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华兰生物发布2018年年报
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7亿元,同比增长35.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38.83%;扣非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31.7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93亿元,同比增长628.58%。每股EPS为1.22元,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送红股5股(含税)。
简评
业绩略超预期,四价流感疫苗上市贡献业绩弹性
公司业务立足于血液制品和疫苗制品,疫苗业务贡献2018年业绩大部分弹性。2018年5月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为现存独家产品,根据中检院批签发数据,2018年公司获批512万人份,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疫苗业务占比迅速提升至接近25%,实现净利润2.7亿元,按公司75%权益计算,占归母净利润贡献已达17.7%。
血制品业务保持稳健,行业需求有回暖趋势。行业自2017年调整以来,2018年三季度起出现企稳回升趋势,公司产品库存出现明显下降,同比下降25.75%,库存商品金额同比下降近1亿元。2018年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24.08亿元、同比增长15.89%,行业龙头地位稳健,2019年有望受益血制品需求回暖,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疫苗业务开始贡献大额利润,长期前景看好
公司疫苗业务培育多年,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基地,目前已上市的疫苗有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2018年疫苗业务实现收入7.98亿,同比增长183.92%,主要是独家四价流感疫苗上市贡献收入。2018年疫苗业务占比迅速提升至接近25%,实现净利润2.7亿元、增长451.38%。2019年公司将整合研发资源,集中优势开发疫苗新产品,做好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产和销售,长期来看,疫苗业务是未来公司发展的重要一极。
血制品业务是公司业绩基石,资源品属性带来长期增长动力
公司血制品业务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共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VIII、等11个品种(34个规格),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最高,品种最多、规格最全的企业之一。公司现有单采血浆站25家,2018年公司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24.08亿元、同比增长15.89%,其中白蛋白收入10.25亿、增长11.45%,静丙收入6.04亿、下滑10.77%,其他血制品收入7.79亿、增长61.91%。血制品三大品类趋势代表着行业趋势,白蛋白稳健、小制品爆发、静丙仍然承压。
近年来血液制品行业兼并整合不断,形成了中生集团、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泰邦生物四家企业为龙头的新格局,2018年全国采浆量达8600多吨,同比增长接近7%,四家企业的采浆量占2018年全国总采浆量的50%以上,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血制品作为强资源品属性的生物制品,未来随着临床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单抗业务继续推进,未来两到三年有望进入收获期
公司参股公司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单克隆抗体药物,基因公司取得了德尼单抗、帕尼单抗和伊匹单抗3个单抗的临床批件,目前共有7个单抗品种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其中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贝伐单抗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研究,在研单抗产品上市后将打开公司的长远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公司也寻求扩大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寻找重组兼并机会,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血液制品、疫苗、单克隆抗体及重组蛋白药物为核心的大生物产业格局。财务指标稳健,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升
2018年公司毛利率为64.98%,同比上升4.10个百分点,预计主要是毛利率较高的疫苗制品业务占比大幅度提升。2018年的销售费用达到5.38亿元,同比增长100.91%,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增加,相应的推广咨询费增加所致。2018年度,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4.81%,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研发投入稳步增长,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2.93亿元,同比增长630.51%,反映公司经营质量十分优秀,财务管理非常稳健。国产生物制品行业龙头,维持增持评级
华兰生物发展战略明确,行业地位领先,从血制品到疫苗、及单抗药物的生物制品全品类创新发展思路清晰,我们预计2019-2021年盈利分别为13.84、16.50和18.97亿元,同比增长21.5%、19.3%和14.9%,当前股价对应2019-2021分别为30、25和22倍PE,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血制品安全性问题及单采血浆站监管风险;
2。疫苗产品风险及行业舆论风险;
3。新产品研发和上市进度不达预期;
4。原料血浆成本占公司总生产成本的比例较高,带来毛利率下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