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乔布斯去世了以后,如果说还有什么万人空巷的盛事,就是巴菲特股东大会了。
这个老头儿,26岁财务自由,赚钱比犹太人都狠。一年狂赚1000亿,更可怕的是,他的赚钱能力每年都在线。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万人朝圣,就想听听“股神巴菲特”的金玉良言,致富之路。
巴菲特说的道理都很简单,但我想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
不吹不黑,我曾经实实在在通过巴菲特的话,赚到钱的,是以下三句:
第一句话:“滚雪球最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大佬们,比如罗振宇、李笑来都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做时间的朋友”。其实,巴菲特才真正是时间的朋友。
巴菲特在他十岁(没错,是十岁)的时候看到了一本影响他一生的书《赚1000美元的1000招》,说的就是“复利”这件事。
这本书是巴菲特成为全球富豪的起点。
它告诉巴菲特,如果可以挣到1000美元。然后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长10%;5年内,1000美元会变成1600多美元;10年内,会变成将近2600美元;25年内,将超过10800美元。
这种复利效应被巴菲特称为“滚雪球”。十岁的巴菲特深受启发,开启了他的“滚雪球”之路。
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已经20多岁参加工作。但我认为一点也不晚,于是每个月从收入里拿出1000元,开始买最基础的沪深300指数基金。铁打的定投,流水的工资。
从2010年开始至今,我的基金账户收益超过60%。中间涨太高就卖出一部分,定投却一直持续。
每月1000元的本金到8年后13万的总资产,6月份我将用这笔资金给父母买房首付,贡献一半的力量。
利益不管大小,时间不在早晚,而是水滴石穿,做时间的朋友。
第二句话:“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巴菲特对我更直接的影响,是来自他对市场情绪可怕的洞察力。
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这句话的价值,是投资港股两年后的今天:恒生指数已经为我赚了超过50%的收益。(注意,我买的是基金,而不是股票。)
我无法预期市场走势,也不懂复杂的技术分析。而且我也深信,在信息不充分的市场,普通人知道股票的好消息时,这个消息很可能已经被消化了。
那如何投资呢?巴菲特告诉我的笨办法是:只去寻找便宜、长期业绩好的洼地,做更长期的买卖。
2016年初,我开始投资港股恒生指数基金的时候,港股正经历它2012年以来的最低谷。所有人都在观望,揣测会不会再来一次股灾。
但我看到了两点:第一,恒生指数创了历史新低的价格,第二,港股市场大公司长期稳定分红,所以我立刻买入——“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即使两年中遇到下跌,我也没有动摇,反而是继续加大买入。
到了去年下半年时,所有人都在讨论港股的便宜,分析师在喊指数要冲4万点的时候,我却在默默地分批卖出:这个洼地快要被填平了。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记得离开。
第三句话:“不熟不做,不懂不买”。
巴菲特一生最成功的投资,就是买了可口可乐股票赚了120亿美元,“股神巴菲特”的名号由此而来。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巴菲特赚了多少,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能赚这么多。
就算是股神巴菲特,他也仅仅只投资自己真正懂的东西。对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就是“能力圈大小”,有很清楚的认知。
“可口可乐占了我的四分之一。”“我每天喝至少5罐可乐。”这是巴菲特说的,原话。
真的,巴菲特从小就爱喝可乐,狂喝。他还发现大家都爱喝可乐,于是做起了卖可乐的生意。可以说,没人比他更懂可乐了。
在我的观察中,我发现不少人亏钱,是因为对市场没有敬畏心。
反而是一些真的投资大佬,会很谦卑和敬畏。他们不会说自己什么都懂,只会摆摆手说自己“运气好”。
能力圈的大小不是关键,关键是了解它的边界。
在今天这个社会,这个原理看似简单,其实做到的人不多。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只有一个,而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
我一度觉得自己炒股的眼光可以,后来这种自信栽在了一只陌生股票上。
朋友给我推荐了一只医疗股,这是我完全不了解的行业,我甚至不知道它是卖珍珠粉的,然而仍旧被所谓的“内部消息”给蒙住了。那次操作,我亏掉了本金的1/3。
从那之后,我只关注股票公司本身,不懂的公司消息再好也不会买入,即使错过也不会后悔。
大部分人都想说自己“行”,但什么时候你能对自己说一句“我不行”了,就是成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