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只做熟悉的生意
巴菲特被称为“奥马哈圣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居住在奥马哈,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早期客户大多来自奥马哈,而他的成功投资案例也有不少来自奥马哈。在奥马哈这个熟悉的地方投资,使巴菲特回避了很多不必要的风险。等到自己的知识和阅历逐渐积累起来以后,巴非特才逐渐把投资范围扩大到内布拉斯加州、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
巴菲特说:“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这个标准排除了90%的公司。”“只投资于你熟悉、你了解的公司,反而会赚得更多。胡乱投资那些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公司,往往只会亏得更多。
在这个方面,以体育项口来比喻投资十分贴切。股票投资不像跳水比赛——分析方法的难度越大得分未必就越高。股票投资更像是足球比赛一我们可以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将球踢进对方球门。无论头顶脚踢,只要进球就可以得分。投资者通过辛苦地分析一家复杂公司所获得的回报,与轻松地投资一家自己熟恐的公司所获得的回报没有什么区别。股票市场绝对不会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投资难度降低,而对我们的收益打个折扣。
历史上巴菲特所投资的股票,无一例外都是他所熟悉的。其中最典型是可口可乐和华盛顿邮报。巴菲特对这两家公司的熟悉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
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软饮料生产和经销商。1886年可口可乐开始在美国销售,现在覆盖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巴菲特从6岁时就开始做可口可乐的生意,他开始喜欢喝可口可乐的时间则更早。当他6岁时,发现邻居们都喜欢喝可口可乐。于是他就从他爷爷的杂货店买来可口可乐,价格是25美分6瓶,然后卖给邻居们,价格是每瓶5美分。1988年,巴菲特开始购买可口可乐股票。在此期间,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简单的业务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巴菲特对华盛顿邮报的熟悉程度一点也不次于可口可乐。因为家庭关系,巴菲特从小就对报纸行业耳濡目染。他的祖父曾在内布拉斯加拥有一家报社并自任编辑。他的祖母在家庭印刷厂负责制版。他的父亲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读书时,也担任过报社的编辑。而巴菲特自己曾经担任过一家报纸的分销管理员。为了加深对报纸行业的了解,1969年,巴菲特先是购买了一家地域性的报社——奥马哈太阳报社。经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后,巴菲特在1973年开始购买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
对于分析高科技行业,巴菲特坦言自己并不在行。在1998年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大会上,巴非特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投资高科技公司。当时所有投资者都在狂热地追捧高科技股票。但巴菲特的回答却是“自己没有那个意向”。
这也许很不幸,但我的答案的确是“不”。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但我不会买英特尔或微软的股票。因为,当我看到英特尔和微软时,我不知道10年后这两家公司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未来高科技行业的发展前景,但不会成为最熟悉这类公司的专家,第100位、第1000位、第10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也许很多人在分析高科技公司时很在行,但我不行。
巴菲特这样说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不看好高科技行业的发展前景,而是因为他对这个行业并不熟悉。如果巴菲特对高科技行业的熟悉程度像对可冂可乐一样,相信他购买英特尔或微软的股票也会取得同样的成功。但问题的关键是,巴菲特不知道该如何用分析可口可乐的方法来分析微软。这就像是比尔·盖茨不知道怎样用经营微软的方法来经营可口可乐一样。巴菲特曾说:“我确信比尔·盖茨也在应用同样的原理。他理解科技公司的方式与我理解可口可乐公司与吉列公司的方式是一样的。我相信他也会在投资中寻找一个安全边际。所以我们的原理对于任何高科技公司都是有效的,只不过我不是能够把原理应用到这些高科技公司的人而巴。如果我们在自己的优势圈里找不到能够做好的事,我们将会选择等待,而不是扩大我们的优势图。”
对于不熟悉高科技行业一事,巴菲特并没有感到任何沮丧。事实上,巴菲特熟悉的行业仅仅是有限的几个,对于市场上的多数行业,他并不比普通投资者更了解。巴菲特的成功之处在于,他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已的能力范围,并且将所有操作都集中在这个能力范围内。
因为巴菲特只选择在自己了解范围内的公司,所以他对自已投资过的公司一直有深刻的了解。他建议投资者:“仅在你的竞争优势圈内选股。你的成功并不取决于这个竞争优势圈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形成优势圈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