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戒盲目,慎选“风口的猪”
针对目前新兴行业的投资,现在有一个说法是说要选“风口的猪”,只要风来了猪都能飞。但南方基金投资总监邱国鹭提醒,投资者要保持谨慎,“核心的问题是这个风口有几头猪?”
2013年年末,沉寂了一年的A股市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出炉、IPO开闸、新三板扩容,一系列增量措施引发资本市场大讨论。
经历了价值质疑的创业板正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财务增长指标排除了其他可能的估值体系,互联网高科技公司长期以来只能谋求“外向型”发展。能否对特定行业接纳新的估值模式、放弃财务实质判断,正在讨论当中。
2013年以来,单边做多策略带来的问题逐步累积,市场对于对冲策略的需求十分明显。在未来对冲工具进一步丰富的愿景下,如何划分风险、形成有效策略更为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专访南方基金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邱国鹭,分析讨论买方如何适应未来创业板新的估值模式,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形成有效的对冲策略,并对市场政策的变化给出点评。记:创业板|PO和再融资的改革方案已经传出,其中一条是关于互联网、高技术公司未来可能不需要盈利即可发行上市。对于买方而言,未来在参与新股认购和二级市场投资的过程中,如何对互联网公司进行估值?
邱:对互联网企业取消盈利要求,这是一个正面的事情。衡量一家公司质地的标准有很多,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或者新兴行业,可能短期内企业没有盈利,需要关注它的市场定位、市场份额、流量等。比如市值1000多亿美元的亚马逊,至今不怎么盈利,但它在电商中的龙头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现在创业板有很多公司估值不低,但核心竞争力并不高。说创业板的股票估值高,不完全是因为市盈率太高,而是因为它们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并不那么突出,更多的只是沾到一点概念。互联网、高新技术类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团队、市场定位和在行业中的地位。只要信息披露真实全面,市场就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
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前,市场曾提出新经济,新的估值体系,这套估值体系并不完全依赖公司的盈利状况。但此后纳斯达克指数从5000点跌到1000点,暴跌了80%,一些拼眼球的公司普遍都跌了90%以上。这些公司肯定是有价值的,但是这类公司的估值本身就很难估,股价波动性就很大,因为它本身不赚钱。
关键的是你怎么发现这样的公司?互联网大多数都是赢家通吃的游戏,行业第一名能占行业份额的70%,第二名能占20%,第三名大概只有10%,第四名基本上就没有意义了。这种情况下,首先就是两个基本判断。第一,这个行业的未来是不是赢家通吃?像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其实就是平台式的通吃,或者是入口式的通吃。腾讯是人与人之间的平台,百度是人与信息之间的平台,阿里巴巴是人与货物之间的平台。这决定了它的行业空间。一家公司在这种行业中一马当先,后面的人只能拼命追赶
第二,行业的领先者是不是有先发优势,而且要评估先发优势是不是后面人很难颠覆、很难追赶的。比如团购就不具有平台优势,因为团购是一拥而上,很难赢家通吃。手机制作也很难做到赢家通吃,因为技术变化太快,就像诺基亚、摩托罗拉,很快硬件就被别人颠覆掉了。记:在互联网、高新技术产业放开盈利标准的时候,对于买方而言会面临哪些挑战?
邱:现在有一个说法是说要选“风口的猪”,只要风来了猪都能飞。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核心的问题是这个风口有几头猪?比如,过去十年手机制造是属于硬件当中最强的一个领域。十年前,波导是“手机中的战斗机”,TCL、夏新这些做电视的公司都做过手机,但这些最后都被快速超越。这说明,过去十年手机制造业的风口,风不可谓不强,也不可谓不持久,但问题在于风向经常会变,而且风口的猪太多,竞争太激烈。相比之下,像家电制造、空调等这些技术变化不太大、并不在风口的白电,反而出了格力、美的等10多倍的牛股。
我个人对现在的创业板还是保持一种很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是它的估值很高,另一方面是这些公司我没有看出一种很好的核心竞争力。不是说我们不看好互联网,但看互联网可能是需要新的角度和标准。我感觉,对于互联网,需要从一种“狗年”的角度去看。狗年是什么意思?三岁的狗就相当于三十岁的人。一个两岁的互联网企业就相当于一个二十岁的传统行业。比如移动互联网这个行业还很新,但仔细看里面的细分行业,不管是搜索、杀毒、软件分发平台、社交领域如微博、游戏领域等,其实很多领域的前三名,都已经若隐若现地看清楚了。创业板许多公司都在第四名以外,很难给高估值。而创业板中一些在行业中排名靠前的,又是处于内容行业,比如游戏内容,需要依靠平台分饭吃,赚的月流水当中,七成到八成要分给平台,而且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整体而言没有可持续性的优势。
这些特点就需要买方根据对行业的研究和理解,对公司价值进行进一步的挖掘,需要更加谨慎的判断。
记:2013年以来,单边做多的策略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不少金融机构都在寻求可行的对冲策略。作为买方,你认为行业在对冲策略方面产生了哪些变化?买方应该如何适应?对冲策略是否都具有一个“有效期"?邱:行业在对冲领域的变化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第一,市场的需求增加。过去五六年主板市场跌多涨少。这种情况下,大家对绝对收益和对冲策略的需求的增加是很自然的。第二,工具的增加。原来的对冲工具缺乏,现在可以有股指期货,未来个股期权、个股期货这些工具都会很快地推出。第三,人才储备增加。我自己在海外做了十年投资,其中也有四年做对冲基金,我知道做对冲对风控能力的要求比单向持股高得多。
我需要指出的是,对冲不是没有风险,它只是对冲掉市场风险。而市场风险只是众多风险中的一部分。比如配对交易,你买入A股票,卖空B股票,这样可以对冲掉市场风险。如果A和B属于同一个行业,你还可以对冲掉行业风险。但是你没办法对冲掉个股风险。
再比如,你买入A,卖空B,最后B涨了A跌了,你可能承担的是双倍的个股风险。所以有的人是认为对冲是没风险,这不是一个正确的看法。
只不过对冲你可以选择哪些风险你不承担,哪些风险你承担。而你不承担风险的同时,你也放弃掉一些潜在收益。比如如果不承担市场风险,未来出现一个大牛市,可能就享受不到上涨带来的好处,只能得到的是选股能力带来的益处。对冲能够把选股能力和市场弹性分割开来,其中每类有几十个风控因子,可以对任意一个风控因子选择中性。今年的对冲策略很多人做得好,有可能就是买创业板,卖空沪深300。但市场风险被对冲掉的同时,也有风格风险。更严格的对冲要求买的股票和卖的股票的市值大小要差不多。所以同样是对冲策略,还是分很多层次的。
海外一般形成的既有策略不怎么变。因为在海外,如果基金经理出现风格漂移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你要是跟客户说你是价值投资,结果买了一堆成长股,或者你是做个股挖掘的,结果最终持有200只股票。这就是风格漂移。
我们讲究术业有专攻,每个基金经理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每个策略里面竞争都是很激烈的,比如做可转债套利、衍生品、债券对冲,或者全球宏观,每个都分得很细。国内因为市场变化多,有些人可能风格不那么一致,但结果未必不好。
至于说一个策略是不是有一个有效期?是不是用的人多了它就不灵了?这是有可能的。特别是在定量策略上面会比较突出一点。像基本面策略就不存在这种问题。每个策略都有一定的容量。特别是对一些交易比较频繁的策略,对容量的限制更明显。不同的策略容量不一样。比如高频交易的容量就不会太大,真正好的基金都是封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