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手实战法则:股市中的马太效应
(保经.马太福音》有这么一则放事:一个富翁给他的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去做生意,一年后,该富翁召集这了个仆人,想知道他们把各自的银子是如何处置的。于是,三个仆人依次汇报各自手里的银子到底有多少:其中第一个仆人靠那一锭银子赚到了十锭银子,第二个仆人赚到了五锭银子,第三个仆人原封不动地将一锭银子捂了有一年。却一个子儿也没赚到。富翁当然满意于第一个仆人,而不满意于第三个仆人。但没想到的是,这位富翁却命令不敢用银子去钱生钱的第三个仆人,把他手中仅剩的一锭很子也拱手相让于第一个有胆有识的仆人。
根据这则故事,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科学家奠顿用“马太效应”总结概括了如下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那就是:“凡是有的,还要再加给他叫他多余;凡没有的,连他仅有的也要夺过来”。
股市中也有马太效应。相对于大盘,有时涨能涨过头:而有时跌却能跌过头。相对于投资者,赚到钱的投资者下一次更有留心,更有经验再去赚到钱:而亏了钱的投资者因上一次的失败而背上了包袱,失去了胆量而把握不住机遇,下一次投资更有可能仍然亏钱。
马太效应可以给我们投资者带来的启示之一就是:想要赚得更多、赚得更久,就得敢于投资、善于冒险。风险永远和利润如影随形,任何想不曾险而轻取利润的想法都是极幼稚、极错误的,因为任何时候利润与风险都是对等的:即利润越大,风险越大。要投资必得承担风险,所以敢不敢投资,敢不敢承受风险,也就是说有没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处在第一位的先决条件。所谓“胆识”,其中的“胆”也是放在“识”的前面的,就算有“识”却“无胆”,一切也都枉谈,也都白搭。再有就是善于冒险的“识"的问题了,“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识别甚至于控制住不同形式下的风险,方法就是靠学习、靠反思、靠经验教训的积累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律来,从而提高胜算的可能性。
马太效应可以给我们投资者带来的启示二就是: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去胃险,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态去炒股是出不了好成绩的,因为越怕失去的,反而就越容易会失去。《圣经·马太福音》故事中的第三个仆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原以为把主子给的一锭银子包好、捂紧是再妥当不过的方式,可是却失去了像另两个仆人那样以钱生钱、以钱赚钱的机会,不被主子剥夺那仅剩的一锭银子,幸许他仍会执迷不悟的,这也是他见识“马太效应”的学费和代价吧。其实,我们从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道理同祥适用于股市之中,那些指望靠存款利息来发家致富的“安稳人”是永远跟不上通胀引发货币贬值的脚步的,要想使个人及家庭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投身于资本市场,那是唯一不怕通胀的所在。
马太效应给我们投资者带来的启示三就是:不公平其实就是最大的公平。证券市场决不是如孔子日日“不患寡只患不均”的机会均等、人人有份的所在,博弈双方讲究的是谁有胆识、谁有睿智、谁有自制力,三者皆有者必定能胜出,三者缺这少那者时盈时亏,最终能打个平手,三者皆无者必定会完全失败;而三者皆无者所失败的正是三者皆有者所胜出的。光看结果的局外人可能觉得不太公平,但是看一看有胆识、有睿智、更有自制力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怎样研判、怎祥决断、怎样坚定执著的全过程,就会明白,;他们所获得的回报绝对是“物有所值”的,此“物”乃他们为正确投资所付出的汗水、泪水甚至是心血。
但愿我们都能凭着自己的果敢、机敏与才智而成为“马太效应”中越赚越多的强者,从而用实力证明我们能越炒越行、越妙越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