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里,我想通过5家公司的实践经历,逐一剖析经济护城河的全部真谛。我们毕竟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本书倡导的理念运用于现实生活。你也许在财经杂志上读过有关他们的文章,或是在基金经理和同事那里听过他们的故事,抑或你觉得有趣而自己去作了一番研究。考虑到这些可能性,我在为本章挑选5家公司作分析时,尽可能地保持客观现实――随便挑几本最新出版的《财富》和《巴伦周刊》,从中选出5家最受媒体称道的公司。
表11.1所显示的,是我在确定这些公司是否拥有护城河时所采用的3个步骤。步骤1是“看看你有多少钱”一公司是否能始终创造出令人羡幕的资本回报率?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在尽可能长的期限内看待资本回报率,因为一两年的表现不佳并不能否认企业护城河的存在(可以在“Morningstar.com”上免费查询公司10年内的财务数据)。
如果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而且未来又不太可能出现良性变化,那么,我们就可以判定:这家公司没有护城河。企业的竞争优势毕竟要体现于数字,一个始终无法展示超强经济回报能力的企业,显然不是我们寄予厚望的投资对象。当然,低资本回报率的企业有朝一日也许能翻身,但这样的乐观思想还需要一个前提:企业的基本业务明显好转。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找到一个在结构上出现好转的企业,可以让我们大赚一笔,但这样的企业绝对是例外,而不是规律。
表11.1识别护城河的步骤
因此,没有坚实的资本回报率,就相当于没有护城河。但如果一个公司展示出良好的资本回报率,我们的工作就变得复杂了。整个过程的第二步,就是确定竞争优势:也就是说,探寻一个企业何,以能长久地置竞争对手于城池之外,创造出超乎寻常的资本回报率。即便一个企业曾经拥有诱人的资本回报率,但只要我们无从验证这种回报率是否能长久维持,护城河的存在性依然是值得怀疑的。如果我们不考虑企业的高回报率能否延续,无异于盯着后视镜开车――不出事的概率微乎其微。
以零售商和餐饮连锁店为例:由于客户的转换成本非常低,因此,这些行业的护城河就依赖于规模效应、知名品牌或是其他防御敌人进攻的优势。如果什么优势也没有,再高的资本回报率都只是;昙花一现。在经历最初几年的繁荣之后,红极一时的零售和餐饮企业便销声匿迹,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步骤2需要我们动用全部竞争分析工具。企业是否拥有知名品牌?是否有专利权?客户是否不易于转换到竞争对手的产品?是否能始终维持低成本?是否受益于网络效应?是否会受到技术变革或行业变迁的影响?这些是我们前面章节提到的问题。
现在,假设我们已经找到一些竞争优势的依据,那么,步骤3就是确定这种优势是否具有持续性。尽管某些护城河实实在在,但,却易于搭桥通过,而有些护城河则非常之宽,以至于我们可以信心百倍地预测:高水平的资本回报率还将延续多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刨根问底。在晨星,我们把所有公司只划分为3大类:宽护城河的公司、窄护城河和没有护城河的公司。在下面的例证中,我也采用了这种方式。
好吧,我们还是用实践来验证这些理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