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
俗话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句话也可以用在股市中。做短线就是这样,当发现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很悬殊时,要时刻注意此时是否适合做短线。这里的力量对比就是指买方占优还是卖方占优。若买方占主导地位的话,这是短线参与的黄金时期;若卖方占主导地位的话,最好继续观望等待。
市场里有多头和空头之说,多头是指投资者对股市看好,预计股价看涨,于是趁低价时买进股票,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再卖出,以获取差额收益。一般来说,人们通常把股价保持长期上涨势头的股票市场称为多头市场。多头市场股价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一连串的大涨小跌。
空头是指投资者认为现时股价虽然较高,但对股市前景看淡,预计股价将会下跌,于是把股票及时卖出,待股价跌至某一价位时再买进,以获取差额收益。采用这种先卖出后买进,从中赚取差价的交易方式称为空头。
那么如何在市场中判断出是买方占上风,还是卖方占上风呢?
从宏观经济周期判断买卖强弱
从宏观经济周期大方向来看,什么时候市场有望成为买方市场呢?当然是在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稳健向上发展的时候。一般来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反映国民经济状况的一个窗口。股市的兴衰反过来也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快慢。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股市的发展,而不是相反。因此,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都会对股市的发展起到显著作用。对于这些作用,股票投资者和分析者必须做到了然于胸,不然就没办法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因此,分析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意义十分重大。
经济周期包括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一般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期,股票价格会逐渐下跌,到萧条时期,股价跌至最低点。经济开始复苏时,股价又会逐步上升。到繁荣时,则上涨至最高点。
这种变动的具体原因是,当经济开始衰退之后,企业产品滞销,利润相应减少,促使企业减少产量,导致股息、红利也随之不断减少。持股股东因股票收益不佳而纷纷抛售,致使股票价格下跌。当经济衰退达到经济萧条时,整个经济处于瘫痪状态,大量企业倒闭,股票持有者由于对经济形势极度悲观而纷纷卖出手中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市场处于萧条和混乱之中。
经济周期经过最低谷之后,又会出现缓慢复苏的势头。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企业又开始给股东分发一些股息、红利,股东慢慢地觉得持股有利可图,于是纷纷购买,使股价缓慢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企业的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股息、红利相应增多,股票价格上涨至最高点。
2007年的经济繁荣催生了一轮大牛市,买进的投资者大多获利。进入到2008年,经济出现衰退,一轮大熊市又让大多数投资者苦不堪言。做短线应该选择在经济复苏或繁荣阶段多方占主导地位时下手,这样才能取得丰厚的投资收益。当然,这只是在大方向上的把握,实战中,还应在实盘中发现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关系,以便把握好短线的买卖时机。
不同的经济周期,市场主流热点板块会由于经济周期的触发点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转换规律。在1996年至1998年的上涨行情中,消费服务类中的家电行业辉煌一时,四川长虹(600839)股价上涨达到20倍。在1999年至2001年的两年牛市中,主流热点板块是网络科技类股票,清华同方(600100)等主流板块的股票同样涨幅巨大。2006年至2007年以来的主流板块则是资源、消费、金融、地产等行业,这些板块至今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13年以来,软件开发、国产手游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2014年下半年,金融创新则引发了一轮金融股的上涨热潮。
总的来看,根据经济循环周期来进行股票投资的策略选择是,衰退期的投资策略以保本为主,投资者在此阶段多采取持有现金(储蓄存款)或短期债券等形式,避免衰退期的投资损失。待经济复苏时,再适时进入股市。在经济繁荣期,大部分产业及公司经营状况改善,盈利增加时,即使是不懂股市分析,只会盲目跟进的散户,往往也能从股票投资中获益。
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投资者应该辩证地看待。在实际投资中,常常会出现指数上涨了一倍或者近千点,很多投资者账户中的资产增长却非常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的现象。在1996年至2008年这十几年的股市发展进程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并不是说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不起作用,而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推动力变化、行业变化、企业经营变化以及市场行为,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发生。比如,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防御性行业因为不具备很高的成长性而表现较差,一直持有这类股票就难以获取良好的收益。如果在较高点位买入此类股票,甚至还有可能亏损。
从投资理念来看,经济周期对股市的影响比较长久,但并不必然代表要长期持股。尤其是经历过大牛市的投资者总会产生错觉,似乎只要长期持股就会获得超额收益。事实上,相当一部分投资者10年前在上证指数还是1700点时买入的股票,至今都没有多少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