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当泰国危机的点火人
权威资料表明,1997年6月泰国金融机构的风险债权总额高达4860亿泰铢,占贷款总额的31.5%。甚至有机构认为,泰国金融业这时候的实际坏账损失高达8000亿至9000亿泰铢(约310亿至350亿美元)。
要知道,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债务危机时的项目逆差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8%;而1996年泰国的这一数据已经高达8.2%,可以说这时候泰国爆发经济危机已经是兵临城下了,只要有人点燃导火线,危机马上就会爆发。而这一次,索罗斯就决心要充当这个点火人。
就在这时候,1997年初泰国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外国投资者纷纷抛售泰铢。索罗斯一看发起总攻的时机已到,于是联合国际金融投机炒家集体进攻泰铢。建立在沙滩上的泰铢堡垒,又哪里抵抗得了这种攻击呢?
索罗斯的这种操作手法与其他投资大师相比区别在于,其他人总是按照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消息来做出投资决策,可是索罗斯不是这样。在他看来,这种投资方法反应过于缓慢,他更喜欢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从该上市公司的一些蛛丝马迹中判断未来发展趋势,然后静心等待市场转折点到来。也许,这就是有人把索罗斯称为“投机分子”的主要理由。试想,如果投资股票不看基本面还能叫投资吗?确实.可是索罗斯不这么想,他认为无论看什么,关键是要有最终获利,“能获利才是硬道理”。
那么,索罗斯又是从哪里来察觉蛛丝马迹的呢?重要渠道之一在于全球金融领袖的公开声明以及他们所做出的各种决策。
在索罗斯看来,只要关注全球金融领袖们的一举一动,从中进行分析判断,在他这个层面就很容易察觉出某家上市公司乃至某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动向、节奏。
在这些芜杂的信息和烟幕中,再进行去伪存真,他就基本上能了解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和次序了:首先发生了什么,然后可能怎么样,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可能性。
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投资依据。只不过普通投资者不可能像索罗斯这样站得高、看得远,能掌握这么多一手货,并且又都是来自高层。
所以即使你拥有索罗斯一样的本领,也无法与他相提并论,这才是让别人乃至各国政府感到可怕的地方。
因为一国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决策,哪怕是最高机密,也会在利率和汇率变动上体现出来。而索罗斯就具有这样的本领,善于对这种利率和汇率变动进行研究、分析,寻找漏洞和规律,从而形成他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