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问题在于真实的资本成本已经是负的,货币升值又会使其进一步走低。这会导致资产泡沫。
美国的问题在于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沃尔玛所售商品的价格上升。在衰退情况下的小幅物价上升可能是件好事,但是美联储会担心货币的稳定性。我认为美联储将继续按一定幅度降低利率,在没什么干扰的情况下,每次公开市场委员会都会降低0.25个百分点,但是当长期利率转为上升时,美联储对刺激经济的能力也就达到了极限。再强调一次,我不知道这一时刻何时到来,但是我期望它越早越好。
对衰退的前景展望有许多不确定性。多数经济预测仍认为衰退的几率是50%。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5年内,房价将至少下降20%,使房价与家庭收入之比回归到正常的水平。我的暴涨一暴跌理论告诉我,房价将暂时回落到正常比例关系以下,以便使市场出清。这意味着房价将在一年内下降20%左右,或者数年内市场并不出清。如此强度的下降必然会影响到消费者支出、就业,以及整体的商业活动。唯一与之对抗的力量就是出口的增强,但是这会随着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放缓而减弱。消费者支出依然强劲,预期仍然是正面的,65%的住房所有者期待他们的住房价值有所上升。暴涨一暴跌理论告诉我,在参与者普遍悲观时,经济往往就开始恢复。是否处于衰退现在还存有争议,但我认为2008年步入衰退是个不争的话题。
金融机构的倒闭也还没有开始。2007年年底的数据总会有些令人不愉快的出人意料之处,衰退注定会导致更多损失。很可能会爆出更多冷门。基于商业地产,特别是大型购物中心的债务担保债券产品很可能会变得一塌糊涂。银行会根据资产负债表情况出售信贷违约互换,随着衰退加剧,还会有一些违约发生。只有当所有隐藏的债务完全暴露出来以后,市场才会全面恢复。通过主要从主权财富基金筹集资本的途径,大型投资银行非常努力地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些主权财富基金希望成为银行业的救星,但是它们的胃口可能很快就会腻。这也许是把风险转移给那些不太懂风险的人的一种方式,第一批投资者投的钱可能是太多了。
欧洲受到的冲击可能会和美国一样大。自身存在房地产泡沫的西班牙,以及英国(考虑到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重要性)尤其脆弱。欧洲的银行和养老基金的资产价值也十分堪忧,可能比美国的银行还严重。欧洲和英镑的升值也正在伤害欧洲经济。日本经济已经表现很差了。发达国家加在一起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七成。不过,我所质疑的是全球经济是否会步入衰退,因为石油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正在髙速发展。传统的说法是,美国打喷嚏,全世界就感冒。过去这是对的,但以后不会再是这样了。
中国正在经历结构性改革的巨变,由负的实际利率导致的资产泡沫是这一过程的主因。
我于2005年10月访华,尽管我不再活跃于投资舞台,但是我在那里看到了比我职业生涯中任何时候都好的投资机会。中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持续以10%的速度增长,但是公司的盈利却没有同步增长,在经历过股市初建的亢奋期之后,股市连续4年处干熊市。政府刚刚宣布在未来两年内要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把所有国有股变成流通股份。我看到了一生当中绝佳的投资机会,但是我不愿重新再去搞投资,况且我也没找到合适的中国人作为投资合作伙伴。我们确实在中国投了一些钱开展业务,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钱并不够。自那以后,上证指数上涨了4倍多。
中国对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对原材料表现出永不满足的胃口,成为商品市场和干散货运市场繁荣的主要推动力。尽管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期是下降的,但铁矿石价格在2009年内估计会上涨30%,而中国正是最大的消费者。中国在矿业、石油和其他原材料生产企业方面大举出手并购。它还以优惠的利率对非洲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在为非洲提供融资方面成为西方国家的竞争对手。中国还成为许多亚洲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毫无疑问,发达国家的衰退将反过来影响中国的出口,不过中国国内经济的拉动以及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会有利地弥补这一点。增长率将下降,但是受负实际利率影响的泡沫还会进一步增长。股票指数显然不会再以2007年的幅度增长。事实上,它也许完全不会增长,但是新股发行上市和市场的总规模将不断增长。经济结构
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亏损的国有企业将越来越少,我所称的超级国有企业——那些从国有企业中分拆出来、得到妥善经营,并从母公司吸收更多资产而证明其高股价的企业——将成为市场主导力量。这一进程将与我在《金融炼金术》一书的“美国的寡头独占化”一章中所称的并购狂潮相类似,但更为热闹。这可能导致坏局,也可能不会,但是不管怎样这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我判断,中国将会以广泛的回旋余地度过当前的金融危机及之后的衰退,并获得相当可观的实力。
对中国的长期展望是高度不确定的。不管怎么样,中国对美国优势地位的挑战比乔治W.布什当选时所能预见的要早得多。这是美国新世纪计划一个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成果!如何与冉冉升起的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相处将是下届政府最具挑战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