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谚说:只有成交量是不会骗人的。不过,很遗憾,成交量却也同样不会开口说话。它不会骗你,但也不会主动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站在市场角度来理解股票的涨跌,筹码密实,是股价上涨的基础;相反,筹码松动,是股价下跌的前提。而所谓筹码密实和松动,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成交量的变化观察到的。
规避市场风险方法有多种多样,但从看盘的角度来说,抓住成交量变化这个关键,就能够预先感受得到市场风险的存在。
我们来分析一些典型的“成交量提示市场风险”的案例。
(1)大跌之后的股票,能不能买,看下跌之前是否曾经放量。来看两个典型的例子,一是2001年夏天的银广夏,股价一度在30元左右进行过反复拉锯。此后出现暴跌,一路下泻到5元左右。5元的股票相对于30元来说,当然很便宜了,但即使5元买进去,两三年之内同样翻不了身。问题的关键在于30元盘整的时候,成交量一直很大。大跌之前,成交量很大,庄家很可能已经浑水摸鱼,出掉不少筹码。相反,大跌之前没有成交量,主力就没有办法出逃。比如,2011年的双汇发展,“3·15”的曝光,使股价从100元左右大幅下跌到55元,55元能不能买?这让很多人很纠结。分析一下这个股票,暴跌之前量异常之小,主力不存在出逃的可能。果然,5月份在55元企稳后,半年时间涨到了80元,55元进去的人,获利近50%。
两只股票都是突然暴跌的股票,前者暴跌之后一蹶不振,后者暴跌之后却起死回生,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复杂,但从看盘的角度来说,暴跌之前有没有放量,结果就天差地别。所以,对于暴跌的股票,能不能买,或者敢不敢买,让成交量开口帮助你就是一个好办法。
(2)底部起来成交量异常放大,这样的底部是否可靠。一般来讲,底部是没有成交量的。没有成交量,才能说明筹码密实;而筹码密实是走出持续上升行情的前提条件。但问题是,有些股票底部刚刚起来,成交量照样很大,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底部起来,刚刚脱离底部10%或者20%,在继续上涨过程中,换手率持续高达一成甚至两成,这时就要提高警惕了。买进去的主力,当然信心满满,因为他们对这只股票是有备而来的。所以,买盘踊跃。但抛出来的人会是谁呢?有两种情况:一是刚刚进场的主力自己在抛,这时抛盘自然就大;二是长期被套的老庄家,终于看到大接盘了,抓住救命稻草,拼命派发。所以,底部起来不久,成交量就一直很大,这不是好兆头。要么是新主力在出货,要么是老庄家在出货。一般散户投资者筹码是分散的,不可能形成集中抛售。无论是老主力出逃,还是新主力出逃,行情都将受到重挫。所以,底部起来的股票,脱离底部不远就一直放量,这种股票通常行情走不远。
2011年10月中体产业从6元左右启动,到8元的时候连续七个交易日换手超过20%,最高的时候,一天换手达到三成。这就属于底部起来,然后换手率奇高的情况。可以肯定地说,8元上面不是老庄家出货,就一定是新主力出货,否则散户是不可能让市场堆出这么大的量来的。老庄家是第一批主力,新庄家是第二批主力,有人会认为8元有第三批主力进去了,但这只是一种猜测,股票那么多,除非基本面有什么重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第一批和第二批主力都不知道的(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有什么理由可以相信,第三批主力一定要买这只股票呢?此后该股在9元遇阻,一路调整。
我们分析了比较典型的两种情况:一是放量之后的跳水,这种股票再便宜也不能买;二是行情初起,但成交量一直很大,这种股票即使要涨,也涨不高。
典型的情况显然还有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量很大,说明筹码松动,筹码松动,通常意味着风险。概括起来说,让成交量开口提示风险,就是对放量的情况要警惕。
而具体来讲,什么叫放量,什么叫不放量呢?什么样的换手率标准说明筹码是松动的?什么样的换手率水平又说明筹码是密实的呢?这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衡量。
一般来说,大盘股的日换手率是在0.5%~5%间波动的,中盘股的日换手率是在1%~10%之间波动的,小盘股的换手率是在2%~20%之间波动的。所以,在判断放量与否的时候,盘子大小很关键。同样是5%,对小盘股来说,成交量很小,但对大盘股来讲,这个换手就很高了。除了盘子大小之外,老股票和新股票的换手率也有很大差别。通常新股的换手率要比老股票高很多,一个股票上市一年之内,日换手10%是很正常的;但一个股票上市三年之后日换手超过10%,就算交易很活跃了。所以,所谓放量和不放量,是要根据盘子大小、新股和老股来做不同的判断的。
简单地说,放量说明筹码是松动的,而筹码松动提升了股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