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西方学术界对资本市场运动规律研究的情况看,尽管有关的著述不少,学说繁多,但其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多的是市场有效性理论(EficientMarket Hypothesis, EMH)。按照经典理论,有效市场(又称为“效率市场"),是指投资者都力图使用可以获得的所有信息谋取高额的报酬,而市场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的反应迅速而准确,价格能够完全反映全部市场信息,竞争能促使价格迅速从一个均衡水平过渡到另一个均衡水平。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是其他金融投资及市场理论的基石,许多现代金融投资理论,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APT(套利定价理论)都是建立在EMH基础上的。
有效市场理论,实际上是将个体的决策过程看成“黑箱”,经济学家把决策过程抽象为理性的个体追求主观与其效用的最大化。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投资者的信念和主观概率是无偏的,他们追求均值方差的有效性。认知偏差不会对经济产生影响。所以,有效市场理论体现了竞争均衡的思想,实际上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金融市场的延伸。
有效市场理论的结论是,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则不可能获得超额的报酬。并且,如果市场内信息是高度流动的和公开的,则没有人能够确保早于他人得到信息,则价格的确能迅速和充分反映信息的变动,因此,价格是随机变动的,是没有可预知的过程,没有趋势和没有规律可以依据的。
如果承认有效市场理论对当今股市有效的话,既然市场价格代表了正确的价值,价值分析就不需要了。然而,在市场有效性理论不断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同时,也不断碰到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和问题。首先,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指数的超长期趋势肯定是向上无疑,这样实际上是确定了一个基础,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们长期投资的收益率并不是以0为轴心上下波动的;其次,两种相同的表象下可能有完全不同的逻辑基础,例如,傻子会随地拉撒,醉酒的人也会随地拉撒,但不能证明后者就是傻子。这在数学原理上来讲,就是命题成立则逆否命题成立,而逆命题和否命题并不一定成立,显然用随机模型模拟股价的方式就是犯了逆命题和否命题也成立的推断错误。
举例如下:
1.规模效应问题
班茨(Banz)在研究中发现,如果按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大小将上市公司进行排队,那么不论是总收益还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都与公司规模大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情况为例。在该交易所中,规模最小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平均收益率要比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高出19.8个百分点,而且这一现象持续存在。对于这个问题,市场有效性理论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依据市场有效性理论的观点,证券市场是一个由理性投资者组成的,在资本转移迅速和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超额收入应该随着投资者竞相购买小公司的股票而迅速消失,不应该出现这种持续存在的现象。
2.周末效应问题
弗伦奇(French)等人发现,在纽约证券市场上,从周五到周一股票收益率一般低于一周中的其他日子。这又是市场有效性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因为,在有效市场的条件下,理智的投资者会充分利用各交易日收益率的差别,进行低买高卖的投机性交易。比如说,他们可以在周五下午实行短卖(ShortSale),然后在周一下午按预期的低价买进。这样一来,势必导致周五下午股票价格下跌,周一上午股票价格上涨,从而使周一的股票收益率升至适当的水平。所以,按照市场有效性理论的观点,各交易日的股票收益率不应出现如此悬殊的差距,这种差距更不会长期存在下去。
3.黑色星期一问题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突然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狂跌风潮。这场股市狂跌,不仅给西方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信奉和鼓吹市场有效性理论的西方学者当头一记闷棍。对于这场股市狂跌,一些西方学者既无法做出圆满的解释,更无力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因为,根据市场有效性理论的说法,西方的证券市场符合不完全强形式假设条件和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完全强形式假设条件。而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价格能够及时、迅速地反映信息的变化,投资者能够根据价格的变化及时、迅速地做出理智的反应.结果,价格趋向合理,市场趋于均衡,因此不会出现股市暴涨暴跌的问题,更不会产生市场运行危机。
4.股票回购
伊肯伯里等人(Ikenbery, Takonishok and Vermaelen,1995) 考察了1980-1990年期间宣布进行股票回购的公司,统计结果发现,股票价格会随着股票回购(Share Repurchase)的宣布而上涨,而且在随后的几年中,股票价格会连续维持同一方向的移动。米特切尔和斯坦福德(Mitchell and Safford,2001)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将样本区间扩大为1960~1993年,并且改进了估计技术。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公司的规模和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比以后,平均来讲,这些公司的股票在未来的四年中仍然有一个显著的异常收益率。可见,公司股票价格对公司宣布股票回购的事件反应严重不足。
5.长期反转(long-term reversals)现象
德.邦德和塞勒(De Bondt and Thaler,1985)比较了两组公司股票的收益率情况,一组由亏损最严重的公司股票组成,另一组由盈利最多的公司股票组成。他们从1933年开始算起,把前三年表现最好的公司和最差的公司分别编组,各自作为一个投资组合,然后,考察此后五年间投资于这两个组合所得到的收益情况,经验统计结果显示,投资于最差公司的股票组合的收益率要显著优于投资于最好公司的股票组合。
在西方学术界,对于资本市场运动规律的理论按认识论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规律可知论;另一种是市场规律不可知论。市场规律可知论的典型代表是传统的技术学派(亦叫图表学派)和基础学派。前者认为,历史是现实的基础。通过对前期市场运行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预测未来市场的走势。后者认为,价值是价格的根据,证券有其内在价值。在不同时期,证券价格可能低于或者高于其内在价值,但总的来看,证券价格会复归到内在价值的水平上。由于证券的内在价值可以通过估算预期红利和收益贴现值来获得,因此人们能够对证券价格的变动趋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长期以来,技术学派和基础学派的观点和方法在许多西方学者中间,特别是证券专业人员中间具有广泛的影响,获得普遍的认同。但是,随机行走理论(Random Walk)的提出,市场规律不可知论已对市场规律可知论的权威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953年,英国学者莫里斯肯德尔(Maurice Kendall)在对股市波动的统计分析中发现,股价变动没有任何模式可循,它就像一个醉汉走步一样,“昨天的价格与今天的价格无关,今天的价格与明天的价格无关,股市运动每天都是全新的内容”。1959年,美国学者哈里·罗伯茨(Harry V.Roberte)和奥斯伯恩(M.F.M.0sborme)在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奧斯伯恩发现,股市日常的波动就像物理实验中出现的布朗尼运动一样,遵循者一种随机行走的规律。此后,阿诺尔德●穆尔(Amold Moore)在对单个股票价格连续变动进行序列相关分析中发现,他随机抽取的29种股票价格的周度变化数据平均序列相关系数只有0.06,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以历史数据预测价格变化的无效性。
上述发现,不仅使从事金融证券理论研究的学者感到困惑,而且使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感到费解。因为,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资本市场应当是有序运行的理性市场,然而按随机行走理论推论,资本市场却又似乎成了无序运行的非理性市场。与之相联系,资本市场的无序运动自然无经济规律可循,任何试图通过分析和研究市场运动的历史和现实,预测市场未来变化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因而,市场行为人只能去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市场,而不能去改变市场。这样一来, 技术分析工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面对上述矛盾和问题,一些西方学者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新的解释,即随机价格波动体现的正是一个功能良好、 有效率的市场,而不是非理性的市场。他们的论据是:证券价格的变化取决于相关信息的变化。因为投资者对某种证券的需求取决于他对该证券的价格预期是看胀还是看跌。看涨时,就增加需求,看跌时,则减少需求,而证券价格预期又取决于投资者对所购买证券的了解,即信息的占有程度。这些信息包括:证券价格变动的历史数据、发行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股息增长率及其盈利机会,等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每个投资者都想占有更多的信息,都想在交易之前获得利好的消息,都想在获得消息之后尽快入市操作,竞争的结果必然使任何用于预测证券价格的信息即刻反映在现行价格上。只要一出现证券升值或者贬值的新消息,抢购或者抛售行为就会把市价拾到或压至一个适当水平。在这一水平上,投资者获得的只是正常收益率,即用以补偿风险投资和机会成本的收益率。所以,随机变化的市场和价格不仅不是市场非理性的证据,相反,正是众多理智而且聪明的投资者竞相开发有关信息,并对其做出理性反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