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的话题是超级监管第一枪,29条军规开启全新资产管理时代。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正式落地不到10天,就打出超级监管的第一枪,酝酿了一年多的资产管理行业,超级监管框架正式浮出水面。11月17号晚间央行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五个部门,一起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资产管理新规基本上覆盖了银行、基金、券商、保险、信托等所有金融部门,意味着总规模达到100万亿的大资管或许面临重新洗牌。
那我们现在来看一下,29条军规涉及到的都是些什么?
“新老划断”设置过渡期
首先,划定了新老过渡期,因为很多资产管理的计划会延续5年,也就是说现在已经在执行的这些计划,什么时候是一个头呢?我们要设定一个时间,现在这个过渡期设定在2019年的6月份,大家也不要认为过渡期很长,现在在征求意见等正式意见颁布的话,恐怕就是2018年的上半年,也就是说真正的过渡期也就是一年。
合格投资者资质标准
第二条就是设定了合格投资者的标准,有人说这是让私募基金哭晕在厕所里的条款。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它把门槛抬到很高,抬到什么高度呢?就是500万。这个门槛已经超过了一般的私募基金资管计划和基金专户。那么根据新的规定,资管产品面向投资者分两类:一类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和合格投资者,后者指的就是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还有风险承担能力,投资单只资产管理的规模不低于一定金额,而且一定要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比如说家庭资产规模不能低于500万,不是说你有一套房,它指的是金融资产规模,或者本人的年均收益最近几年不低于40万,而且还要有两年以上的投资经历。
对合格投资者投资单只产品也做了不同的要求,比如说投资固定收益类的金额不能低于30万;投资单只混合类产品的不能低于40万;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的或单只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规模不能低于100万。换句话来讲,就是不能抽分子!
这是对私募市场的一击重拳,我们刚才讲了,这个资格规模划定之后,很多人不符合要求。
禁止资金池
第三条就是禁止资金池。《征求意见稿》明确禁止资金池业务,提出了“三单”,就是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管理要求。我们都知道一般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都是有一个期限错配的问题,换句话来讲,就是发新的换旧的,从另外角度讲,实际上就是一种庞氏骗局,搞不好就会埋下风险隐患。
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
第四就是规定确定了嵌套和通道使用的标准,一个是资产管理产品可以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是所投资的资产产品,不得再投资其它产品,就是说不能反复投;第二个就是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的产品投资于其他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从而将本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委托给其它机构进行投资,委托的机构应当为具有专业投资能力和资质的受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金融机构,不得进行转委托,不得再投资其它资产管理产品。
过去我们一直说,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的空转,实际上就是一种套利行为。换句话来讲,就是利用了所谓的通道业务,这样的话,这些产品的资金来源不清楚,去向也不清楚,形成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当然券商在这个过程中间,主要充当一个出借通道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新规出台之后,第一天在资本市场的反应就是券商股暴跌。
统一负债杠杆比例
第五就是去杠杆,在负债杠杆方面,已经进行了分类统一,对公募和私募的负债比例分别设定了140%和200%的上限。为了真实反映负债水平,强调计算单只产品总资产的时候,根据穿透原则合计投资资产管理的总资产,为了遏制加杠杆催生资产价格泡沫,要求资产产品的持有人不得以所持产品份额,进行质押融资;个人不得使用银行贷款等非自有资产投资资产管理的产品;资产负债率过高的企业,也不得投资资产管理产品。换句话来讲,就是不准借钱做理财。
向刚兑说“不”
第六就是不准保底,也不准刚性兑付,这个是新规最厉害的一手。
因为我们知道,很多机构在推销资产管理计划的时候,都会或明或暗地暗示有保底保本,那么现在新规明确要求,不准保本保底;另外也不准进行刚性兑付,如果资管产品出现了问题,那么实际上就是愿赌服输,金融机构充当一个什么?充当一个服务中介的作用。
所以现在新规也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的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让投资者自己来明晰风险,同时改变投资收益超额留存的做法,就是除管理费之外,所有的投资收益都应该给投资者。
29条新规的出台,应该讲是金融稳定发展委放的第一把火。我相信在这之后,不管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包括外汇管理局都会根据分工,出台自己部门的资产管理细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标准是统一的,背景是统一的,方向应该也是一致的,避免投资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行业进行监管套利,避免金融形成系统性的风险。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的话,这个就是压缩泡沫的过程,压缩资产泡沫,压缩资产管理规模的泡沫,压缩资产价格的泡沫。