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则上说,授予信用的最优额度的点需要满足这样的条件,即从销售额增加所实现的增量现金流要恰好等于应收账款所占用的资金增加所带来的增量成本。
总信用成本曲线
授予信用和不授予信用之间的权衡的定性分析并不难,但却难于精确地定量分析。因此,我们只能介绍最优信用政策。
一开始,我们先介绍与授信有关的置存成本,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应收账款的必要收益率;
2.坏账损失;
3.信用管理和回收账款的成本。
第三种,信用管理的成本,包括与信贷部门的运行相关的费用。不提供信用的公司没有此类部门,也就不存在此类成本。随着信用条件的放宽,这三种成本都会上升。如果一家公司的信用政策非常严格,那么所有相关成本都将会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将会产生信用“短缺”,因此可能产生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是从信用销售由于授信被拒绝而没有完成时产生的额外的潜在收益。这个放弃信用所带来的收益来源于两个方面:销售数量的增长。Q'-Q以及(潜在的)更高的价格。随着信用条件的放宽,机会成本会下降。
置存成本的总和以及特定信用政策的机会成本就称为信用成本曲线。如图28-1所示,存在某一点使得总的信用成本最小,这个点对应着最优的授信规模或者说最优的应收账款占用金额。
图28-1 授予信用的成本
如果公司放宽其信用,超过了其最小值,那么从新客户处所获得的增量净现金流将不能弥补应收账款所占用资金的置存成本。如果应收账款的水平低于这个水平,那么公司就相当于放弃了有价值的盈利机会。
一般来说,放宽信用的成本和收益将会依赖于特定的公司和行业的特征。在所有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例如,拥有(1)产能过剩,(2)可变经营成本低,(3)再次购买的顾客等条件的公司通常来说放宽信用要易于其他公司。看看你是否能解释为何这些公司特征会导致信用政策更为宽松。
组织授信职能部门
授予信用的公司将会面临运营一个信用部门的成本。在实践中,公司通常会选择将全部或部门的授信职能外包给保理商、保险公司或是附属金融公司。第26章中讨论了保理业务,也就是公司将其应收账款出售。依赖于特定的条约,保理商可能将对信用的审核、授予和回收账款负全部的责任。规模较小的公司可能会发现进行这样的合约安排比运行一个信用部门要来得便宜。
自我管理内部授信运营活动的公司对于违约事件都只能自我保险。当然还有一种替代的方法就是在保险公司买入信用保险。保险公司提供业务的覆盖范围取决于对账户的预定限额。正如所预期的那样,拥有更高的信用评级的账户可以享受更高的保险额度。这种类型的保险对于出口商来说特别重要,而特定类型的出口活动还可以申请政府保险。大公司通常通过附属金融公司延展信用。这些公司都是全资控股的附属子公司,为母公司运行授信职能。
福特汽车信用公司(FMC)就是如此,福特将其汽车销售给汽车经销商,而后再由汽车经销商将其卖给消费者,FMC为经销商的汽车存货进行融资,同时也为购买汽车的消费者进行融资。
为什么公司会选择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运行授信职能呢?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主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将公司的生产和公司产品的融资分开来,以便于管理、融资和报告。例如,附属金融公司可以以其自有名义借款,运用其自身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而且附属公司往往比母公司的信用评级更良好。这可以使公司获得比生产和融资职能相混合时更低的债务资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