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不温不火,除了部分创业板新上市的 “十八罗汉”比较吸引眼球外,整体市场围绕中报成绩单展开。对于创业板的“十八罗汉”,我们采取的基本方针是视若无睹,就像之前我们对于科创板的态度一样,有些投资者会认为这样的方式过于消极,但我却认为这正是价值投资的精髓,“能力圈原则”。
再过几年,A股注册制的全面实施将是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股上市,如果要面面俱到,对精力的消耗极大,并且很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我们用最简单的一些原则来提高效率。比如,对于新股上市个股三年内由于解禁和募投项目的不确定性,因此总体不关注;三年后,一些真正的优质企业必然会得到市场认可,逐步浮出水面,届时再关注。虽然我们丧失一些先机,但省下了足够精力来着重守住原有“篮子”里的“鸡蛋”。其实投资最怕的就是“守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同时,本周大量半年报集中出台,一些行业龙头企业中报显示了他们的韧性,在经历了罕见的疫情后,优质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体现,大部分企业好于预期,并快于经济复苏,这对市场无疑是利好。另外,大量中报披露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软件、公号、APP都通过数据整理、平台互动大大缩减了人工阅读的成本,并有效提升了效率。
最后,不同市场的资金虽然偏好不同,但总体范围大了,市场的机会明显增加,这也是我们说的注册制是加速机构化和价值化的进程,也是去散户化的过程,虽然残酷,但很现实。
以往市场选时高手跑赢指数,主要是好公司少,一旦下跌只有持币观望是最佳策略;而现在市场有近4000家企业,震荡调整时持币并非最佳策略,调整持仓结构更重要,我们看到无论公募、私募还是保险、证金,都各有偏好,但也都能在林子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鸟。真是百花齐放!
公募偏好消费与科技,只看赛道不看估值,虽然有失偏颇但机制决定也属无奈;私募更多自下而上,以成长性和绝对收益结合,各有不同,但头部私募都是价值高手中的高手;保险证金偏好低风险,大部分是地产金融,防守重于进攻,高分红是所求。既然市场中最重要的所谓主力都有自己的明显偏好与风格,那么作为个人投资者,更应该有所取舍。
对于A股这轮慢牛,我们始终保持信心和耐心,在指数逼近3400点的当下,赚钱并不太难,难在静心,只有先静心方能伺机而动。操作上,我们觉得中报后更有信心了,至于市场,慢牛下半场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