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扩股之后,原股东股权比例会有什么变化?
股权稀释在创业融资中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稀释太快或者太多,导致自己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倘若,不愿意稀释或者稀释的太少,那么意味着引入的投资不足,或者得不到投资人的信任,怎样才合适呢?
作为创业者,关于股权稀释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融资≠股权转让
融资通常是企业融资,企业引入资金做大公司的盘子,投资人取得公司股权,成为公司的新股东(法律上上称为“增资入股”)。
1、融资稀释股权
投资人增资入股,将会同比减少所有股东原有的股权比例,这就是股权稀释。
例如:
天使轮融资100万,让出公司10%的股权,那么原股东的股权都要等比稀释为100%-10%=90%;
如果公司有二位创始股东,分别持有70%和30的股权,融资后就变成了63%和27%,剩余10%是投资人获得的股权。
2、那么公司的注册资本股票融资后怎么计算?
假设:
公司原来的注册资本为20万(创始股东甲占14万、乙占6万)
通过公司融资后注册资本构成推算:R=14万+6万+R*10%
即:融资后公司的注册资本R=222,222;分给投资人的注册资本份额为:222,222;原股东注册资本不变。
这只是比较简单的股权结构例子,若公司股东结构比较复杂,计算起来就会更加难些。股票投资者是向公司增加投资。这个过程中原来投资者的股权占比会降低(也就是“稀释”),但所持有的股份数并无变化。
举个例子:
公司原来共10000股,新一轮投资确定占20%的股份。当新投资进来的时候,增加总股份数为12500股。这样,原股东仍然持有10000股,新投资者持有2500股。这个过程是公司通过发行股份换取新投资的过程,所以新进来的投资归属于公司。
再举个例子:新投资者向原有投资者购买股份。
比如,公司原来共10000股,有两个投资者A和B,其中,A持有6000股,B持有4000股。新投资者C与B商量,购买2000股股份。这样购买之后,公司总股份仍为10000股,投资者变为3人,其中A持有6000股,B持有2000股,C持有2000股,C占股20%。这个过程是B将自己的股份转让给了新投资者,所以,C所支付的价款归属于B,而不是公司。
3.增资扩股融资会给企业带来优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增资扩股的资金属于企业自有的资本,不需要还本付息;即使分配红利,也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状况来决定,所以基本上没有什么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这种增资扩股的“资金”既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实物,还可以是场地使用权,无形资产和专利权作价。尤其是非现金出资,往往会比单纯的筹集现金更能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后劲影响更大。
4.从缺点上来看,同样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资金成本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增资扩股融资容易分散股权,甚至会因此丧失股票控股权。当然,这种状况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你可以根据是否需要掌握控股权来倒推是否需要增资扩股。如果既想融资又不想失去控股权,完全可以采用其他融资渠道,如银行信誉,放行债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