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沪港通推出以来,业务运作模式较为成熟有效,规则体系已被投资者广泛熟知。深港通方案设计坚持“与沪港通保持基本框架和模式不变”的原则,充分尊重市场习惯,保持制度连续性,吸取沪港通的成功经验,在交易结算方式、投资额度管理、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市场监察、自律管理等主要运作机制和制度安排上均参照沪港通,不改变市场主体业务和技术系统架构。但充分考虑深交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特点,深港通和沪港通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一、资金和账户体系
深港通、港股通账户体系不同,上交所指定交易,深交所转托管。分别对应两个不同的港股通权限,已开通沪市港股通权限的投资者,仍需按适当性要求开通深市港股通权限。两者账户股票不能交叉卖出,通过上交所港股通买入的港股不能通过深交所港股通卖出;通过深交所港股通买入的港股不能通过上交所港通通卖出。但两账户资金可以交叉使用,T日卖出沪市港股通,T+0可买入深市港股通(反之亦然);T日卖出港股通,T+2日可买入A股;T日卖出A股,T+0可买入港股通。
二、标的
三、市值标准
为防范中小市值股票跨境市场炒作和操纵风险,深港通对标的股票引入市值筛选标准,并明确了标的调整机制中的市值标准适用情形。对于市值标准适用情形:(1)市值调整仅适用于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为避免因市值波动频繁调整标的范围,给市场投资操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市值标准仅在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时执行;(2)市值标准的考察期、计算方法与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保持一致。深股通标的市值计算方法为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考察截止日前六个月的A股日均市值,港股通标的市值计算方法为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考察截止日前十二个月的港股平均月末市值;(3)A+H股不进行市值筛选。
四、额度
深港通不设总额度限制,但为防范资金每日大进大出的跨境流动风险,深港通设置了与沪港通相同的每日额度限制,深股通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南下资金),港股通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北上资金)。投资者可登录深港通子网查询额度使用情况,额度由深沪两家证券交易所分别控制,即均为105亿元人民币,互不影响、也不相互调剂。
五、汇率
港股通交易日闭市后,中国结算深圳、上海分公司分别根据港股通应交收金额与港股通换汇银行独立换汇。通过深港通和沪港通旗下的两个渠道进行的港股通交易,其换汇原则一致,均遵循净额换汇、全额分摊的换汇原则。虽然两者结算汇兑比率计算方法、参考汇率中间价都完全一致,但由于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交易量不同、两个渠道下的换汇汇率存在微小差异,按照买卖轧差摊分成本后,最后的结算汇率分摊至投资者可能存在较小差异。
六、新增的两项港股市场交易机制
自2016年7月25日起实施的《收盘集合竞价机制》,针对恒生综合大型股、中型股、AH股、及所有交易买卖的基金(后者港股通暂不试用)在现有收盘时间的基础上延长十分钟收盘集合竞价。2016年8月22日起实施的《市场波动调节机制》,当个别适用股票(恒生指数及恒生国企指数成份股)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时,市场波动调节机制将被触发,为市场提供五分钟冷静期。有助提醒市场个别股份的价格大幅变动,让参与者于短暂冷静期内重新评估其策略和持仓,并作出投资决策。此机制不会暂停交易,也并非用来限制个股每日的价格波幅。
沪股通减持意味着什么吗?据小编了解,如果是大股东和重要股东减持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公司缺钱用用减持来补漏洞,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公司的未来不看好的可能性。
第二:在牛市暴涨的情况下,重要股东减持,意味着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出现了泡沫。
第三:就是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以及公司高管减持,是纯粹的套现,按照人家的话来讲,创业这么多年了,拿点钱出来花很正常,这句话好像我记得是某个传媒公司的老总说的,这种类型的减持,只要公司是属于朝阳产业,那么即使有波动那也是短暂的,对于长期的走势影响不大。
所以从什么是沪股通和股东减持的原因来看,它们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大家在看到沪股通减持时,需要随时注意其减持情况,投资时波动会有,但不会影响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