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巴菲特,我知道这是一个写烂了的题材,但这次我还是想从不同的角度,对股神做一个另类的解析。说巴菲特不是股神主要基于两点,第一,巴菲特其实不炒股。第二,从股票的角度来说他的成就,有一些舍本逐末。
在绝大部分人眼中,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标杆,是大名鼎鼎的股神,更是财富的象征。要是搁咱们这儿,得叫活财神。
他的拿手活不是凭空变钱,而是让钱生钱。他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投资秘诀是,买入并长期持有。还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
一只股票,如果你不准备持有十年,那一刻也不要拥有它。
随着A股市场2017年价值股大热,坊间此前也出现了个劲爆的话题,“坐牢十年,哪些股票你敢持有?”。同巴菲特的论调几乎一致。
价值投资
经过时间考验,才会展现价值;历经岁月洗礼,方能铸就经典。
巴菲特数十年的投资生涯,本就证明了价值投资的可靠性,而格雷厄姆一众成果丰硕的徒子徒孙,更是有力佐证了这一模式的价值。
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巴菲特的投资成果被无数人敬仰并反复研究,总结出诸多规律。但不管是整理成条放肘边应急,还是将每一条细则嚼碎吃透,我觉得对咱们的投资补益都非常有限。
按图索骥固不足取,但死磕经验,也不一定能尽全功,因为时代在变化,经验也有其局限性。
华尔街风雨两百年,A股市场不到30载。如果照搬过去就能成功,那么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翻阅华尔街的历史,把牛股名字译成中文,去找最像那只。而不是去剖析大佬成功的原因。
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剧情,但推动情节发展的,注定是人性和利益,以及事物的本质。
巴菲特和滚雪球
要说巴菲特,有一本书绕不过——《滚雪球》,巴菲特的传记。
书名的寓意是,你找到一个堆积了厚厚积雪的坡,如果坡足够长、足够湿,等雪球开始滚动,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投资带动的资产增值也是如此。这也象征了巴菲特从小镇青年到世界巨富的一生。
对投资而言,最重要的是,是找到那个雪坡,以及坚持不懈地推动雪球。
巴菲特, 他出身在美国,从人类的出身来讲,这个概率只有2%,用它原话是中了卵巢彩票。他从小就对股市感兴趣,是得益于家庭因素,更是撞了大运。后续先后认识格雷厄姆和芒格,帮助他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更是侥幸中的侥幸。到了正确的地方,做了正确的事,或许这就是巴菲特对雪坡最完美的注解。
他对股票的喜欢,以及对赚钱的野心,则是他一直推动雪球滚动的动力。
两者缺一不可。
因为对股市有野心的人很多,知道价值投资的人连格雷厄姆讲桌下都有一群,可巴菲特只有一个,他是把雪球滚得最好的人。
滚雪球难道只是一个动作?
巴菲特最开始买股票,决策来源于他爸的话,后来还听过各种小道消息,但都没什么成就。
后来在格雷厄姆手下做事,学习并延续了格雷厄姆的思路。
找市场上的便宜股票,也就是用当前价格买入,能确保以另一种方式,用更高价卖出的品种。
这个兑现方式或许是让公司分红,或许是等公司破产分钱,或者是直接把公司拆散了卖,快速变现。而不管是分红,还是破产分钱,或者公司拆散卖,所得收入,都能远远大于买入成本。这个差价,就是他们的盈利。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差价,就是格雷厄姆所谓的安全边际。
当市场萧条时,这种套路虽然不是百发百中,但也屡试不爽。不过,看到这个是不是有点眼熟啊。是不是特别像做生意,因为做生意就是用成本价购入商品,然后用加上利润和各种费用的价格卖出去。通过这个过程,获取利润。
做生意的关键,是要判断这个东西有赚头,也就是低价买入后,能高价卖出去。
后来,格雷厄姆感觉自己的雪球已经滚得差不多,便乐呵呵过日子去了。巴菲特一个人开始单干,但这时候还是用这种套路。
直到后来,巴菲特遇到芒格。
这时候的巴菲特,开启了持有公司模式,赚钱不再是买入便宜货,然后用更高的价格卖出,而是持有公司,让公司给他赚钱。主要操作手法也变成了并购、股权投资、进入董事会、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改善公司经营模式...
赚的钱,来源于公司盈利,那句最经典的话就出来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股票只是媒介
在两种赚钱模式中,我们都能看出,巴菲特不会炒概念、不会追风口、不会…这一点和我们现在做A股的很多人,是不一样的。
第一种模式,是在一点点地买入公司,然后合适的价位卖出,瞄准的是公司。和做贸易是一样的套路。翻阅《穆迪手册》和《标普手册》是他主要的工作,是他滚雪球的姿势。
股票,只是提供了一个,把公司一点点买入的方法而已。
第二种模式,是彻底买入一家公司,让公司为他挣钱。
此时,巴菲特决定股票买入与否,看的不是K线图,不是历史数据,不是各种指标,而是公司经营的财务报表。此时的股票对他而言,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意义,毕竟,并购的主体是公司。
做事情,功夫在诗外。做股票投资,核心也不在股票上。
巴菲特像是一个商人,决定股票买卖只有一个依据,这笔生意能不能挣钱。
股价的波动,全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