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的“彻底可错行”理论
在投资市场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然而在投资市场上,“对”与“错”的检验标准直白地体现在“赚”与“亏”上。
因此,“彻底可错性”理论的第一要义便在于,勇敢承认错误发生的“常态性”,错是一种常态,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人的认识天生就不完美,因为人本身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而局部是无法完全认识整体的。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实际上需要处理的信息却是无限的,正如索罗斯所说的那样,人的认知天生就不完美,我们并不真正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同时,索罗斯最著名的“反射性”理论也说明,人们对于世界错误的认知也同样会对世界产生影响,两者并非完全独立的。
尽管如此,在我们的投资过程中,不断认识到“可错性”,不断对错误进行修正,其效果要强于固执己见,抱残守缺。
正是因为反射性的基础是“存在着一个这样的现实,我们仅是现实的一部分。由于参与者的思维与事物的实际状态不一致,行动往往会带来出人意料的后果”。它说明了理解存在着天生的不完备性,也就是索罗斯称之为可错性的假说。
索罗斯提出了可错性的两个版本,一种是较为温和,比较有具体证据的正式版本,蕴藏在反射性概念里,索罗斯把它作为自己的批判思维方式和开放社会的依据。另一种版本是比较彻底的,它引导了索罗斯的一生。温和的可错性意思是:参与者的思维和事物的实际状态不符,于是,行动的结果往往出乎意料之外。事情未必一定和预期有太大的出入,是一种可能有错。可能有错的理论基础在于承认知识具有不完备性,这就为我们打开了批判的大门,也打开了纠错的大门,既然完备是不可实现的,那么改善的空间就是无限的。而索罗斯讲的另一种可错性是“彻底可错性”,即“所有人类心灵建构那是有缺陷的,不论这些建构是存在于我们的思维深处的还是以公开形式表达出来的各种学科、各种意识形态或各种体质。这些缺陷可能表现为内部的不一致和与外部世界的不一致,或与其设计目的的不一致”。索罗斯认为,所有的人类心灵建构和社会建构都是有缺陷的这个观点是不能成为一个科学假说的,原因在于我们无法指出这缺陷为何,并且我们也无法对它进行测试。就像克里岛人埃庇米林斯所提出的“说谎者悖论”一样也是不可证实的。因此索罗斯把他的可错性概念称为“暂时性假说”。
对索罗斯来说,彻底可错性版本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而且是他哲学的出发点,他以同样的热情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外部世界和自己的金融活动中。他总是不断地去寻找错误。因为找到错误就意味得益的机会。索罗斯有句名言:“当你知道错误在什么地方时,就会在时常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彻底可错性在索罗斯那里绝不是一种消极的理念,反而是积极进取和批判的。
“可错性”观点认为,人们即参入者对社会现象的思维/思考作用有二重性。一方面,参入者思考的目的是寻求对客观实在的理解,总希望找到和客观实在完全相符的认知,可称为消极的认知功能;另一方面,参入者的思考又同时重塑着客观事实,可称为积极的参入功能。假如这两种功能同时发生作用,就称为“反射”。“反射”观念是索罗斯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其“可错性”思想的具体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