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看股市]权威消息走漏!央行要有大动作!未来十年房价全看它了!
一套新房爆赚500万,深圳楼市疯抢了!
最近,深圳新房炒作引发全国巨大争议,官媒雷霆亮剑说:
官媒话音未落,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前央行行长周小川便发表重磅文章,“暗指”房价调控。
11月27日,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在央行研究第三期《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中说:
过去看似很成熟的通胀度量,现在看来并不理想。当前的度量显然存在着忽视投资品价格和资产价格的问题。
在《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周小川先生写道:
对于住房,过去的概念是购房算作投资,价格变化不计入CPI;后来则租房可计入,但在篮子中的权重偏小;再后来,人们主张把自住房用类比租金来计量,但是住房权重仍相对比较小。
城市可用地变得很稀缺且价格高昂,使得通胀度量再也不能无视或者低估住房的因素。
周知,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KPI之一便是控制通胀,每个国家各有不同,美国等发达国家2%是标准,对中国来说,3%是锚定值。
这些年,CPI基本可以看成是肉价指数,或者食品价格指数,二师兄是CPI篮子里,体重(权重)最大的那个。
2020年8月以来,因为去年基数高,加上猪肉价格不断下跌,CPI逐月回落,9月份重回“1时代”,10月份甚至回到“0时代”。
这通胀感觉对吗?
2020年,疫情之下,从“大消费”来看,房地产消费的情况仍然好于一般消费品。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901亿元,同比下降5.9%
房地产消费呢?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增速为5.8%,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相比高下立判。
更有意思的是,和房地产相关的消费里面,家具类为负增长-8.7%,建筑装潢类为负增长-6.2%,这说明,不少人是单纯买房,而不是拿来住。
2021大调整!一切为了养老金?!
周小川先生提出应该把房价等资产价格纳入CPI考核,这个说法本身影响巨大,这个时点抛出也值得玩味。
什么时点呢?
第一个时点,5年一度,CPI调整在即!
据第一财经统计的数据,养老金收益率每年维持在个位数,2019年是近三年新高,人社部最近公布的数字,收益率为9.3%。
根据2019年4月份出版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按照目前的情况,2019-2050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在勉强维持几年的正数后便会开始下降,且赤字规模越来越大。
具体来看,2019年当期结余总额为1062.9亿元,短暂地增长到2022年,然后从2023年便开始下降,到2028年当期结余首次出现负数-1181.3亿元。养老金累计结余的峰值在2027年,2035年可能归0。
最近,关于延期退休的讨论甚嚣尘上,起因在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中建议: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未来5年,延迟退休的具体条款会出来。
很简单,养老金压根不能买房,如果房地产的收益率,因为货币宽松,一直保持在高位,其引发的赚钱效应,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无疑是二次冲击。
换言之,对养老金收益率来说,要控制货币政策,在货币政策里,还需要定向控制房产收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养老金收益率维持在相对高水准。
11月16日,厦门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厦门市住房发展规划(2021-2025年)》(公示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明确“十四五”期间住房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明确提出,保持住房价格总体平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年度涨幅不超过5%。
5%这个收益率,比养老金2018年收益率高,和2017年差不多,只比2019年低。
股民都知道,股市里有一条不成文的经验,养老金、社保基金等全民资产,无论怎么做,是不能亏的。亏,几乎是不可接受。
在不亏里面,还要尽可能的赚,这太难了,需要市场博弈,需要价值投资,更需要政策助力。
说到政策助力,在货币政策的锚——CPI里面引入资产价格是一条无影无形的聪明路,从中国视野拓展到全球也是一条路。
11月28日,外汇局副局长郑薇说,接下来会:
实现高水平跨境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全面放宽和取消跨境投融资的规模和资金使用等限制,扩大外债登记管理改革试点。
人民币目前在升值阶段,从汇率角度,买全球资产是相对优势。如果允许养老金更多参与全球的优质资产,低风险资产,对养老金增值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局此时助力中国资金走出去,一来可以给人民币升值降温,给热钱降火;二来,某种程度上可能在给养老金等重要资产的未来投资,未雨绸缪。
11月26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面再度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