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行为最早是由著名经济学家John M.Keynes于20世纪30年代在其划时代名著《通论》中提出的。从众行为的表现为:当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识别能力的差异而使某个市场参与人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时,他往往从其他参与人的行为中提取信息,从而采取类似的行为。Keynes用“选美投票”为例来说明人们的从众行为:投票人投自己认为最漂亮的美人并不足以言胜,个人的审美标准在决定竞赛获胜者时是无关紧要的,而正确地预测其他投票人的可能动向,选出大多数投票人喜爱的美人才可能稳操胜券。
证券市场上有关从众行为存在性的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Scharfstein和Stein(1990)的研究发现基金经理之间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Grinblatt、Titman、Wermers(1995)发现共同基金投资的从众行为;Trueman(1994)则证实金融分析师之间存在显著的从众行为。在国内,施东晖(2001)的研究认为,国内投资基金存在较严重的从众行为,投资理念趋同,投资风格模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宋军、吴冲锋(2001b)使用个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标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高于美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程度,在市场收益率极低时的羊群行为程度远高于在市场收益率极高时的羊群行为程度。
关于证券市场上从众行为的成因的研究也有一些结果。Shiller(1981)的研究表明,投资者的从众行为可能源于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它可能受经验法则、直觉、小道消息、大众意见等影响,随某一事件的发生而突然集体改变投资决策,引发股票价格异常波动;Banerjee(1992)认为,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却可以通过观测别人的买卖行为来推断其私有信息,此时就容易产生从众行为;Scharfsta和Stein(1990)指出,报酬与指数基准挂钩的结构性缺陷和对基金经理能力判断标准的缺陷,间接鼓励基金经理追随指数或同行进行投资决策,产生从众行为;Lakonishok,Shleifer,Vishny(1994)的研究认为,代理问题也会引发机构投资者的从众行为或正反馈交易策略;Falkenstein(1996)则认为,机构投资者也有可能需要购买特定种类的股票,或者回避低流动性和高交易成本的股票,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在国内,朱少醒(2000)的实证研究表明,沪深两市的证券投资基金的从众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基金对股票某些特性的共同偏好,基金倾向于投资处于高速成长行业中的公司,倾向于选择总股本较小而净收益率较高;的股票。李心丹(2004)对从众行为的成因、市场效应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