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炒股日记:“千招会不如一招精”
将不在勇而在谋,舟不在多而在精。炒股的方法技巧也是这禅的。
散户手记
股民杜先生是广州人,虽然进入股市只有几年时间,但他的投资水平并不低。他炒股的时候只是紧紧地抓住量价关系以及K线图的变化,灵活运用,就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我刚刚进入股市的时候,对股市了解得很少既不懂什么投资理论,也不会什么技术分析,炒股的时倏只会看看价格和成交量。价格上涨、成交量放大就买进;价格停止上涨而成交量继续放大就卖出。那段时间,我时赚时赔,总体上盈亏相当。
一年后,我学习并掌握了K线投资理论,通过将K线结合形态组合成交量进行分析,使得投资成功率迅速提升起来,投资收益增长得也非常快。我十分高兴,决定再多学些投资理论来提高投资水平,争取在股市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第二年,我学习了很多著名的投资理论。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随着理论知识的不断增多,我的投资水平却不升反降,不仅投资收益大幡縮水,连对行情的研判都出现了混乱。从波浪理论分析似乎要上涨,从江恩理论分析似乎要下跌;看稳固基础理论要讲究投资,看空中楼阁理论要讲究投机;看反射性理论要学索罗斯,看股票价值理论要学巴菲特;看随机漫步理论要放弃图表,看相反理论要处处与专家的观点相反;看周期理论像要出现拐点,看黄金分割理论似乎已经到顶。反正互相矛盾的多,统一的少。
这么多的理论不仅没能帮助我蠃利,反而使得我常常犯糊涂。就像开钟表店的人一样,钟表多了反而不知道准确时间了。
第三年,在损失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之后,痛定思痛,我终于放弃了其他理论,重新专门研究价格和成交量以及表现价格变化的K线投资技巧,并且将数百种K线形态浓缩成十几种典型K线。此后,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我只注意看价格、成交量和K线提示信号进行操作,没过多久,我就又找回了赚钱的感觉。
分析点评
为什么杜先生学的理论越多,反而效果越差呢?其实股市中所有的技术分析只来源于两种元素,那就是价格和成交量,几乎所有的技术分析方法、技巧指标等都是从这两个元素派生出来的。这两个元素就像是计算机里的“”和“0”,或者类似于太极中的两仪。其中价格可以分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和最低价,成交量和价格相乘可以得出成交额,然后在此基础上生成各种各样的指标、走势、形态等。投资者往往重视对各种技术的表象进行分析,却恰恰忽略了最基本的价量因素及价量关系,结果导致分析的效果甚微。
另一方面原因在于:杜先生学的理论越多,就越不可能完全地真正领会与精通。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精”投资者多学些投资理论,提高投资水平,本来是件好事,但需要有所专长,这样才能排除各种各样的干扰,用自己的强项作出最精确的判断。
深入体会
“尽量简单!”这句话是美国技术分析专家约翰·墨菲的《股价(期货)技术分析预测学》一书中在引言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里的所谓“尽量简单”就是掌握核心思想而运用之。如果能尽量使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原则简单,则一切就变得清晰了,对自己约投资行为约束也就变得有力了,不符合自已原则的事情也就容易抵制了。
其实,股票市场是一个随机与规律共存的市场,其规律性的一面是非常显而易见的,简单到你对它视而不见的地步,而它随机的一面表现是极为复杂的。我们恰恰就看到了这一面,而且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个完全规律的市场(忽视了它随机的一面),同样也一定存在一个不被大多数人掌握的交易方法,于是我们就一直在努力寻找这套方法,最终走进了死胡同。
对待这个本来极为复杂的市场,我们用复杂的交易思路只会越分析越橫涂。发现这个市场简单的一面、规律性的一面,然后以简单的技术手段去把握它,追随市场的主要趋势,不作任何主观上的猜测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想必大家都看过《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为什么在寻找奶酪的过程中,两个聪明的小矮人会输给两个头脑简单的小老鼠?原因是小矮人将本来筒单的问题想得复杂了,有些问题本来是非常筒单的,而由于自作聪明的缘故,陷入思想的泥潭无法自拔。而小老鼠由于头脑筒单,只进行简单的寻找,却最先找到了奶酪,唧唧先于哼哼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放弃了对失去奶酪原因的思索而踏上了新的寻找之路,最终也找到了奶醉。而哼哼依然在原地思索奶酪丢失的原因。
当然,作为参考,有些指标还是要用的,毕竟我们还没修炼到“无招胜有招”的境地,不过也不能太多,而是选择自已最熟悉,用起来最顺手,也最管用的一两个指标就完全可以了。
必得要点
简单不代表无效,复杂也不代表有效。
如果能尽量使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原则简单,则一切就变得清晰了,对自己的投资行为约束也就变得有力了,不符合自己原则的事情也就容易抵命在分析行情时,只需要你用自己最专长的理论研判市场,并不需要你用所有的理论研判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