小道消息的诱惑,但事实总会毫无例外地告诉他们,小道消息不足为信。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老实说,在投资这个异常复杂的问题上,一个深思熟虑的投资者对熟人朋友还能有什么指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