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不少国际大牌的原料由中国厂商提供,制造在中国完成,连设计和专利也都是中国厂商的,同样一款产品,在法国贴上上法国某知名商标,到意大利贴上意大利某知名商标,不同的是不同的商标,相同的是同样的高价。
因为贴了个“牌子”,高端品牌能向国内消费者收取巨额利润,有不少被国人以海外代购的形式高价人肉“背”回国。
只有消费精致化了,智能马桶才会出现,消费升级体现在PP上,也体现在商业模式的改良上。
小行业,大产业,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由于中国老龄化和消费升级,到2020年,中国智能马桶市场规模将超800亿。
2017年6月,中关村在线的文章分析,中国每年生产100-200万个智能马桶盖,但在本土市场中的销量却不到30万,其余大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仅仅日本一个国家,每年智能马桶盖的销量就在400万以上,那些到日本旅游抢购智能马桶盖的游客,很有可能买的是中国制造、再出口到日本的产品。
国内光台州一个地区,智能马桶整机生产企业就有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家,相关零配件生产企业300多家。
价格高了,买个心安。去年1月,在央视《对话》栏目中,西马洁具公司董事长刘日志说,自己代工的产品出厂的时候跟销售的价钱(比),起码是出厂价钱4倍到5倍的价格。
有一些中国本土品牌是有特色的,智能马桶冲水,国内的水质跟国外不一样,你怎么保证在日本用的是软水,在国内一年内不结水垢?
从智能马桶这块斑可以窥见全豹,消费升级是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经济大趋势。
问题来了,怎么买到既符合中国水质、品质又高、价格又良心的品牌智能马桶?
许多企业开始布局消费升级,零售和电商新名词层出不穷。
新零售的本质是,用最高的效率,直通可靠的品牌。
为什么有的企业表面光鲜,实际不堪一击?关键看有没有解决市场痛点。淘宝解决了信息壁垒问题,京东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共同之处是,提高了商业效率。
有实力的企业,踏踏实实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效率,一天到晚创造新名词的所谓新零售企业,有些在忽悠投资人,忽悠消费者。
从赢利角度看,有些企业确实成功了,或者赚到消费者的钱,或者赚到投资人的钱,甚至赚到了两头的钱。甚至,作为社群电商的代表,成立仅3年的拼多多已经在筹备香港上市。
从产业的角度看,有些所谓创新企业是伪创新,对产业贡献极少,甚至是产业的搅局者。
消费者的蝇头小利主要来自投资人的“补贴”,这种模式肯定不会长久,中间渠道抢占市场后,就会提高价格,参见曾经的滴滴打车。
更深层次看,内容电商,社交电商,主要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出现一两家拼多多,市场可以容纳,但如果多数电商拼价格,销售商压价压到极致,制造商无法生存,拼多多与淘宝用户高度重叠,背后的消费者是价格敏感群体,只讲价格低,会陷入低价劣质品的恶性循环,进入酸柠檬市场。
新零售不该是简单的线上线下结合,而是线下体验与线上获客融为一体,商业效率的极大提升。
线上获客成本、线下开店成本双双上升,从阿里的盒马生鲜到永辉超市(601933)的超级物种,没有一个新零售项目是赚钱的。长期不赢利的项目,一定是在耍流氓。
真正的新零售,优化整条产业链,提升全产业链的配置效率,比如C2M模式(Customer to Manufactory)。在这一点上必要商城做的更纯粹,目标更明确。
“必要商城,让消费者能够直连全球最顶级制造商”。
红极一时的“乐淘网”陨落后,曾经的百度元老、李彦宏身边的大红人毕胜,一直在思考零售和电商的未来。
思考的结果是,零售只有回归本质,优化整个产业链,让厂商和消费者都最大程度的“受益”,才有未来。
2014年,毕胜开始做新零售项目,先后拜访了上千家制造商,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只靠用户口碑,实现裂变式增长,给中国顶级制造每月贡献上百万订单。现在,它已经成了中国白领最喜爱的APP之一,一度跃居app store热门搜索第三,购物排行榜第九。
中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50年代、日本70年代,以及韩国90年代的水平。
老土的暴发户少了,新晋富豪不需要靠大牌来提升自己的身份,炫耀性消费下降,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优质的体验。
在公开场合,穿名牌皮鞋啥的一点儿都不酷,城市里任何一个大商圈都能买得到。真正酷的是,为了舒服,穿千层底的老布鞋。
FT研究院曾做过调查,在中国,炫耀性心理、社交需要和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并不明显,而卓越的产品品质和体验占比则高达71%,“品质一族”是市场主体消费者,不仅占据最大的人群规模也占据最大的市场价值规模,希望通过奢侈品来炫耀或彰显实力的消费者不足五分一。所以,奢侈品的logo才会越做越小。
前两年,中国人蜂拥到日本买马桶盖,现在,国产品牌质量不错,没必要为个牌子大老远的背一个马桶盖回来。
中国消费的变化,是轻奢品以及必要商城这类企业迅速崛起的宏观背景。
微观因素是,必要商城整合和优化了整个产业链,将经销商和品牌商的库存、运营、仓库、税费、运费、店面、溢价等中间所有加价环节通通砍掉,用户用低价能买到质优的产品,每一件产品的制造商,都拥有独立的原创设计或与知名设计机构合作。这是每个消费者的梦想。
在必要商城,消费者用199元,可以买到Burberry品质的衬衫,只用200多元就能买到耐克品质的运动鞋,用169元就能买到依视路集团出品的眼镜等等。
消费者用低价买到大牌品质,厂商开始享受“品质”溢价,不再只赚5%-8%的代工费。
为什么要为国际大牌的溢价买单?
也许有消费者说,我买大牌奢侈品,其实是买它的设计和材料。
中国时尚产业规模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越来越大,中国元素、中国面孔和中国设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全球视野。说到材料,请别忘记,绍兴轻纺城(600790)给大牌提供了多少原料。
C2M模式崛起,削减中间成本,让消费者和厂商都受益,甚至能够繁荣设计、技术研发等行业,让中国制造业从坑底爬出来。
这是一个创新层出不穷的好时代,坚守者能够看到希望的好时代,也是骗子层出不穷的时代,金融行业如此,零售行业如此,其他行业也是这样,聚焦产业本身,提升效率,解决痛点,才是生存的前提。
我们希望必要商城这类企业越来越多,做的越来越好,靠烧钱续命的企业,该破产就破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