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风炜:30年来有些陋习似乎从未改变
A股曾经有 “奥巴马上台、澳柯玛涨停,李天一被捕、天一科技涨停”的笑话。近两年,粘上一点概念就往死里锤,君不见2060年的研究报告都横空出世了,却不知这里面又会坑了多少人。一批喝酒吃药的大白马在连续下跌,而在一个季度前依然是所谓机构的抱团香饽饽。
本周看到两个新闻,感慨颇深,回顾30年来A股历程,发现有些陋习似乎从未改变。
一则是关于印花税的,今年前7月证券印花税1664亿元,已超过2019年全年,同比增长41.8%,该金额也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新高,前高是2015年的1652亿元。印花税是直接与交投相关的,今年A股行情不算太好,指数波澜不惊,不过题材热点,所谓的结构行情不断,其实就是资金炒作情绪不错,过去一个多月A股每天交投都在一万多亿元以上。
A股喜欢炒题材炒概念由来已久,曾经有“奥巴马上台、澳柯玛涨停,李天一被捕、天一科技涨停”的笑话。说个真事,2015年有个客户买了个带“园”的股票,之后连续涨停,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他女儿名字里有“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而近年公募基金大发展,原本是认为机构更理性,逐步引领市场进入长期价值化投资,但一看近两年市场,成交换手一点没变,所谓机构跑进跑出比散户还忙乎,只不过在买卖时还给你说点逻辑、加个研报,从碳交易到氢能源,粘上一点概念就往死里锤。君不见2060年的研究报告都横空出世了,却不知这里面又会坑了多少人。
30年来,A股从大户到庄家,从券商到公募,监管制度、市场容量不断提高,但似乎喜概念偏炒作之风变得越来越厉害,最后市场自我消耗的陋习从未改变。
本周第二则信息,则是中国电信A股上市,发行价4.53元/股,问题是,同一家公司的港股每股交易价才3港元不到,明显的溢价发行,为何还能在市场通过、机构超募?看了下中国电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大约就是4.5元附近,也许有了这个标杆,所以发行价不能太低吧。这样的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十几年前的中石油,发行前港股从每股几港元炒到20多元,之后我们16.8元/股发行,开盘48元/股一套至今,但好歹当时港股还给面子炒了一波,给了个A股打八折发行的理由,现在是直接溢价一倍,明摆着A股股东吃了大亏,这样的发行为何还能顺利通过,是机构太懂事,还是散户太傻呢?
30年来,A股融资奇葩数不胜数,打新方式也一变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要想尽方法让短期打新成为香饽饽,至于价格是否公道、股权比例是否有问题、募集过程是否合理,恐怕都要为融资让道,陋习难改,谁之过哉?
此时,上证指数接近3400点,这是2009年的高点吧,一批“喝酒吃药”的大白马在连续下跌,而这些企业在一个季度前依然是所谓机构的抱团香饽饽,看着他们股东里的那些所谓大佬们,不禁悲从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