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持的股票还没有卖出的时候,拥有的利润叫做账面盈亏或者浮动盈亏,摊薄浮动盈亏是多次买卖同一个股票用平均成本(或保本)价格算出来的浮动盈亏。
浮动盈亏,又称持仓盈亏,指按持仓合约的初始成交价与当日结算价计算的潜在盈亏。
未平仓头寸按当日结算价计算的未实现赢利或亏损。
图1摊薄
即理论上的还没有落进口袋里的钱。
浮动盈亏=(当天结算价-开仓价格)*持仓量*合约单位
通俗的说法就是:账面盈亏。
浮动盈亏是交易者在交易闭市时所持有合约按当日结算价计算的持仓值与原持仓值的价差。浮动盈亏是一种未实现损益,根据会计瞩目收入实现原则,通常不确认为投资收益。但是,由于期货投资风险较大,为了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有必要对此加以揭示,以区别于已实现的期货投资损益平仓盈亏。
中午买进时是9.46,但是,还要算印花税还有佣金,所以买进来之后成本价一定比9.46大,9.46只是买进价格,还有一个成本价,因为成本价不是9.46,所以盈利不是3块!
浮动盈亏就有,摊薄浮动盈亏好像比较少用,浮动盈亏是你账面上的亏损,打个比方,你今天10块钱成本买入一只股票100股,第二天股价跌到9块,如果你不卖掉股票,你的帐上就出现100块钱的浮动亏损,如果你马上卖掉就会有实际亏损。而摊薄浮动盈是你在跌到9块钱时继续以9块钱的成本价买入100股,这时,在你股票栏目里面,这支股票的成本价是9.5元每股(10X100+9X100=1900元,1900除以200=9.5元每股),而这支股票后来上涨到9.5元,前100股10块成本的每股亏0.5元,后一百股9块成本的每股盈利0.5元,所以最后摊薄浮动盈亏是0。
分析软件上的所谓成本价\盈亏等等都是参考数据,什么是参考数据?这些只是提供你参考,而不是你盈亏的实际情况,这点你首先要明白,很多软件上成本价都能修改。这是第一点。
当日买入股票,当天查询资金明细的话,不准确.还没有经过清算交割的手续,因为佣金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最高标准千分之三来收取的,多收取的部分次日退还。所以你当天查询肯定是不准确的。想查询明细要等到第二天,通过网上交易系统或者到营业部柜台打一个交割单。
“摊薄”,打个简单形象的比喻,就像你用碾棒来碾饺子皮一样,其实这块面团就那么大,但是看上去,皮越来越大,岂不知面团越来越薄了。摊薄用在上市公司的股本扩张中也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上市公司股份增多了,对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等都会起到摊薄的作用。因为,公司的净利润或者净资产等不会突然增加。
举个例子说明,如果一家公司去年年报实现净利润1亿元,净资产3亿元,但公司通过送转股等方式,总股本从1亿股扩大到1.5亿股,那公司的每股收益就从1元降为0.67元(1亿元/1.5亿股),每股净资产也从3元减为2元。如果公司的股价为30元,公司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因此出现了大幅上升,市盈率从30倍升为45倍,市净率从10倍涨为15倍,公司的估值也上去了。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开增发、转股、送股等,公司的总股本都会扩大,必然会摊薄公司的净利润和资产等。上市公司10转10,市场为什么这么热捧呢?股本扩大,股价除权后降低,在行情好的时候会吸引机构做一把填权行情而填权行情一来,机会自然就有。原来,人们都是冲着二级市场上可能有的填权行情而买有大比例送转股题材股票的。
(买入的所有成本-卖出的所回资金)/剩余数量,得出每股成本,再加上现价抛出的每股费用,就是盈亏成本价,浮动盈亏就是(现价-你的盈亏成本价)*股票数量。
买入的所有成本,包括各次买入成交金额和各项手续费。
卖出所回资金=卖出的成交金额-卖出的各项费用
交易系统里面给出的(现价-参考盈亏成本价)*股票数量,是否等于参考浮动盈亏?如果是的话,它给出的成本价就是准确的。
有的交易系统给出的成本价跟浮动盈亏对不上,它只是简单将你多次买入的算术平均价来计算的,后面抛出的获利或者亏损不会计入。
摊薄主要是指计算相对指标时使用,如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绝对值的利润指标,没有摊薄的说法,而是“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利润”等。
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总股本;
每股收益(摊薄)=净利润/平均股本[平均股本简单计算为(年初+年末)/2;还有按股本的时间加权平均的,如年初数的时间权数为12个月。]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净利润/年度平均净资产(计算原理同上)。
摊薄效应是指公司因发行新股或可转债转股导致股本扩大,每股收益因而下降的现象。
摊薄效应的投资应用
摊薄效应能否避免每股收益和股东价值的摊薄及股价除权后的下跌要看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能否达到或超过股本扩张的速度。例如,股本规模扩大了30%,净利润也增长了30%,则摊薄效益就不会出现。所以,公司通常在业绩高速增长阶段发行新股来维持股价的坚挺。如果公司业绩成长性不佳,摊薄效应容易导致股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