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恐慌、崩溃,这是所有“泡沫”的宿命。因为人性贪婪的弱点,决定了“泡沫"缘起和破灭的悲剧,“英国南海泡沫事件” 就是最好的明证。南海泡沫发生在18世纪,英国人似乎没有荷兰人那么恪守赌博的规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南海事件与郁金香事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 用来诈骗股东的阴谋。英国南海公司成立于1711年,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 是采用贿赂官员的方法拿到皇家贸易特许执照的。这是-家“正宗”的英国国有企业,之所以受到热捧,并非因为其经营有方,而是因为它和政府之间那讳莫如深的纽带关系。
“不论谁破产, 南海公司也不会破产!”18世纪初,随意走进坊间的酒吧,若发现几个人在洋洋自得地吹嘘或攀谈,那么话题十有八九是南海股票。当年,南海公司华断了英国对南美洲及太平洋群岛地区的所有贸易,而这两个地区被人们视为拥有无限的商机。得天独厚的贸易优势,再加上它的政府背景,使得英国民众对南海股票的赚钱能力深信不疑。
尽管人们只听说有这样一家能嫌 大钱的南海公司,谁也没去实地考察过,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公众对它的热情。别人买,就是自己也得买的最好理由,有什么可怀疑的?虽然早就听说过“荷兰郁金香”的美丽传说,但贪婪与疯狂总是会盖过理智与思考。没有人认为南海公司会重蹈覆辙,因为总是能找到无数理由证明:这次与那次不同,或者英国有它自身的国情和英国特色,郁金香泡沫破灭只能说明荷兰人太倒霉,在大英帝国的神圣领土上,没有理由怀疑南海这家“国企”的实力与政府的强大控制力。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航海革命”时代,股价当然也需要革命!
1720年初,南海公司原始股价约为120英镑,至同年7月,就急升至1000英镑以上。据说那时“政治家忘记政治、律师放弃打官司、医生丢弃病人、店主关闭铺子、牧师离开圣坛,就连贵妇也放下了高傲和虚荣”
买南海不只是富人的特权,还有为了照顾那些看好南海,却又囊中羞涩的穷人,南海公司大胆推出了贷款买股业务,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融资融券。投资者自己掏出一成本金,其他九成南海公司可以贷给你,然后你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归还即可。
这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杠杆化操作。只要股价上涨,贷款买股便可大幅放大利 079润。例如,购买120英镑的原始股,自己仅需出资12英镑,剩下的108英镑以年息10%的贷款支付;半年之后,当股价上涨至1000英镑每股的时候,投资者归还108英镑贷款,外加5.4英镑的利息,每股净获利润为874.6英镑,相对于初期的12英镑本金,利润率高超过7288%!而且只需半年的时间。如果股价下跌,亏损也会以同样的倍数放大。不过这怎么可能,日不落,股价怎么会落?
南海股票所掀起的狂热,也蔓延到其他股票上,引发了猖獗的投机活动。数以百计的股份公司随之涌现,大部分都是混水摸鱼的骗子公司,旨在骗取公众的金钱。这些被后人称作“泡沫公司”的骗子公司,吸引市民购买股票的手段之一,就是在市场上发布虚假消息,声称正在进行大宗生意,其中些公司更荒诞不经地声称正在研发“永动机”。而市民仍然盲目追捧,使这些公司的股价连同南海公司股价一同上涨。据悉,这些“泡沫公司”在市场上计划吸纳的资金,竟高达3亿英镑。
事后证明,盲从的英国人并不比荷兰人聪明。这轮狂热从一开始就是南海公司与英国政府精心策划的阴谋。在这场阴谋中,英国政府与南海公司都是赢家,输得最惨的是那些在泡沫顶峰时期接盘的投资者。直到今天,很多人依然认为“国字号”的公司是最安全的公司。毕竟有政府做后盾,相当于多了一重保障。但事实上,政府担保只能保障它不会轻易倒闭(债券相对安全) ,并不意味着其股价就不会大跌。例如,在2009年,美国两大抵押贷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债券投资者毫发无伤,而股票投资人则血本无归。当政府决定帮助一家公司,敏锐的投资者应该思考这项交易达成的初衷,是有利于政府还是有利于公司。
让我们再回到南海公司。当年,英国政府之所以为南海公司颁发垄断许可证,是为了解决棘手的财务问题。因为1711年,英国政府在与西班牙的王位继承战争中,欠下了5000万英镑的长期债务,这些国债- 半以上为英国民众所持有,利率高达7%到9%。如何“赖掉" 这些利息, 一直是困扰财政部的头号难题。英国政府曾试图游说民众,告诉他们“国家刚打完仗,处境艰难,资不抵债,爱国者应主动减免利息”。可是老百姓是很现实的,“爱国归爱国, 该还的一个子儿也不能少”。万般无奈下,时任财政大臣罗伯特.哈利灵光乍现。他受到之前密西西比公司“股票换国债”计划的启发,主张政府帮助建立-家实力雄厚的公司,允许这家公司发行股票去交换公众手中的国债。当国债悉数落人这家公司之手的时候,一切的条件就都好谈了,政府是希望把利率降低到4%至5%。这家公司便是南海公司,主要由一些富 有的商人组成。当时英格兰银行也对政府提议的股票换国债计划感兴趣,却在南海公司向政府议员的大举贿赂下败北。
3160万英镑国债,可接受的利率为5%,但从1727年夏天后,利率将进-步下调至4%;且无条件向政府支付400万英镑,作为获取贸易特许执照的回报;政府则允许公司用增发股票的方式与市场投资者“交换国债”。这项协议对政府的好处是明摆着的: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由9%减少到5%; 但是在“股票换国债”的计划中,南海公司从中能得到什么呢?首先公司的收人现金流:每年从政府那里获得5%的国债收益,1727年后进一步降至4%; 其次,公司的支出现金流:每年向股东分发X%的股息,额外支出为一次性向政府支付400万英镑。
由此可以发现件非常有 趣的事。当股息X%大于5%的时候,该计划显然是在让公司赔钱,因为南海向股东发放的红利,超过了公司持有国债所能获得的利息。南海公司要能从该计划中得到好处,唯- -的可能就是:他们未来向股东提供的股息回报率低于5%。
国债利率是9%,把它置换为股息不足5%的南海股——哪一个国债持有者 081第三章会如此愚蠢?该计划推出伊始,便可认定是一个让公司和政府双赢, 百姓吃亏上当的大骗局。然而骗一个理性的人并不容易。要想让股票换国债的计划顺利实施,必须把公众从“稳健的思考者”,变成“贪婪的投机者”。要做到这点,第一必须运用谎言;其次要想办法使股价快速上涨,而且要让所有人都认为“明天还会涨”。在贪婪面前,绝大多数人都很短视,甚至是两眼黑,他们对股价总是比股息来得更加敏感。毕竟,如果购买南海股票能一夜暴富, 谁会在意9%的固定国债回报率?后来的事实证明,操纵民众并不困难。
首先,南海公司和政府有着密切的关系。政府对“股票换国债”计划的支持减少了英国民众的隐忧;其次,南海公司为自己做了大量的虚假宜传和广告,“买南海,财富来”的口头禅传遍街头巷尾。公司在推销南海方案时还向大众谎称,公司将会在南美贸易上赚取极其丰厚的利润,将来股票持有人将会获得十分可观的股息,使得大众深信不疑。
南海公司的计划在取得御准后不出数星期,就已经成功地向逾半数国债持有人换取债券,使他们成为公司的股东之一。 与此同时,南海公司的股价也是节节上扬。1720年初,标价128英镑的南海公司股价,到了3月便上升至330英镑。4月的时候,南海公司的董事们已经以每股高达300英镑的价钱售出225万股股票。而到了5月份,南海股价上扬至500英镑, 6月升到890英镑, 7月的时候更上升到每股1000英镑。尽管股价还会上涨,公司董事仍然在这个价位售出了500万股股票。疯狂之际,大家都知道南海公司发展前景广阔,能賺大钱,但他们究竟是怎样赚钱的,却没人关心。事实上,南海公司贸易业务平平,它成立于1711年, 却推迟至1717年才开展远航贸易,而且一年也只可派三条船前往南美贸易。如此可怜的贸易,因为1718年英国 与西班牙的交恶而中断。所以在1718年之082后, 南海公司实际上根本没有业务,其利润完全来自增发股票,来自那些追捧南海股票的天真的投资者。这是一家与政府沆瀣一气、欺诈投资者的标准的“皮包公司”。
与郁金香一样,是泡沫就会破灭,最终都将回归它自身的价值。1720年7月,随者热潮的减退,南海公司的股价由原本100英镑以上的价位急速下滑,局面不受控制。不到两个月,南海公司的股价已跌至900英镑,这时不少知情的内幕人士及时脱身,免却了血本无归的下场。但普通大众来不及脱身,损失异常慘重。到了9月9日,南海公司股价已暴跌至540英镑。自此之后,恐慌占据了市场,人人想尽办法抛售南海股票。到9月28日, 南海股价已暴泻到190傍一股,至12月市值只利每股124镑了,用崩溃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南海公司的股价暴跌,致使数以千计的股民血本无归,其中不乏上流社会人t。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是南海泡沫事件的受害者之一,他在第一次进场买人南海股票时,曾小赚7000英镑,但第二次买进时已是股价高峰,结果赔了2万英镑才离场。
牛顷感叹道:“ 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I canclculate the mo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
南海泡沫事件,直接推动了1720年欺诈防止法案的出台。之后的1844年,英国合股公司法中关于“招股说明书”的规定,首次确立了强制性信息披露原则。从此以后,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向公众披露其财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欺诈的发生。但是人们似乎忘记了,公众之所以相信南海公司没有欺诈的可能,主要是政府的公信力在起作用。因为给予南海公司垄断经营特权的,是英国政府,推动“股票换国债”计划的也是英国政府。在这次事件之后,国民对长期执政英国的托利党及乔治——世大失信心,致使政府诚信破产。面对手辉格党却因为在事件中成功收拾残局,此后持续主导政坛长达50年之久。
从荷兰郁金香到南海泡沫,我们不难看出,股票之所以有价值,因为它是分享红利的凭证。假设你在股价为100元时购人股票.公司每年分红10%,而银行一年定存利率仅有5%,购入股票是划算的,无论期间股价怎样波动;如果公司没有股票分红,投资者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享受无风险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