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场于2005年引入基石投资者制度
什么是基石投资
基石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s),主要是一些一流的机构投资者、大型企业集团、以及知名富豪或其所属企业。基石投资者的引进实际是对公司基本面和发展前景的肯定,这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相应地,基石投资者需要承诺购买,且上市后锁定3到6个月。同时,基石投资者不能重复进行申购,特别关键的是基石投资者要在公司的招股书中披露,需要公开一些相关信息。
基石投资者是在上市公司上市前签好认购协议,并附带3-6个月限售期。
可以把基石投资者当做IPO公司的背书。为了可以以申购价大量新股,禁售一段时间,这是对公司估值水平、盈利能力,上市前景的肯定。
著名的基石投资者可以给新股发行加分。只限于知名的基石投资者,那些不知名的基石投资的背书并没有任何作用。
从基石投资者的情况,可以些许看出市场对新股的看法。比如说小米集团的基石投资者:
“从招股书上看,小米已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他们合计认购5.48亿美元(约42.74亿港元)股份。其中,中投认购1.92亿美元;中国移动、高通各认购1亿美元;国开行认购6600万美元;保利集团认购3200万美元;顺丰和招商局集团分别认购3000万美元和2800万美元。”
基石投资者中,除高通外,其余全是中资,这说明相比于国内投资人的看好,国外投资人抱有谨慎态度。
基石投资与港股投资风险
基石投资者的构成日趋单一。目前国有企业赴港IPO时,基石投资者基本以国有企业为主。2016年H股IPO引入的基石投资者中,80%以上为内地背景。以上述国有银行为例,引入的六家基石投资者全部为国有背景公司。这一现象在以往中资企业赴港上市时并未如此突出,如近年上市的某券商,引入的六家基石投资者全部为国际投资者。上述趋势也较明显反映了近年中资企业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赴港上市过程中的“基石投资”更多的只是兄弟企业间的互相帮忙和捧场。
目前看来,基石投资者在香港IPO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渐渐偏离了制度的初衷。随着基石投资比例的不断上升,兄弟企业“包场”的现象愈发严重,港股市场化发行机制一定程度被扭曲,发行价格也存在一定程度虚高。以国有金融机构IPO为例,按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国有企业股票发行的市净率一般不低于1倍。但目前港股银行业估值普遍在1倍市净率以下,因此只能找兄弟企业捧场托市。如某大型资管公司IPO时,同行业公司市净率为0.9倍,最终该公司只能引入了高达63.6%的基石投资者,将发行价格定在1倍市净率。
高比例的基石投资者和虚高发行价直接导致潜在抛压较大。一方面上市后投资者买入意愿不强,另一方面一旦破发,国资背景的基石投资者也难以卖出。直接结果就是股票流动性差。近三年新上市的公司中,引入基石投资者股票的日均换手率中值仅为0.24%,仅为未引入基石投资者股票的一半。半年内出现破发的比例竟高达83.3%,打新收益率中值仅为0.2%。而未引入基石投资者股票的破发率为58.7%,打新收益率中值为4.5%。上述资管公司上市后日均换手率中值仅为0.03%,上市后一个月内就出现了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上市半年后股价下跌11%。
高发行价、高破发率和流动性不足使得高比例基石投资新股吸引力较弱,而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新股发行高度依赖基石投资者,形成恶性循环。券商的核心竞争力本为识别优质项目并合理定价,如今能否介绍基石投资者成了最关键要素。为了满足客户在发行时间和发行价格方面的要求,券商只能引入大比例的基石投资者以完成IPO,扭曲了市场真实需求。由于中资投行拥有众多国企客户,已经在与国际投行的竞争中占据上风,香港市场也日趋从各方面变得更象中资市场。
但是,香港同胞并不这么认为。此前2015年,香港同胞经过充分审议后得出结论,但即便没有基石投资者制度,大型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捧场现象也难免发生。不能明确认为基石投资者导致股东基础狭窄或者导致流动性减少。
其实,基石投资角色的演化反映了市场投融资需求的错配,其根源或许在于香港自身主见不足,进而对创新企业吸引力下降。这个市场本应成为内地市场化不足的最大受益者,但遗憾的是却没有抓住内地经济转型升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