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丁福根更让人感慨的是操盘手李彪与汤凡在坐庄亿安科技10年后,相继病故,死时都只有40出头。
圈子里有传,将亿安科技从6元钱打到30元钱的庄家便是汤凡,圈内称他为“汤司令”。对于后来亿安科技120多元的风光,汤凡一点都不羡慕,可能就是由于这种见好就收的性格,让他幸免于难。
汤凡,生于1964年,是中国股市最早一批炒家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深圳股市,就有“汤司令”、苏华、李振宁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北京大户。股市中最早一批吃螃蟹者大多为人低调、行事诡秘。其中只有李振宁因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而以经济学家身份声名鹊起。他们的实力其实丝毫不逊于北京本地大户朱焕良。早在1992年,中信信托上海证券业务部总经理就对朋友说,“这里两个最大的个人客户,一个就是汤凡”。
有个故事在“汤司令”成名之后一直在业内成为笑谈。“汤司令”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北京纺织大学毕业后,就直接勇敢地赶赴深圳“下海”—那个时代大学毕业生很“金贵”,“下海”即脱离国营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被认为是走投无路之举,因此他的“下海”并不被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认同。但他很快就在深圳股市的柜台交易中赚了十几万元。他把这十几万元拿回北京藏在床底下,不曾想被父母发现,他们横竖认为这是“不义之财”,非逼着他去派出所自首不可。
“汤司令”平日里二身名牌,用香水,练拳击。他话不多,神情深邃。据接近他的人透露,他的名牌手包里,往往装着五六部手机,从来都是用不同的手机与不同的朋友联系,而周围的一般朋友也不知道他的居所。圈内人士猜测,他可能是不信任任何生意场上的朋友,包括他至死未婚,可能也是不相信女人。不过他身边也不乏靓女。
有朋友讲,“汤司令”刻骨铭心的经历,是早期在深圳,他最信任的港籍合伙人骗走了他的全部家当。从此他再无信任之说。
小心翼翼,对他人的极度不信任,倒也造就了汤凡的投资风格。汤凡主导或参与坐庄的股票有七八只。他基本上快进快出,见机行事,一旦形势不妙便逃之夭夭。
据《证券市场周刊》主编方泉回忆,汤凡与中科创业的庄家吕梁关系一直不错。两人时常在北京的小聚会中,讨论股票的未来。
在一次小范围的聚会中,汤司令与吕梁争论起来。吕梁志在长远,着力将庄股打造成一种只涨不跌的财务工具,用融来的资金反过来发展公司实业,让公司优质业绩逐步匹配上只涨不跌的股价;而汤司令不想那么多,他对中国经济的制度环境充满恐惧,一方面他要利用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和缝隙谋利,另一方面又对谋到的巨额财富随时可能被制度因素消灭殆尽而高度敏感。其实这是中国最早儿批富人的共同矛盾心态。他们的“原罪”源于制度缺陷,他们的恐惧和其中太多人的毁灭也是源于制度缺陷。
不过“汤司令”这样的炒家并非只是唯利是图的“嗜血杀手”,也可能恰恰因为他们的身家性命和人生价值全部系于这个市场,他们更关心这个市场的长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几乎是从反向推动这个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