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交易就是股价运行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预测性判断,在股市还没有到底之前就开始逢低买入,在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就逢高抛空,其交易方向和股价运动方向相反。这种交易方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巴菲特,是一种长远交易及策略,适用于相当大的资金运作.不看重短期利益,更注重品种的成长性和未来想象空间,是被公认的投资方法中最有代表性的。
右侧交易,通俗地讲就是“追涨杀跌”,操作方向和股价运动方向相同,讲究顺势而为,既不预测未来,也不进行逆势操作,而是等到股市彻底见到底部之后才开始买入,见到顶部之后才考虑卖出。这种模式是趋势投资者最喜欢采用的模式,代表人物江恩。
像巴菲特等大师使用左侧交易来投资并获得极大成功,于是左侧交易得到很大的推崇。但是巴菲特的成功是有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并不是我们这些散户所能拥有:
1.巴菲特对企业的了解以及对经济发展的理解能力都不是我们所能具备的。左侧交易逻辑下的价值投资思想并非静态的估值,而是动态的思考。我们一般人投资的时候主要参考市盈率,但市盈率这指标其实很不靠谱,高成长的时候,股价越涨,市盈率越低,企业加速下滑的时候,股价越跌,市盈率有可能反而越高,因此,决定股市是否有足够吸引力的因素是未来。就像现在的市场。
沪深300指数2009年动态市盈率在20倍以内,但是2010年的动态市盈率呢?我们发现,机构所有的预测都是正向偏差,也就是说都偏乐观,但2010年的业绩到底是多少,或许只有上市公司本身知道,也或许,连上市公司自己也不知道。这是预测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具备的话,就根本不适用于左侧交易。当然巴菲特也不是什么都清楚的,所以他很明智地将自己的投资范围控制在他自己能理解的并且确定性很高的范围内,并且留给自己很大的安全边际,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牢记的。
2、巴菲特多数的交易都不是在股市上的场内交易,而是场外成批的收购。他等的不是股价的低点,而是等好企业出现困难叫救命的时侯,以白衣骑士的角色救企业于水深火热中,即做了好事又获了厚利。
3、巴菲特的资金量巨大,当他介入的时候,实际上吸收了很多筹码,消化了股价下跌的压力,为日后的上涨奠定了基础。如果他不是左侧交易,而是右侧交易,他买入时就会将股价迅速推高,卖出时就会将股价砸低,实际上是无法买也无法卖了。
4、巴菲特的介入除了直接购买股票之外,其实经常使用的还是可转债,这使他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优越地位。而且,我们从他入股花旗银行等公司的操作可知,这些可转债的利率还不低,高达9%,这对巴菲特来说,除非企业倒闭,否则他就是稳赚不赔。
5、巴菲特投资使用的除了旗下企业的盈利就是保险公司的浮存金,而且他的公司还不分红!这使他既没有还贷的压力,也没有一般基金公司业绩下滑时的赎回压力,能够忍受浮亏,也能进行长期的投资。
就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巴菲特能走通的左侧交易,对我们这些小散就未必适合,他很难采用的右侧交易,对我们来说反而是适合的。
1、小散资金少,进出不影响股价运行趋势,根本没必要提前介入。反而是采用右侧交易法,买卖的价位和左侧交易法可能差不多,但不必漫长地等待,交易上更有效率,资金调度上也更灵活。
2、我们对信息的了解不但是滞后的,片面的,而且可能是不准确的,即使是国家公布的宏观数据也可能有一定水分。而掌握大资金的人在信息和分析能力上应该比我们更胜一筹。而大资金的进出在股价走势上必有反应,等股价底部特征出现才买,价位可能会高一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我们所掌握的基本面信息和股价走势的互相验证来降低风险,增加选股的成功率也是有价值的。
3、股价的低点和高点都是无法预测的,也不应该将它作为追求的目标。有人说最好也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买入用右侧交易法,而卖出用左侧交易法,就是说只吃鱼身最肥的一段,但是股价的涨跌很可能都会超预期,涨到什么地方卖这个点很难控制,所以觉得涨够了就可以卖,但一旦出现顶部信号就必须卖,具体就看个人对市场的判断以及选择了。
4、巴菲特选股的方法使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我们不能深入企业去了解,但可以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受,和行业的工作人员交流等等方法来获得信息,也可以用长期跟踪某几只股票的方式来熟悉股票和企业,最终获得不亚于大资金的敏感性。
左侧交易留给巴菲特吧,我们的操作就用右侧交易!
左侧交易与右侧交易
继续先来说说市场,如同昨天所说的,今天高开高走,那么你有没有将仓位降下来呢?当你只持有3-4成仓位的时候,就处于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了,接下来就可以继续持有,慢慢的等待反弹露出颓势之后再决定何去何从。如果更加稳妥的话,可以入手一些50期权做空套保,目前4月品种2900开始溢价就处于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了。
继续我们的仓位管理系列,这是第二讲,也就是对单一品种的仓位管理。其实单一品种仓位管理是一种简化了的仓位管理方法,因为几乎没有人真的在一段时间就全仓交易一个品种的。但是正如同科学实验往往是假设其他变量都不动来观察一个变量一样,我们研究仓位管理的第一步其实正是从研究简单的单一品种的仓位控制开始的。
先要重申的还是一点,如果确定盈利的话,那么根本不需要仓位管理,直接满仓干肯定是收益最高的,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办法确定盈利,所以才需要仓位管理这个工具。
从个股的层面来说,几乎可以将任何交易分成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两种类型,也就是买跌还是买涨的问题。当然了,这个更多的是取决于交易方法,而不是取决于仓位管理。但是只有在确定了你的交易类型之后,仓位管理才有了实际的意义。因为左侧交易者加仓的位置往往就是右侧交易者止损的位置,这也正是为什么谈到仓位、谈到止损会众说纷纭,最后无疾而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讨论的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具体的一个个来分析。
右侧交易
为什么先从右侧开始而不从左侧开始,其实是因为右侧交易比较容易讲,仓位管理牵扯到的变量不多,容易控制。这个类型的交易者更多的是技术分分析交易者以及趋势交易者,对于他们来说,入场的目标就是预目标有品种将会上涨,最好就是买在起涨点,他们或许会允许目标品种有一定幅度的下跌,但是下跌加仓肯定不属于右侧交易者,买股票买成股东正是对这个类型交易者失去仓位控制的最好嘲讽。
对于这个类型交易者而言,相关的仓位控制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在入场的时候就在允许的最大亏损金额的前提下一次性投入你允许的资产。假设你允许的最大亏损是总金额的1%,预期入场价是10元,预期止损价是9元,那么到底入场多少就成为了一道谁都会的数学题,不存在任何难度。在这期间你只需要确定两个变量,投入的总资金以及对于单次交易你能够承受多大的亏损(一般建议在3%-7%之间)。只要这两个变量定下来了,每一次交易你允许入场的金额其实也就被定下来了,不再会有举棋不定、患得患失的问题了。
相对于这种方法,另一种仓位控制的方法就是,初始入场一部分仓位,在下跌的时候止损离场,在上涨之后再持续追加资金入场,同时提升自己的止损位置,在上涨中追加完自己的所有资金,也就是传说中的越涨越买。一般而言,初始入场控制在总资金的20%左右,然后将其他资金均分后根据交易分3-4次入场交易。一般而言从买入位置到止损位置的间隔与每一次加仓的间隔差距接近,在差不多的区间内寻找关键的点位作为买卖时入场的依据。
与上一种方式相比,这种方式的好处一般有以下几个:
1. 亏损小而获利大。由于初始仓位投入较小,所以即使是连续的亏损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是如果有一次成功的获利相对于之前的亏损就会得到类似于全垒打的效果。
2. 平滑资金曲线。这种操作方法在资金曲线上往往体现为若干次的微小平台整理之后,一根向上的斜线拉起到下一个平台。说起来每一次亏损都在可以接受的范畴之内,但是每一次盈利都会使得总资金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3. 确保本金安全。只有初始入场直接跌破止损才会带来亏损,而一旦加仓之后由于止损位置的上升,使得最糟的情况也就是将利润还给市场,而不会伤及本金。
当然了,所有的好处都不是无缘无关的,伴随着上面的这些好处的自然是这个方法与生俱来的缺点:
1. 同样的涨幅,获得的利润远远不如上一种方式。这个也是一想就能明白的,就不多说了。
2. 不是所有的交易方法都适合采用这个方法。相对于上一种仓位控制几乎适配所有的交易,这种交易方法一般而言只适合趋势交易者。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不论是采用上述哪一种仓位管理方法,最重要的都是一以贯之的遵守,不论是单次投入的资金还是可以承受的亏损,又或者是每次入场、加仓的复读,都不能随心所欲的变化,而是要根据事先设定的仓位管理规则来进行。
最后,就右侧交易为什么下跌了要止损而不能持有甚至是加仓说句题外话。死扛不倒甚至越跌越买即使在右侧交易中也不是每一次都会失败,甚至很多情况下你会等到扭亏为盈的时候。但是为什么这种方法是万万不可行的呢,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 它违背了你的入场预期,背叛了你的交易系统。因为对于右侧交易者来说,入场的预期就是接下来价格会上涨。而价格下跌使得入场的条件不成立。既然入场的条件被否决了,那么就没有继续停留的理由了,更不用说加仓了。但是相反的,由于左侧交易者的理由往往是价格被低估,而一旦下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个理由被强化了,也就是低估的更厉害了,所以可以越跌越买,不断加仓,两者虽然都是加仓的行为,背后的机理却是完全不同的。
2. 它使得一场交易成为了一场赌博。鉴于第一点中提到的原因,在下跌突破止损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当初留在这个市场的理由,继续的停留就不再是你基于客观考虑做出的结论,而是将自己任凭命运摆布,希望自己运气好,能够扭亏为盈。至于单凭运气如果真的能够有一个好结果的话,那金融交易也不会是10%的人赚90%的人钱的游戏了。
今天主要讲了右侧交易入场时常用的两种仓位控制的方法,并进行了比较。之所以单独讲入场而不是持有、离场阶段,主要是因为对于单一品种而言,入场往往是仓位控制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将入场、加仓研究清楚,单一品种的仓位管理基本上也就明确了。而搞清楚单一品种的仓位管理则是进行多品种整体仓位管理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