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
这场危机起始于房地产业,自然房地产金融首当其冲。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与房地美在2008年9月份被政府接管前后,其股价一直大幅回落(见图1-4),此后“两房”股价一直在1美元下方挣扎,显示房地产金融受到的冲击之大。
同时,这场危机也使得美国华尔街备受追捧的投资银行模式受到了严重质疑,以至于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在破产及并购中竞相转变成了含有商业银行业务的全能银行。从反映其变化的股价上看,目前,只有高盛及摩根斯坦利正常上市流通,但其股价已经分别从前期高点大幅回落,两公司的股价最低分别跌至47. 44美元及6.71美元的价位(见图1-5),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以及美林已经不复独立存在,华尔街已物是人非。
而其他金融机构在这场危机中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以花旗银行为例,其股价一度跌破1美元,面临退市和破产风险(见图1-6)。汇丰银行在扩股的压力下也一度出现大幅下滑。可以说,整个的金融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是体无完肤。
从证券市场上看,房地产行业和其相关建筑业的大幅回落,以及金融行业亏损的加剧,使得与之相关的上下游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尤其是由于个人房屋资产的下滑,使得个人的可支配资产同比出现大幅减少,居民的消费意愿锐减,零售业也开始出现了不景气的现象。而此时美国整个汽车行业所面临的重组破产风险,更是给整体经济的下滑雪上加霜。由于衡量经济成长的诸多数据都较为悲观,而企业的亏损及破产风险与日俱增,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证券市场草木皆兵,相当脆弱。
以道琼斯工业指数为例,道指已经远离2007年9月份所创下的14000点的高点,而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以美国经济为火车头的全球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未能幸免。欧洲经济及日本经济由于受美国经济的影响较深,因此,其股指也出现了大幅回落的局面(见图1-7)。香港恒生指数和国内上证综指,尤其是国内股指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较轻,但在环球同此凉热的背景下,也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不过总体来看,国内股指与国际股指的共振效应较小。
从利率市场上看,在这场危机中,随着金融业风险规避情绪的上升,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大幅降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急速增加,尽管各大央行持续降息,但以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LIBOR衡量,银行间的短期拆借成本却在2008年9月一度出现巨幅波动(见图1 -8)。雷曼兄弟的破产使得市场传盲四起,金融机构的不确定性的增加带动了银行间的拆借意愿骤降。其实,更能准确反映利率市场信贷紧缩变化程度的是3个月期的LIBOR-OIS息差指标(见图1-9),由于LIBOR中更多地包含了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因此市场定价的因素必然包含这两者的价值,同时,L-BOR的定价上由于过多地依赖于某些大银行的主动报价,因此一些银行为了掩饰其信贷的紧张程度而有可能故意低报。而Overnight indexed swap( OIS)则是通过利率掉期的形式实现,由于它并不包含本金的互换,最大损失仅是利率互换的差值,因此,其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溢价较低。通过3个月期的LIBOR-OIS息差可以反映出全球金融体系的信贷压力,而息差扩大则被视为银行间拆借意愿的下降。
从图1-9上可以看到,从2007年9月份开始,3个月期的LIBOR-OIS息差开始出现波动,之前很长时间两者的息差都维持在0.5的下方,但随着欧洲的银行业也卷入到这场危机之中,同时,英国的北岩银行出现挤兑风潮,两者的息差迅速攀升至1附近,而伴随着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两者息差再次骤然拉升到3.5的上方,达到3.6442的峰值,银行间的信贷压力急剧恶化(见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